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988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包括拱架,拱架上设有对位基准孔,拱架底部设有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支撑受力结构对称设置,拱架固定板上设有导杆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对位基准孔,可为脱模后的拱架提供调整参照,从而准确地完成各段浇筑的对接,减小各相邻浇筑段之间配合误差,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浇筑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洞施工工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
技术介绍
隧洞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中,通常采用人工立模方式,每浇筑一段必须重复进行立模、拆模、清理模板、立模的工序,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而反复拆装对模板外形质量损耗大,直接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由于每一段浇筑完成后拆模再立模进行了再次装配,存在装配公差,并会导致段与段之间的配合误差,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公开号为CN106089253A的专利技术专利于2016年11月9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包括可沿涵洞两侧纵向轨道滑移的顶模装置和底模装置,底模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浇筑底板和第一侧墙的底模内模板和底模外模板,底模内模板和底模外模板通过双头油缸顶推支撑;顶模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浇筑顶板和第二侧墙的顶模内模板和顶模外模板,顶模内模板和顶模外模板通过双头油缸顶推支撑,顶模装置和底模装置交替进行,分层浇筑涵洞。该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拼装结构,可根据框架箱涵的尺寸进行组装,可解决类型的框架箱涵尺寸较多的问题,同时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但该全液压模板系统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借助工装替代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每段浇筑后仍然需要重新调校顶模装置和底模装置,施工时并无稳定可靠的参照,施工质量的一致性仍主要取决于对顶模装置和底模装置的调校。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隧洞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中所采用的管片加工端模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复拆装会使各相邻浇筑段之间产生配合误差,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减小各相邻浇筑段之间配合误差,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的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包括拱架,拱架上设有对位基准孔,拱架底部设有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支撑受力结构对称设置,拱架固定板上设有导杆穿孔。在进行涵洞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本技术用来构筑涵洞弧顶部分,拱架通过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得到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支撑,与涵洞浇筑框架管片侧模配合构成一段涵洞的完整浇筑框架,在浇筑框架与开凿洞壁之间的空隙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位基准孔中插入对位杆,在一段浇筑段固化成型后脱模,浇筑段上也形成对应的对位孔,进行下一段浇筑时,再以前段的对位孔为基准,使前段的对位孔与移位后拱架上的对位基准孔对准,同时将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根据移位后拱架应在的位置重新调整,以对移位后的拱架再次形成有效支撑。本技术设置对位基准孔,可为脱模后的拱架提供调整参照,从而快速、准确地完成各段浇筑的对接。作为优选,拱架固定板位于拱架中央及拱架中央的两侧,且位于拱架中央两侧的拱架固定板位置对称。这样的拱架固定板布局可使拱架在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得到均衡的支持力。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受力结构包括支撑受力台和插接榫头,插接榫头固设于支撑受力台的底面上。支撑受力台可与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上的相应支撑结构形成面接触,插接榫头则与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上的孔结构形成榫-孔配合,使拱架与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间形成稳定、可靠的支撑结构。作为另选,所述支撑受力结构包括支撑受力台和插接口,插接口设于支撑受力台的底面上。如果支撑受力台上设置插接口而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上设置插接榫头,仍可形成榫-孔结构配合。作为优选,拱架两端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固定孔。拱架两端通过连接耳上的固定孔与带有对应拱架延伸结构或侧模用紧固件方便地实现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各相邻浇筑段之间配合精度。本技术设置对位基准孔,可为脱模后的拱架提供调整参照,从而准确地完成各段浇筑的对接,减小各相邻浇筑段之间配合误差,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浇筑工作效率。本技术由于有对位基准孔可为脱模后的拱架提供调整参照,可快速地完成各段浇筑的对接,从而提高浇筑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拱架,2-拱架固定板,3-导杆穿孔,4-支撑受力台,5-插接榫头,6-连接耳,7-固定孔,8-对位基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包括拱架1,拱架1上设有三个对位基准孔8,拱架1底部设有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2,支撑受力结构对称设置,拱架固定板2上设有导杆穿孔3。拱架固定板2位于拱架1中央及拱架1中央的两侧,且位于拱架中央1两侧的拱架固定板2位置对称。所述支撑受力结构包括支撑受力台4和插接榫头5,插接榫头5固设于支撑受力台4的底面上。拱架1两端设有连接耳6,连接耳6上设有固定孔7。使用本技术进行涵洞弧顶浇筑时,拱架1通过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2得到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支撑,与涵洞浇筑框架管片侧模配合构成一段涵洞的完整浇筑框架,在浇筑框架与开凿洞壁之间的空隙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位基准孔8中插入对位杆,在一段浇筑段固化成型后脱模,浇筑段上也形成对应的对位孔,进行下一段浇筑时,再以前段的对位孔为基准,使前段的对位孔与移位后拱架上的对位基准孔8对准,同时将施工设备或人工搭建的支架根据移位后拱架1应在的位置重新调整,以对移位后的拱架1再次形成有效支撑。实施例2:所述支撑受力结构包括支撑受力台4和插接口,插接口设于支撑受力台4的底面上。其余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包括拱架(1),其特征是拱架(1)上设有对位基准孔(8),拱架(1)底部设有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2),支撑受力结构对称设置,拱架固定板(2)上设有导杆穿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包括拱架(1),其特征是拱架(1)上设有对位基准孔(8),拱架(1)底部设有支撑受力结构和拱架固定板(2),支撑受力结构对称设置,拱架固定板(2)上设有导杆穿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弧顶浇筑框架管片高精度加工端模,其特征是拱架固定板(2)位于拱架(1)中央及拱架(1)中央的两侧,且位于拱架(1)中央两侧的拱架固定板(2)位置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弧顶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黎军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