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2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6:14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外壳上设有导向条以及定位槽,所述第二插接件壳体内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定位槽上均设有斜推面,所述第二插接件外壳的上表面设有与螺旋式导槽、设于导槽中心处的螺纹定位孔和圆盖,所述圆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定位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柱和设置在圆周边部的限位块,所述导槽的底部设有通槽以及设置在通槽内部且伸入所述定位槽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斜推面相对相应的倾斜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避免由于紧固件的损坏而报废接头或者整个线束,延长连接器和线束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线束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线束连接器是端子的一种,连接器又称插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在汽车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汽车线束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电气件连接,因此会用到线束连接器和电器件的汽车线束连接器,一般都采用一体式紧固件,利用卡扣结构直接设计在线束接头的壳体上,拔出接头时,需要用手指压住手柄处,待卡点与卡槽分离时,按着手柄拔出接头,但是由于卡点易处折断造成紧固件的损坏,并且不能够维修,只有报废接头或者整个线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避免由于紧固件的损坏而报废接头或者整个线束,延长连接器和线束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根引脚,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插接件和设有容纳室的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外壳上设有导向条以及设有导向条上表面的定位槽,所述第二插接件内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条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的前端和所述定位槽靠近前端的横向棱边上均设有斜推面,所述第二插接件外壳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导向槽处设有与螺旋式导槽、设于导槽中心处的螺纹定位孔和圆盖,所述圆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定位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柱和设置在圆周边部的圆弧型限位块,所述在螺旋式导槽的最末端设有通入定位槽内的通槽以及设置在通槽内部且伸入所述定位槽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斜推面相对相应的倾斜部。具体的,所述螺旋式导槽的顶端与所述通槽相接触处还设有竖板。具体的,所述圆盖通过螺纹柱紧固连接在所述螺纹定位孔内时,其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上表面平齐。具体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活动杆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导向斜面。具体的,所述螺纹的导程长度等于所述限位块高度。具体的,所述圆盖的上表面还设有横向旋转挡板。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杆与导向条的连接结构,通过活动杆的端部伸入到定位槽的内部,完成对第一插接件的固定,同时该结构同时在导向条和定位槽上设有斜推面,便于在导向条抽出或者伸入时顶起活动杆,方便与活动杆的运动,通过设置圆弧限位块完成对活动杆的挤压,对活动杆的位置进行限位,提高了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的连接效果,并且在分离时通过旋转圆盖使活动杆脱离定位槽的位置,解决了目前的线束连接器插头和插座进行插接固定时,可能会固定不牢,从而导致装置不能够正常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圆盖与第二插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活动杆设置在通槽的内部,取代了传统的一体式紧固件,不容易损坏,提高了使用的寿命,在损坏的同时下还可以对相应的部件进行更换,避免拆卸下整合线束,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节约成本。3、本技术通过螺旋式导槽设计,充分保证了限位块与活动杆的充分挤压,对活动杆起到限位作用,提高定位的效果。4、本技术通过在导槽的首端设置竖板,在圆盖进行旋转的时候,能更使限位块精准的旋转到活动杆的上方,提高了定位的效果,避免了由于过多或过少旋转位置不精确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壳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圆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插接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杆与导向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根引脚,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插接件1和设有容纳室2的第二插接件3,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外壳上设有导向条4以及设有导向条4上表面的定位槽5,所述第二插接件3内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条4的导向槽6,所述导向条6的前端和所述定位槽5靠近前端的横向棱边上均设有斜推面7,所述第二插接件3的上表面设有与螺旋式导槽8、设于导槽8中心处的螺纹定位孔9和圆盖10,所述圆盖10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定位孔9螺纹连接的螺纹柱11和设置在圆周边部的限位块12,所述导槽8的底部设有通入所述第二插接件3内部的通槽13以及设置在通槽13内部且伸入所述定位槽5内部的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斜推面7相对相应的倾斜部15。所述通槽13穿过所述导向槽6。具体的,所述螺旋式导槽8的顶端与所述通槽13相接触处还设有竖板16。具体的,所述圆盖10紧固连接在所述螺纹定位孔9内时,其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插件3的上表面平齐,保证整体的平整度。具体的,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活动杆14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导向斜面。具体的,所述螺纹柱11的导程长度等于所述限位块12高度。通过将圆盖10旋转一圈,同时限位块位于活动杆的正上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利用插接的方式使第一插接件1与第二插接件3进行连接,通过在第一插接件1上设有导向条4以插接的方式在第二插接件3上设有的导向槽6,在导向槽6处的第一插接件1外壳上表面处设有螺旋式导槽8、设于导槽中心处的螺纹定位孔9和圆盖,在螺旋式导槽的最底端设有通入导向槽6内的通槽13,其在通槽13的内部设有活动杆14,并且在导向条4设有定位槽5,在第一插接件1插入第二插接件2时,通过活动杆14伸入到定位槽5的内部,对第一插接件1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定位槽5和导向条4上均设有斜推面7,在导向条6伸入或抽出时更加方便活动杆14的顶起。在第二插接件2的外壳上还设有圆盖10,圆盖10上设有弧形限位块12和螺纹柱11,通过螺纹柱11与螺纹定位孔9相连接并进行旋转,同时带动弧形限位块12在导槽8中运动,限位块12运动到导槽8末端时与活动杆14进行接触挤压并进行限位,在导槽8的首端还设有竖板16,其限位块12旋转的位置起到阻挡以及定位的作用,使限位块12准确地高的固定在活动块14的正上方,避免由于位置不准确导致对活动杆14不能起到定位的作用,在抽出第一插接件1与第二插接件2时,通过旋转圆盖10将限位块12的位置进行移动,同时保证了活动杆14抽出的空间,可以完成将线束连接器的整体进行分离。在限位块12与活动杆14上的接触面上设有导向斜面,便于在限位块对活动杆14进行加压,从而达到限位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根引脚,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插接件和设有端子容纳室的第二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外壳上设有导向条以及设有导向条上表面的定位槽,所述第二插接件内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条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的前端和所述定位槽靠近前端的横向棱边上均设有斜推面,所述第二插接件外壳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导向槽处设有与螺旋式导槽、设于导槽中心处的螺纹定位孔和圆盖,所述圆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定位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柱和设置在圆周边部的圆弧型限位块,所述在螺旋式导槽的最末端设有通入定位槽内的通槽以及设置在通槽内部且伸入所述定位槽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斜推面相对相应的倾斜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多根引脚,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插接件和设有端子容纳室的第二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的外壳上设有导向条以及设有导向条上表面的定位槽,所述第二插接件内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条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的前端和所述定位槽靠近前端的横向棱边上均设有斜推面,所述第二插接件外壳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导向槽处设有与螺旋式导槽、设于导槽中心处的螺纹定位孔和圆盖,所述圆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定位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柱和设置在圆周边部的圆弧型限位块,所述在螺旋式导槽的最末端设有通入定位槽内的通槽以及设置在通槽内部且伸入所述定位槽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骐宋永琴张洁春张翀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