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5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田施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混合箱,混合箱顶壁设有加料口,混合箱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混合肥料的搅拌机构和晃动机构,出料口下侧设有用于实现连续下料的下料机构。该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螺旋叶和搅拌杆对混合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使得该装置具有混合多种肥料的功能,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混合箱来回晃动,肥料混合效果更好。

An automatic mixing device fo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farm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田施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多次施肥,每次又需要使用多种肥料,采用单独施肥方式农民需要多次劳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改进的施肥农业机械。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6585950U的专利中公开一种农田灌溉自动施肥装置,肥料仓设于支架上,绞道内部设有中轴,中轴上设有螺旋状绞叶,中轴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轴承,中轴后端通过轴承与传动轮连接,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叶轮的转轴固定连接;绞道前端设有进肥口,后端有出肥口,进肥口与肥料仓底部的出料管对应连接。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明显存在以下不足:该施肥装置不具有对多种肥料混合的功能,需要在其它设备上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肥料仓,使用较不方便,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施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柱和安装在支撑柱顶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混合箱,混合箱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混合箱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所述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混合肥料的搅拌机构和晃动机构,出料口的下侧设有用于实现连续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转动轴,第一电机安装在混合箱的顶部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的侧面设有搅拌螺旋叶和搅拌杆,将多种肥料从加料口加入到混合箱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螺旋叶和搅拌杆对混合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所述晃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二电机和连杆,第一支座和第二电机均安装在支撑板上,第二支座和第三支座均安装在混合箱的底面上,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铰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转盘的端面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连接销,连杆的一端与连接销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支座铰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利用连接销、连杆、第三支座、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的配合,进而带动混合箱来回晃动,使得混合箱内的多种肥料混合效果更好,混合速度更快。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底板和侧围板,侧围板连接在底板的上端面边缘处,底板上设有下料孔,侧围板上设有振动器和弹簧,弹簧连接在支撑柱上,混合箱内混合好的肥料从出料口排出,落到底板上,再经下料孔落下,可以达到连续下料的目的,通过振动器的振动避免了肥料在底板上出现堵塞的问题。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底板中部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上也设有下料孔,移动板的上下两侧面与底板滑动连接,移动板的右侧面连接有竖板,侧围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贯穿竖板并与其螺纹连接,通过竖板与螺杆的螺纹配合,转动螺杆可以带动竖板和移动板左右移动,使得移动板上的下料孔与底板上的下料孔之间的左右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下料速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螺旋叶和搅拌杆对混合箱内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使得该装置具有混合多种肥料功能,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利用连接销、连杆、第三支座、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的配合,进而带动混合箱来回晃动,使混合箱内多种肥料混合效果更好,混合速度更快。2.该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通过竖板与螺杆的螺纹配合,转动螺杆带动竖板和移动板左右移动,可控制下料速度,满足不同施肥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侧围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底板和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合箱,2-搅拌螺旋叶,3-搅拌杆,4-转动轴,5-支撑柱,6-支撑板,7-振动器,8-底板,9-下料孔,10-弹簧,11-侧围板,12-第一支座,13-第二支座,14-出料口,15-阀门,16-第一电机,17-第三支座,18-连杆,19-连接销,20-第二电机,21-转盘,22-移动板,23-竖板,24-螺杆,25-加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清楚和容易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柱5和安装在支撑柱5顶端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侧设有混合箱1,混合箱1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25,混合箱1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上设有阀门15,装置还包括用于混合肥料的搅拌机构和晃动机构,出料口14的下侧设有用于实现连续下料的下料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6和转动轴4,第一电机16安装在混合箱1的顶部上,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连接,转动轴4的侧面设有搅拌螺旋叶2和搅拌杆3,将多种肥料从加料口25加入到混合箱1内,通过第一电机16带动转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螺旋叶2和搅拌杆3对混合箱1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晃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12、第二支座13、第三支座17、第二电机20和连杆18,第一支座12和第二电机20均安装在支撑板6上,第二支座13和第三支座17均安装在混合箱1的底面上,第一支座12与第二支座13铰接,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21,转盘21的端面上靠近边缘位置设有连接销19,连杆18的一端与连接销19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支座17铰接,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转盘21转动,利用连接销19、连杆18、第三支座17、第二支座13和第一支座12的配合,进而带动混合箱1来回晃动,使得混合箱1内的多种肥料混合效果更好,混合速度更快。混合箱1内的肥料混合完后,打开阀门15,肥料从出料口14排出,由于混合箱1往复晃动,可能出现肥料从出料口14间断性地排出的情况,为了实现肥料连续下料,在出料口14的下侧设置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底板8和侧围板11,侧围板11连接在底板8的上端面边缘处,底板8上设有下料孔9,侧围板11上设有振动器7和弹簧10,弹簧10连接在支撑柱5上,混合箱1内混合好的肥料从出料口14排出,落到底板8上,再经下料孔9落下,可以达到连续下料的目的,通过振动器7的振动避免了肥料在底板8上出现堵塞的问题。使用时,将多种肥料从加料口25加入到混合箱1内,通过第一电机16带动转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螺旋叶2和搅拌杆3对混合箱1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使得该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具有混合多种肥料的功能,通过第二电机20带动转盘21转动,利用连接销19、连杆18、第三支座17、第二支座13和第一支座12的配合,进而带动混合箱1来回晃动,使得混合箱1内的多种肥料混合效果更好,混合速度更快,混合均匀后,打开阀门15,混合箱1内混合好的肥料从出料口14排出,落到底板8上,再经下料孔9落下,可以达到连续下料的目的,通过振动器7的振动避免了肥料在底板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柱(5)和安装在支撑柱(5)顶端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侧设有混合箱(1),混合箱(1)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25),混合箱(1)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上设有阀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混合肥料的搅拌机构和晃动机构,出料口(14)的下侧设有用于实现连续下料的下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柱(5)和安装在支撑柱(5)顶端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侧设有混合箱(1),混合箱(1)的顶壁上设有加料口(25),混合箱(1)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上设有阀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混合肥料的搅拌机构和晃动机构,出料口(14)的下侧设有用于实现连续下料的下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6)和转动轴(4),第一电机(16)安装在混合箱(1)的顶部,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连接,转动轴(4)的侧面设有搅拌螺旋叶(2)和搅拌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田施肥自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12)、第二支座(13)、第三支座(17)、第二电机(20)和连杆(18),第一支座(12)和第二电机(20)均安装在支撑板(6)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占领寇长林孙笑梅申占保牛银霞寇艺耀王永芳俞建勋苗小红尚大朋乔伟军徐绍峰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