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纺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37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纺纱机,气动纺纱机通过捻回气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并生成细纱,其具备喷嘴块,形成有向纺纱室内喷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便在纺纱室内产生捻回气流的捻回气流产生喷嘴;流通配管,流通向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供给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及纺纱用转换阀,设置在流通配管上,进行在流通配管内流通的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及流通遮断的切换,将第一流通配管内的容积设定为,通过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遮断而切断的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长度成为第一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上的纤维束部长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纺纱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纺纱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领域的技术,已知日本特开2006-144136号公报所记载的纺纱单元。该纺纱单元所具备的纺纱装置为,通过向纺纱室内喷射压缩空气来产生捻回气流,并通过利用捻回气流对被导入纺纱室内的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细纱。由纺纱装置所纺纱的细纱通过配置在下游侧的卷取装置卷绕到卷装上。在纺纱装置和卷取装置之间配置有检测细纱的纱疵的清纱器。当由清纱器检测到纱疵时,纺纱装置停止向纺纱室内喷射压缩空气,使纤维束的加捻停止。在纤维束的加捻停止的状态下卷取装置卷绕细纱,由此在纺纱室部分纤维束和细纱的连续状态被截断。在纺纱装置中被截断并由卷取装置卷绕一侧的细纱的纱头上,附着有未被加捻的纤维束部。但是,未对附着在细纱上的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细纱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的不同,有可能不能够从由卷取装置卷绕的卷装容易地拉出纱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上的纤维束部长度进行控制的气动纺纱机。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气动纺纱机为,通过捻回气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细纱,具备:喷嘴块,形成有捻回气流产生喷嘴,该捻回气流产生喷嘴向纺纱室内喷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便在纺纱室内产生捻回气流;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流通向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供给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及纺纱用转换阀,设置在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上,进行在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流通的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及流通遮断的切换;纺纱用转换阀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容积被设定为,通过流通遮断而切断的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成为第一长度。在该气动纺纱机中,能够通过纺纱用转换阀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流通配管内的容积,对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进行控制,能够得到纤维束部为第一长度的细纱。纺纱用转换阀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容积,优选为1500mm3以下。在以往的气动纺纱机中,即便使纺纱用转换阀成为遮断状态,纺纱用转换阀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流通配管内残留的压缩空气,也会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向纺纱室内缓慢地流出,在纺纱室内生成捻回气流。该捻回气流的捻回力较弱,并且捻回力逐渐变弱。由于该捻回气流,即便在使纺纱用转换阀成为遮断状态之后,纤维束也会被拉入纺纱室内,并且由于捻回气流的捻回力较弱,因此不能够适当地进行纺纱,而成为在细纱纱头上附着了未加捻的纤维束部的状态。因此,使纺纱用转换阀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容积为1500mm3以下。由此,能够在纺纱用转换阀遮断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的同时或几乎同时,停止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喷射压缩空气,并停止捻回气流的生成。因此,在纺纱用转换阀遮断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的同时或几乎同时,停止向纺纱室内拉入纤维束,因此能够缩短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或消除纤维束部。纺纱用转换阀与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优选为,配管内径为2mm以上、4mm以下,且配管长度为500mm以下。能够成为考虑了空气在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流动时的压力损失等的最佳的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气动纺纱机优选进一步具备:导入路,将纤维束导入纺纱室内;导出路,将通过捻回气流而纺纱的细纱向纺纱室外导出;以及送风喷嘴块,形成有向导入路及导出路之间喷射送风用压缩空气的送风喷嘴。通过从送风喷嘴向导出路及导入路之间喷射送风用压缩空气,能够将附着在细纱纱头上的纤维束从细纱截断。如此,通过从送风喷嘴喷射的送风用压缩空气,也能够对细纱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进行控制。