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9046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隧道呈多层覆盖式,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隧道主体,隧道主体的外侧覆盖有钢筋空腔层,钢筋空腔层的外侧覆盖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外侧覆盖有防水疏水层,隧道主体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成的路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挖的横截面积小,总体积小,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地解决频繁出入隧道时光线突变导致的司机眼睛疲劳的问题,同时缓解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力学性能稳定,适用于富水细砂岩地区,能够及时的进行排水,同时保证整个支护的变形度小,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
技术介绍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在山区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时需要修建众多的隧道和桥梁,因此隧道和桥梁就成为克服线路中高程障碍与深谷沟壑的重要交通建筑结构。当隧道穿越山体时,其洞口往往要设置在山体的坡面上,并且成为唯一外露的结构。由于受到风化剥蚀等作用,山体坡面的岩体通常会发生随机的坍塌和滑落而形成危岩落石。尤其是在隧道洞口,山体坡面滚落的落石会危及运行的车辆和人员安全。为避免坡面危岩落石对隧道洞口运行车辆和人员造成的伤害,通常要采取工程措施对其加以防护。常用的防治隧道洞口坡面危岩落石的工程措施有清除坡面危岩体、加固坡面的危岩体以及在坡面设置被动防护网和拦截支挡等结构。对于铁路和公路隧道而言,除了在隧道洞口顶部坡面设置主动防护措施、被动拦截网而外,通常还可采用棚洞结构来防护落石。在山岭地区,交通道路铺设中隧道和桥梁所占的比例较高,往往会存在桥隧串接。当隧道洞口设置在深谷沟壑一侧高陡的坡面上时,而道路中跨越沟壑的桥梁则采用高耸桥墩的方式加以支撑,并与隧道相互衔接。当隧道洞口坡面存在有危岩落石时,与隧道衔接的桥梁也很容易被滚落的落石冲击破坏。为此可在隧道洞口设置棚洞或接长明洞等结构来防护落石,起到保护隧道洞口与桥梁的作用。由于受到隧道洞口部位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防护隧道洞口落石的棚洞结构往往无法设置其基础,如果采用桩基础,不仅施工难度大、造价高,而且还与桥梁的高耸桥墩及其基础发生相互影响,因而成为山岭地区交通道路设计与施工中的难题。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结构防水性能不佳,空气流通性比较差,电缆排布比较杂乱,容易发生断电短电漏电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结构防水性能不佳,空气流通性比较差,电缆排布比较杂乱,容易发生断电、短电、漏电等安全问题。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隧道呈多层覆盖式,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隧道主体,隧道主体的外侧覆盖有钢筋空腔层,钢筋空腔层的外侧覆盖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外侧覆盖有防水疏水层,隧道主体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成的路基。作为本技术具体优化的,隧道主体呈拱形,隧道主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技术具体优化的,钢筋空腔层中设有铺设用于电缆的管道。作为本技术具体优化的,混凝土层为混凝土浇注而成,混凝土为硬质混凝土。作为本技术具体优化的,防水疏水层的顶面为便于渗水向两侧流下的流线型的弧面,防水疏水层的材料为高级脂肪酸类砂浆防水剂、水泥、砂子和细石骨料,防水层的厚度为20-30mm。作为本技术具体优化的,路基为沥青铺筑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开挖的横截面积小,总体积小,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地解决频繁出入隧道时光线突变导致的司机眼睛疲劳的问题,同时缓解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力学性能稳定,适用于富水细砂岩地区,能够及时的进行排水,同时保证整个支护的变形度小,提高支护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示意图;其中,1、路基,2、主体,3、钢筋空腔层,4、混凝土层,5、防水疏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实施例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隧道呈多层覆盖式,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隧道主体2,隧道主体2呈拱形,隧道主体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隧道主体2的外侧覆盖有钢筋空腔层3,钢筋空腔层3中设有铺设用于电缆的管道。钢筋空腔层3的外侧覆盖有混凝土层4,混凝土层4为混凝土浇注而成,混凝土为硬质混凝土。混凝土层4的外侧覆盖有防水疏水层5,防水疏水层5的顶面为便于渗水向两侧流下的流线型的弧面,防水疏水层5的材料为高级脂肪酸类砂浆防水剂、水泥、砂子和细石骨料,防水层的厚度为25mm。隧道主体2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成的路基1,路基1为沥青铺筑而成。本技术的开挖的横截面积小,总体积小,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地解决频繁出入隧道时光线突变导致的司机眼睛疲劳的问题,同时缓解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力学性能稳定,适用于富水细砂岩地区,能够及时的进行排水,同时保证整个支护的变形度小,提高支护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呈多层覆盖式,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隧道主体(2),所述隧道主体(2)的外侧覆盖有钢筋空腔层(3),钢筋空腔层(3)的外侧覆盖有混凝土层(4),混凝土层(4)的外侧覆盖有防水疏水层(5),隧道主体(2)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成的路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呈多层覆盖式,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隧道主体(2),所述隧道主体(2)的外侧覆盖有钢筋空腔层(3),钢筋空腔层(3)的外侧覆盖有混凝土层(4),混凝土层(4)的外侧覆盖有防水疏水层(5),隧道主体(2)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成的路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2)呈拱形,所述隧道主体(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压隧道涵洞,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闯陈国琛赵文娟杨妍李展张宝智伍嘉璘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