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敏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3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轮椅,包括轮椅架、座椅、剪式减震机构、后轮、前轮减震机构、侧板、轮架和减震弹簧Ⅰ,两块侧板对立设置在轮椅架的两侧,一对后轮分别通过两个轮架活动安装在两块侧板内部,轮架与侧板之间设有减震弹簧Ⅰ,座椅活动安装在轮椅架上,座椅下侧设有两个剪式减震机构,两个前轮减震机构对立安装在轮椅架上。通过在座椅下方设置一对剪式减震机构来进行减震,采用多级减震的方式来达到增加减震效果的目的,通过前轮减震机构对来自车轮的震动进行削弱,以及在前轮在行进的过程中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前轮可以向内收缩进行缓冲,进而减小冲击,以及在遇到高度较低的阶梯时前轮的收缩有利于轮椅的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减震轮椅。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特别是残疾人、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在室内外活动,他们需要使用轮椅,绝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轮椅仅仅是靠其自身的推动力或者是后面人的推动力作为动力移动。但是这样的轮椅虽然解决了残疾人的出行、没有完全解决病人及年老体弱者的出行舒适问题,所以设计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轮椅能够有效的解决轮椅遇到不平路面或路面情况较差时出现颠簸的情况。公开号为CN108078698A提供了一种助行轮椅缓冲减震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坐垫,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背板,背板的右侧设有靠垫,底板的右侧与连接杆的顶端连接,连接杆的底端与脚蹬连接,底板的底部左侧与第二减震器的顶端连接,第二减震器的底端与固定板连接,第二减震器的外侧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固定板的底面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后轮,后轮与转轴转动连接,此减震机构在万向轮处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在后轮处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由于万向轮直接与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所以在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万向轮容易出现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轮椅,包括轮椅架(1)、座椅(2)、剪式减震机构(3)、后轮(4)、前轮减震机构(5)、侧板(6)、轮架(7)和减震弹簧Ⅰ(8),两块侧板(6)对立设置在轮椅架(1)的两侧,一对所述后轮(4)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轮架(7)活动安装在两块侧板(6)内,轮架(7)与侧板(6)之间设有减震弹簧Ⅰ(8),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活动安装在轮椅架(1)上,座椅(2)下侧设有两个所述剪式减震机构(3),两个所述前轮减震机构(5)对立安装在轮椅架(1)上,前轮减震机构(5)包括万向轮(51)、连接臂Ⅰ(52)、套筒(53)、阻尼器(54)、底座(55)、滑块Ⅰ(56)、连接臂Ⅱ(57)和减震弹簧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轮椅,包括轮椅架(1)、座椅(2)、剪式减震机构(3)、后轮(4)、前轮减震机构(5)、侧板(6)、轮架(7)和减震弹簧Ⅰ(8),两块侧板(6)对立设置在轮椅架(1)的两侧,一对所述后轮(4)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轮架(7)活动安装在两块侧板(6)内,轮架(7)与侧板(6)之间设有减震弹簧Ⅰ(8),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活动安装在轮椅架(1)上,座椅(2)下侧设有两个所述剪式减震机构(3),两个所述前轮减震机构(5)对立安装在轮椅架(1)上,前轮减震机构(5)包括万向轮(51)、连接臂Ⅰ(52)、套筒(53)、阻尼器(54)、底座(55)、滑块Ⅰ(56)、连接臂Ⅱ(57)和减震弹簧Ⅱ(58),所述万向轮(51)通过连接臂Ⅰ(52)转动安装在套筒(53)上,所述套筒(53)活动安装在轮椅架(1)底部的支撑轴(11)上,所述阻尼器(54)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轮椅架(1)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连接臂Ⅰ(52)上,所述底座(55)固定安装在轮椅架(1)的底部,所述滑块Ⅰ(56)活动安装在底座(55)内,滑块Ⅰ(56)与底座(55)之间设有一减震弹簧Ⅱ(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杨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