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935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6:39
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电磁阀驱动芯片、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燃油喷射阀和排气阀的联合控制过程中,可直接由发动机控制模块实现排气阀的断线检测功能,并停止驱动燃油喷射阀,大大的简化了断线检测的实现方式,提高了联合控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控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电控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对喷油量、喷油压力、喷油速率和喷油正时等参数的灵活控制来优化燃烧过程,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的联合控制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决定了电喷发动机的经济性能、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而且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安全性能。如若在运转过程中,排气阀出现断线情况,而检测不及时则会造成爆缸等危险情况。目前一般采用在关键电磁阀上加装监测电路的方式来进行断线检测,该方法可以实现断线检测的目的,但往往需要消耗控制单元的资源,且响应时间较长,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电磁阀驱动芯片、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与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其通过电磁阀驱动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以及第二控制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与燃油喷射阀接口连接,所述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五MOSFET管、第六MOSFET管以及第三采样电阻,所述第五MOSFET管以及第六MOSFET管的栅极均与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且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源极与第六MOSFET管的漏极之间连接排气阀接口,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漏极连接24v电源,所述第六MOSFET管的源极经所述第三采样电阻接地,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两端与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通过第三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第五MOSFET管以及第六MOSFET管的开断,并在第三采样电阻两端有电压时通过错误标志引脚输出标识电平。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采用MC33816芯片,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的SPI引脚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SPI引脚连接,GPIO引脚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DRVEN使能引脚连接,ETPU引脚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第二控制引脚以及错误标志引脚连接。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MOSFET管、第二MOSFET管、第三MOSFET管、第四MOSFET管、电感、二极管、储能电容、第一采样电阻以及第二采样电阻,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G_LS7引脚连接,其漏极经电感与24v电源连接,源极经所述第一采样电阻接地,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G_HS1引脚连接,所述第三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G_HS2引脚连接,其漏极与24v电源连接,所述第四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G_LS1引脚连接,其源极经所述第二采样电阻接地,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MOSFET管的漏极连接,负极与第二MOSFET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储能电容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第一MOSFET管的源极以及第一采样电阻,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MC33816芯片的VSENSEP4引脚以及VSENSEN4引脚,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源极和第三MOSFET管的源极以及第四MOSFET管的漏极与燃油喷射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MC33816芯片的VSENSEP1引脚以及VSENSEN1引脚,所述第一MOSFET管、电感、二极管、储能电容以及第一采样电阻构成DC\DC升压电路,所述第二MOSFET管、第三MOSFET管、第四MOSFET管以及第二采样电阻构成驱动燃油喷射阀的主体电路。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G_HS5引脚连接,所述第六MOSFET管的栅极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G_LS5引脚连接,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两端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VSENSEP3引脚以及VSENSEN3引脚连接。本技术在对燃油喷射阀和排气阀的联合控制过程中,可直接由发动机控制模块实现排气阀的断线检测功能,并停止驱动燃油喷射阀,大大的简化了断线检测的实现方式,提高了联合控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电磁阀驱动芯片A、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B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C。发动机控制模块ECM与电磁阀驱动芯片A连接。具体地,电磁阀驱动芯片A采用专用电磁阀驱动芯片MC33816,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的SPI引脚与MC33816芯片的SPI引脚连接,用于对MC33816芯片进行初始化,配置燃油喷射阀和排气阀的驱动电流以及电压参数;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的GPIO引脚与MC33816芯片的DRVEN引脚连接,用于使能MC33816芯片;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的ETPU引脚与MC33816芯片的第一控制START1引脚、第二控制START2引脚以及错误标志FLAG引脚连接,用于控制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B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C,以及用于排气阀的断线检测。其中,电磁阀驱动芯片A通过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B与燃油喷射阀接口J1连接。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B包括第一MOSFET管Q1、第二MOSFET管Q2、第三MOSFET管Q3、第四MOSFET管Q4、电感L1、二极管D1、储能电容C1、第一采样电阻R1以及第二采样电阻R2。第一MOSFET管Q1、电感L1、二极管D1、储能电容C1以及第一采样电阻R1构成DC\DC升压电路,而第二MOSFET管Q2、第三MOSFET管Q3、第四MOSFET管Q4以及第二采样电阻R2构成驱动燃油喷射阀的主体电路。具体地,第一MOSFET管Q1的栅极与MC33816芯片的G_LS7引脚连接,其漏极经电感与24v电源连接,源极经第一采样电阻R1接地,第二MOSFET管Q2的栅极与MC33816芯片的G_HS1引脚连接,第三MOSFET管Q3的栅极与MC33816芯片的G_HS2引脚连接,其漏极与24v电源连接,第四MOSFET管Q4的栅极与MC33816芯片的G_LS1引脚连接,其源极经第二采样电阻R2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MOSFET管Q1的漏极连接,负极与第二MOSFET管Q2的漏极连接,储能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第一MOSFETQ1的源极以及第一采样电阻R1,第一采样电阻R1的两端连接MC33816芯片的VSENSEP4引脚以及VSENSEN4引脚,第二MOSFET管Q2的源极和第三MOSFET管Q3的源极以及第四MOSFET管Q4的漏极与燃油喷射阀接口J1连接,第二采样电阻R2的两端连接MC33816芯片的VSENSEP1引脚以及VSENSEN1引脚。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C包括第五MOSFET管Q5、第六MOSFET管Q6以及第三采样电阻R3,第五MOSFET管Q5以及第六MOSFET管Q6的栅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电磁阀驱动芯片、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与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其通过电磁阀驱动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以及第二控制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与燃油喷射阀接口连接,所述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五MOSFET管、第六MOSFET管以及第三采样电阻,所述第五MOSFET管以及第六MOSFET管的栅极均与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且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源极与第六MOSFET管的漏极之间连接排气阀接口,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漏极连接24v电源,所述第六MOSFET管的源极经所述第三采样电阻接地,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两端与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通过第三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第五MOSFET管以及第六MOSFET管的开断,并在第三采样电阻两端有电压时通过错误标志引脚输出标识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电磁阀驱动芯片、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与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其通过电磁阀驱动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以及第二控制引脚分别控制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以及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与燃油喷射阀接口连接,所述排气阀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五MOSFET管、第六MOSFET管以及第三采样电阻,所述第五MOSFET管以及第六MOSFET管的栅极均与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且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源极与第六MOSFET管的漏极之间连接排气阀接口,所述第五MOSFET管的漏极连接24v电源,所述第六MOSFET管的源极经所述第三采样电阻接地,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两端与电磁阀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通过第三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第五MOSFET管以及第六MOSFET管的开断,并在第三采样电阻两端有电压时通过错误标志引脚输出标识电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驱动芯片采用MC33816芯片,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的SPI引脚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SPI引脚连接,GPIO引脚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DRVEN引脚连接,ETPU引脚与所述MC33816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第二控制引脚以及错误标志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喷发动机排气阀和燃油喷射阀联合安全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射阀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MOSFET管、第二MOSFET管、第三MOSFET管、第四MOSFET管、电感、二极管、储能电容、第一采样电阻以及第二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金马帅谢木森冯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