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护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70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护舷,包括安装部、固定于安装部上端面的弹性部,弹性部与安装部之间设有空腔,弹性部上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铰接有两个拉杆,弹性部两侧均设有供拉杆穿设的通孔,拉杆与通孔呈间隙配合设置,拉杆位于弹性部外部的一端设有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当船体侧壁撞击弹性部时,弹性部的侧壁向外鼓起并抵触挡圈后,船体压动滑动杆向内运动,滑动杆带动拉杆以及挡圈运动,挡圈对弹性部侧壁施加作用力并拉动弹性部侧壁呈相互靠近运动,利用弹性部自身的回弹力以及挡圈的作用力抵消船体对弹性部的作用力,减小弹性部的形变量,避免弹性部形变过度撕裂,增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护舷
本技术涉及轮船与码头的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护舷。
技术介绍
护舷又称船的护木,是码头或船舶边缘使用的一种弹性缓冲装置,有木制的、橡胶的,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防止或消除船舶、码头受损坏。授权公开号为CN10632027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拱形橡胶护舷,该护舷包括拱形的弹性部、以及自弹性部的两个末端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弹性部包括与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平行的顶板,顶板的一端通过第一侧板与第一安装部连接,顶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侧板与第二安装部相连,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一面开口的拱形空穴。上述护舷在安装使用时,通过顶板抵触船体侧壁,船体侧壁挤压顶板,此时顶板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两侧鼓起发生形变,当船体的撞击力过大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变过度,将会造成护舷撕裂,从而导致护舷的使用寿命短,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护舷,具有高寿命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橡胶护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护舷,包括安装部(1)、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上端面的拱形的弹性部(2),所述弹性部(2)内壁与所述安装部(1)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空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上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22)的滑动孔(23),所述滑动孔(2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一端位于所述滑动孔(23)内部且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22)内,所述滑动杆(3)位于所述空腔(22)内部的一端铰接有两个拉杆(4),所述弹性部(2)两侧均设有供所述拉杆(4)穿设的通孔(24),所述拉杆(4)与所述通孔(24)呈间隙配合设置,所述拉杆(4)位于所述弹性部(2)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所述弹性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护舷,包括安装部(1)、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上端面的拱形的弹性部(2),所述弹性部(2)内壁与所述安装部(1)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空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上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22)的滑动孔(23),所述滑动孔(2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一端位于所述滑动孔(23)内部且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22)内,所述滑动杆(3)位于所述空腔(22)内部的一端铰接有两个拉杆(4),所述弹性部(2)两侧均设有供所述拉杆(4)穿设的通孔(24),所述拉杆(4)与所述通孔(24)呈间隙配合设置,所述拉杆(4)位于所述弹性部(2)外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所述弹性部(2)外壁的挡圈(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上设有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部(1)上端面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杆(3)下端的弹性柱(13)。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奇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通超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