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种植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09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蔬种植棚,该种植棚包括由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组成的棚架、罩设于该棚架顶面的透明顶盖膜、罩设于该棚架第一端的第一透明侧膜、罩设于该棚架第二端的第二透明侧膜,该第一透明侧面中下部设有便于进出该种植棚内的开口,该开口处外侧面盖设有透明盖膜,该开口处内侧面盖设有透明盖帘,该透明盖膜顶端与该开口顶端固定连接,该透明盖帘由复数根透明垂帘组成,该复数根透明垂帘中的每根透明垂帘顶端均与该开口顶端固定连接;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尖端部,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二尖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蔬种植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果蔬种植棚。
技术介绍
现有的果蔬种植棚结构简单,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容易损坏,给用户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果蔬种植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果蔬种植棚,该种植棚包括由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组成的棚架、罩设于该棚架顶面的透明顶盖膜、罩设于该棚架第一端的第一透明侧膜、罩设于该棚架第二端的第二透明侧膜,该第一透明侧面中下部设有便于进出该种植棚内的开口,该开口处外侧面盖设有透明盖膜,该开口处内侧面盖设有透明盖帘,该透明盖膜顶端与该开口顶端固定连接,该透明盖帘由复数根透明垂帘组成,该复数根透明垂帘中的每根透明垂帘顶端均与该开口顶端固定连接;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尖端部,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二尖端部,该第一尖端部顶端设有与该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该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相互垂直交叉设置,该第二尖端部顶端设有与该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该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相互垂直交叉设置,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顶端第一侧面均设有第一螺纹孔,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顶端第二侧面均设有第二螺纹孔,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第一端设有可与该第一螺纹孔螺接的第一外螺纹,该连接杆第二端设有可与该第二螺纹孔螺接的第二外螺纹,该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与该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相反。在本技术所述的果蔬种植棚中,该圆弧形支撑杆、第一辅助杆、第二辅助杆、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该第一辅助杆、第二辅助杆、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均与该圆弧形支撑杆焊接。实施本技术的果蔬种植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的果蔬种植棚时,在组装种植棚时,将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的第一尖端部插入至地下,直至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与地面抵接或埋入地下。将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的第二尖端部插入至地下,直至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与地面抵接或埋入地下。然后将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插入至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转动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将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固定连接。增加种植棚的整体强度。在用户从开口处进入种植棚时,可先开启透明盖膜,进入至透明盖膜与透明盖帘之间,然后从透明盖帘的复数根透明垂帘件进入种植棚内,可尽可能的避免种植棚通过开口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果蔬种植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果蔬种植棚第一实施例中,该种植棚1包括由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9组成的棚架2、罩设于该棚架2顶面的透明顶盖膜3、罩设于该棚架2第一端的第一透明侧膜4、罩设于该棚架2第二端的第二透明侧膜5,该第一透明侧面中下部设有便于进出该种植棚1内的开口6,该开口6处外侧面盖设有透明盖膜7,该开口6处内侧面盖设有透明盖帘8,该透明盖膜7顶端与该开口6顶端固定连接,该透明盖帘8由复数根透明垂帘17组成,该复数根透明垂帘17中的每根透明垂帘17顶端均与该开口6顶端固定连接;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9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9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尖端部10,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9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9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二尖端部11,该第一尖端部10顶端设有与该圆弧形支撑杆9第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辅助杆12和第二辅助杆13,该第一辅助杆12和第二辅助杆13相互垂直交叉设置,该第二尖端部11顶端设有与该圆弧形支撑杆9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辅助杆14和第四辅助杆15,该第三辅助杆14和第四辅助杆15相互垂直交叉设置,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9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9顶端第一侧面均设有第一螺纹孔,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9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9顶端第二侧面均设有第二螺纹孔,该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9中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9之间设有连接杆16,该连接杆16第一端设有可与该第一螺纹孔螺接的第一外螺纹,该连接杆16第二端设有可与该第二螺纹孔螺接的第二外螺纹,该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与该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相反。使用本技术的果蔬种植棚1时,在组装种植棚1时,将圆弧形支撑杆9第一端的第一尖端部10插入至地下,直至第一辅助杆12和第二辅助杆13与地面抵接或埋入地下。将圆弧形支撑杆9第二端的第二尖端部11插入至地下,直至第三辅助杆14和第四辅助杆15与地面抵接或埋入地下。然后将连接杆1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插入至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9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转动连接杆16,通过连接杆16将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9固定连接。增加种植棚1的整体强度。在用户从开口6处进入种植棚1时,可先开启透明盖膜7,进入至透明盖膜7与透明盖帘8之间,然后从透明盖帘8的复数根透明垂帘17件进入种植棚1内,可尽可能的避免种植棚1通过开口6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具体的,该圆弧形支撑杆9、第一辅助杆12、第二辅助杆13、第三辅助杆14和第四辅助杆15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该第一辅助杆12、第二辅助杆13、第三辅助杆14和第四辅助杆15均与该圆弧形支撑杆9焊接。优选的,该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材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棚包括由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组成的棚架、罩设于所述棚架顶面的透明顶盖膜、罩设于所述棚架第一端的第一透明侧膜、罩设于所述棚架第二端的第二透明侧膜,所述第一透明侧面中下部设有便于进出该种植棚内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外侧面盖设有透明盖膜,所述开口处内侧面盖设有透明盖帘,所述透明盖膜顶端与所述开口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盖帘由复数根透明垂帘组成,所述复数根透明垂帘中的每根透明垂帘顶端均与所述开口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尖端部,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二尖端部,所述第一尖端部顶端设有与所述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所述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尖端部顶端设有与所述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所述第三辅助杆和第四辅助杆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顶端第一侧面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顶端第二侧面均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相邻两根圆弧形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第一端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接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第二端设有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棚包括由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组成的棚架、罩设于所述棚架顶面的透明顶盖膜、罩设于所述棚架第一端的第一透明侧膜、罩设于所述棚架第二端的第二透明侧膜,所述第一透明侧面中下部设有便于进出该种植棚内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外侧面盖设有透明盖膜,所述开口处内侧面盖设有透明盖帘,所述透明盖膜顶端与所述开口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盖帘由复数根透明垂帘组成,所述复数根透明垂帘中的每根透明垂帘顶端均与所述开口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尖端部,所述复数根圆弧形支撑杆中的每根圆弧形支撑杆第二端端部设有第二尖端部,所述第一尖端部顶端设有与所述圆弧形支撑杆第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所述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乃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供海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