气动纺纱机优选进一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送风用压缩空气从送风喷嘴的喷射进行控制,以使纤维束部的长度成为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通过从送风喷嘴喷射送风用压缩空气,能够使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成为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动纺纱机,能够对被截断的细纱的纱头上的纤维束部长度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械的主视图;图2为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械的的纵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纺纱机,图1所示的纺纱机械1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纺纱单元2。该纺纱机械1具备接头台车3、鼓风箱80及动力箱5。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相对于接头台车3将细纱10的纱线通道侧称为纺纱机械1的近前侧,将其相反侧称为里侧。在纺纱机械1的近前侧设置有沿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操作者通路。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朝向下游依次具备牵伸装置7、气动纺纱机100、纱线存积装置12、上蜡装置9以及卷取装置13。牵伸装置7设置在纺纱机械1的框体6的上端附近。从该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由气动纺纱机100纺纱。从气动纺纱机100送出的细纱10,在通过了清纱器52之后,由纱线存积装置12进一步送向下方而由上蜡装置9赋予蜡。之后,细纱10由卷取装置13卷绕,由此形成卷装45。牵伸装置7使纱条15延伸而成为纤维束8。如图2所示,该牵伸装置7具备后辊对16、第三辊对17、架设了龙带18的中间辊对19及前辊对20这四个辊对。各辊对16、17、19及20的下辊,由来自动力箱5或者个别设置的未图示的驱动源的动力来驱动。各辊对16、17、19及20以不同的转速被驱动。结果,牵伸装置7能够使从上游侧供给的纱条15延伸而成为纤维束8,并送向下游侧的气动纺纱机100。气动纺纱机100利用捻回气流对纤维束8加捻而生成细纱10。在气动纺纱机100的下游设置有纱线存积装置12。该纱线存积装置12具有:对细纱10赋予规定张力而将其从气动纺纱机100拉出的功能;在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时等,使从气动纺纱机100送出的细纱10滞留而防止细纱10松弛的功能;以及调节张力以便卷取装置13侧的张力变动不传递到气动纺纱机100侧的功能。如图2所示,纱线存积装置12具备纱线存积辊21、挂纱部件22、上游侧导纱器23、电动马达25、下游侧导纱器26以及纱线存积量传感器27。挂纱部件22构成为能够与细纱10卡合(钩挂),通过在与细纱10卡合了的状态下与纱线存积辊21一体旋转,能够将细纱10卷绕到该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纱线存积辊21能够在其外周面上卷绕而存积一定量的细纱10。纱线存积辊21由电动马达25旋转驱动。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所卷绕的细纱10,通过纱线存积辊21旋转而被卷绕为扎紧该纱线存积辊21,并拉伸比纱线存积装置12更靠上游侧的细纱10。即,通过使在外周面上卷绕了细纱10的状态的纱线存积辊21以规定转速旋转,能够对细纱10赋予规定张力而将其从气动纺纱机100以规定速度拉出,并以规定速度向下游侧输送。纱线存积量传感器27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纱线存积辊21上所存积的细纱10的存积量,并发送到单元控制器32。上游侧导纱器23配置在纱线存积辊21的稍微上游侧。上游侧导纱器23相对于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适当地引导细纱10。上游侧导纱器23防止从气动纺纱机100传播来的细纱10的捻回向该上游侧导纱器23的更下游侧传递。在纺纱机械1的框体6的前面侧、在气动纺纱机100和纱线存积装置1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清纱器52。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纺纱机,通过捻回气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细纱,其特征在于:喷嘴块,形成有捻回气流产生喷嘴,该捻回气流产生喷嘴向纺纱室内喷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便在所述纺纱室内产生所述捻回气流;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流通向所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供给的所述纺纱用压缩空气;以及纺纱用转换阀,设置在所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上,进行在所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流通的所述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及流通遮断的切换,所述纺纱用转换阀和所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所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容积被设定为,通过所述流通遮断而切断的所述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成为第一长度,所述容积为1500mm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纺纱机,通过捻回气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细纱,其特征在于:喷嘴块,形成有捻回气流产生喷嘴,该捻回气流产生喷嘴向纺纱室内喷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便在所述纺纱室内产生所述捻回气流;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流通向所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供给的所述纺纱用压缩空气;以及纺纱用转换阀,设置在所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上,进行在所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流通的所述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及流通遮断的切换,所述纺纱用转换阀和所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所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容积被设定为,通过所述流通遮断而切断的所述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成为第一长度,所述容积为1500mm3以下。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