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80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涉及通用风机配套设备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观察、运行稳定的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包括壳体、菱形阀板、传动轴、指示件和刻度盘,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菱形阀板内,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菱形阀板组合形成阀板结构,若干个所述阀板结构依次排列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所述指示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示件相适配的刻度盘,所述指示件相对于所述刻度盘转动;阀板结构闭合时,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阀板依次搭接,阀板结构全开时,所述菱形阀板的两端均不超出所述壳体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
本技术涉及通用风机配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尤其是应用于大型离心通风机进口的条形百叶阀。
技术介绍
离心通风机(以下简称通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大型离心通风机目前有两种调节方式,一种是通过变频器调整电机转速进行调节,一种是通过进口条形百叶阀调节进口面积进行阻力调节。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在风机进口安装条形百叶阀,即便是通过变频器调节的风机进口也是需要安装条形百叶阀以备特殊情况。但是,目前风机的条形百叶阀的阀板均采用传动轴裸露的联结方式,即便风机的条形百叶阀全开,气体通过阀板时都会撞击在传动轴上,从而产生涡流,进而产生压力损失。以水泥行业的一台普通的原料循环风机条形百叶阀为例,通过这样的条形百叶阀会产生400~500Pa压力损失,按一般生产工况来计算,每年一套这样的条形百叶阀将造成使用方浪费电费45.9万元人民币,因此,在实际的生产应用当中,对专用的低阻阀板需求越来越迫切。现有的阀板结构,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3134U的专利文件,包括菱形阀板,菱形阀板上设置有用于通气的通气孔,当阀板关闭时,相邻菱形阀板之间通过搭接密封,当阀板打开时,每个菱形阀板均伸出壳体的高度。在运行过程中,现有的阀板结构,壳体内的菱形阀板会因壳体上、下表面的障碍物而导致不能完全打开,而影响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且,设备安装完成或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观察到阀板的开启角度或启闭状态,不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观察、运行稳定的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包括壳体、菱形阀板、传动轴、指示件和刻度盘,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菱形阀板内,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菱形阀板组合形成阀板结构,若干个所述阀板结构依次排列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所述指示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示件相适配的刻度盘,所述指示件相对于所述刻度盘转动;阀板结构闭合时,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阀板依次搭接,阀板结构全开时,所述菱形阀板的两端均不超出所述壳体的深度。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菱形阀板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分别设为“<”和“>”形状,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折弯部位的两端均沿直线延伸。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第一阀板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阀板的壁面上,所述第二阀板的壁面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阀板的端部,所述第二阀板超出所述第一阀板的部分与相邻所述菱形阀板的第一阀板相互搭接,所述第一阀板的另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阀板且所述第二阀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超出所述第二阀板的部分与相邻所述菱形阀板的第二阀板相互搭接。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菱形阀板上开设有塞焊孔,所述塞焊孔焊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菱形阀板的端部设有连接间隙,所述连接间隙的尺寸范围为4-8mm。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防护垫。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刻度盘上开设有定位滑槽,所述指示件在所述定位滑槽内转动。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刻度盘上可拆卸连接有刻度条。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连接有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上连接有若干个从动连杆,每个所述传动轴均连接到从动连杆上。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凸轮和驱动连杆,所述凸轮转动带动所述驱动连杆移动,所述驱动连杆连接所述连接横梁移动,所述连接横梁带动所述从动连杆移动,所述从动连杆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包括壳体、菱形阀板、传动轴、指示件和刻度盘,传动轴固定连接在菱形阀板内,传动轴与菱形阀板组合形成阀板结构,若干个阀板结构依次排列在壳体内,壳体内至少有一个传动轴上连接指示件,壳体上设有与指示件相适配的刻度盘,指示件相对于刻度盘转动;指示件的转动过程中指示在刻度盘的不同刻度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阀板结构的开合角度;阀板结构闭合时,相邻两个菱形阀板依次搭接,形成封闭结构,防止泄漏;阀板结构全开时,菱形阀板的两端均不超出壳体的深度,防止菱形阀板伸出壳体后撞击其他部件而导致菱形阀板不能完全打开问题;降低阀板结构的整体阻力,减少气体通过阀板结构的压力损失,同时解决阀板结构安装完成后因外部障碍物不能达到全开状态的问题,工作人员还能实时观察阀板结构的开合角度,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指示结构安装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菱形阀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菱形阀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菱形阀板与传动轴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闭合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图7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上安装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菱形阀板与定位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图6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的全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动力机构;2、驱动连杆;3、连接横梁;4、从动连杆;5、壳体;6、指示件;7、菱形阀板;8、刻度盘;9、传动轴;10、第一阀板;11、第二阀板;12、塞焊孔;13、定位组件;14、连接组件;15、通气孔;16、连接间隙;17、定位板;18、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传统的百叶阀阀板在气体通过时产生较大压力损失,增加设备使用单位的电力消耗,目前完全可使用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代替传统高阻的百叶阀结构,可以大幅降低气体通过的阻力,不会产生涡流,减少气体介质通过的压力损失,并且自如固定、调整,节省能耗。结合图1-图11所示,本技术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包括壳体5、菱形阀板7、传动轴9、指示件6和刻度盘8,传动轴9固定连接在菱形阀板7内,传动轴9与菱形阀板7组合形成阀板结构,若干个阀板结构依次排列在壳体5内,壳体5内至少有一个传动轴9上连接指示件6,壳体5上设有与指示件6相适配的刻度盘8,指示件6相对于刻度盘8转动;指示件6的转动过程中指示在刻度盘8的不同刻度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阀板结构的开合角度。阀板结构闭合时,如图7和图8所示,相邻两个菱形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菱形阀板、传动轴、指示件和刻度盘,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菱形阀板内,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菱形阀板组合形成阀板结构,若干个所述阀板结构依次排列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所述指示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示件相适配的刻度盘,所述指示件相对于所述刻度盘转动;阀板结构闭合时,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阀板依次搭接,阀板结构全开时,所述菱形阀板的两端均不超出所述壳体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菱形阀板、传动轴、指示件和刻度盘,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菱形阀板内,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菱形阀板组合形成阀板结构,若干个所述阀板结构依次排列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所述指示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示件相适配的刻度盘,所述指示件相对于所述刻度盘转动;阀板结构闭合时,相邻两个所述菱形阀板依次搭接,阀板结构全开时,所述菱形阀板的两端均不超出所述壳体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阀板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分别设为“<”和“>”形状,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折弯部位的两端均沿直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阀板阻力的百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阀板的壁面上,所述第二阀板的壁面延伸超出所述第一阀板的端部,所述第二阀板超出所述第一阀板的部分与相邻所述菱形阀板的第一阀板相互搭接,所述第一阀板的另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阀板且所述第二阀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阀板,所述第一阀板超出所述第二阀板的部分与相邻所述菱形阀板的第二阀板相互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军宋玉超苏晓龙张建国马志坚郑长文王维新刘丙帅明宗福高英杰阚天一王玉荣侯飞付冰洁聂磊
申请(专利权)人:冀东日彰节能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