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41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包括组合纤维和外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设于所述组合纤维的外部,所述组合纤维包括蛋白纤维、真丝纤维、改性炭纤维、改性聚酯纤维和涤纶丝纤维,其中所述蛋白纤维占比设为5‑15%,所述真丝纤维占比设为2‑8%,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占比设为25‑42%,所述改性炭纤维占比设为5‑10%,所述涤纶丝纤维的占比设为10‑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的外包覆层溶液可以渗透到对应组合纤维中,利用外包覆层溶液在组合纤维的外部形成一层特殊的外包覆层,大大提高了整体的阻燃性能,使用较为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纺织
,尤其是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产品中的PTA、MEG和PET,约占产品成本的85%。PTA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其中:亚洲地区的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81%左右,北美和西欧的生产能力远远低于亚洲。随着国内对PTA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民营聚酯产能的投建加剧了对PTA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我国PTA产能不断增长,国内PTA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011年我国PTA的产能达到2000万吨左右。产能的迅速扩张也预示着我国PTA即将走入全面过剩状态。虽然各PTA项目纷纷延期投产,但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事实。PTA行业需要2-3年的时间方可消化如此巨量的新增产能。而作为PTA的上游原材料,PX的产能增速较缓,对PTA行业的理论供给缺口在不断扩大。而产能的迅速扩张也预示着我国PTA即将走入全面过剩状态。虽然各PTA项目纷纷延期投产,但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事实。PTA行业需要2-3年的时间方可消化如此巨量的新增产能。而作为PTA的上游原材料,PX的产能增速较缓,对PTA行业的理论供给缺口在不断扩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纤维和外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设于所述组合纤维的外部,所述组合纤维包括蛋白纤维、真丝纤维、改性炭纤维、改性聚酯纤维和涤纶丝纤维,其中所述蛋白纤维占比设为5‑15%,所述真丝纤维占比设为2‑8%,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占比设为25‑42%,所述改性炭纤维占比设为5‑10%,所述涤纶丝纤维的占比设为10‑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纤维和外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设于所述组合纤维的外部,所述组合纤维包括蛋白纤维、真丝纤维、改性炭纤维、改性聚酯纤维和涤纶丝纤维,其中所述蛋白纤维占比设为5-15%,所述真丝纤维占比设为2-8%,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占比设为25-42%,所述改性炭纤维占比设为5-10%,所述涤纶丝纤维的占比设为10-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中所述蛋白纤维占比设为15%,所述真丝纤维占比设为8%,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占比设为42%,所述改性炭纤维占比设为10%,所述涤纶丝纤维的占比设为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纤维与外包覆层的整体制作方法包括如下:S1,对所有混纺前的材料预处理加工,保持原料的清洁,控制直径在2-5um;S2,将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混纺,混纺完成后,放入配置好的混合溶液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35-45min;S3,将浸泡过后的面料用弱酸进行充分清洗,清洗过后进行烘干,然后在织物表面施以喷涂外包覆层,将外包覆层在组合纤维表面成膜,最后对其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即完成加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覆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喷涂外包覆层后需要进行烘干,烘干首先进行冷风烘干,利用冷风机烘干,烘干时间控制位5-12min,然后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道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兆佳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