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37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01
一种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属于高密度信息存储及传感技术领域。在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的硅Si基片上,沉积铬Cr/铁氮FeNx/氧化镁MgO/钽Ta多层膜,沉积完毕后进行热处理,促进N原子在间隙位置处的均匀占据。N原子能够改变Fe的配位环境,引起Fe/MgO界面处的电荷重新分布,有效地调节Fe的能带结构,大大增加d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密度信息存储及传感
,涉及上述领域中关键核心材料单元—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调控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利用氮原子掺杂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信息存储和传感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是:制备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PMA)的铁磁金属(FM)/氧化物(MO)异质结构,如CoFeB/MgO、Co/AlOx、Fe/MgO等,它是构建新型、低功耗、高稳定性自旋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单元,如磁随机存储器、赛道存储器、隧道结传感器等。而FM/MO双层膜的PMA主要来源于其界面处的FM3d-O2p轨道杂化[Rev.Mod.Phys.89,025008(2017);Phys.Rev.B84,054401(2011)]。通过有效的界面轨道杂化,可以获得较大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克服退磁能以诱导出良好的PMA。然而,通常情况下,直接制备出来的FM/MO双层膜中,铁磁金属通常处于过氧化的状态,很难获得最佳的轨道杂化状态,因此无法实现良好的PMA,这就大大限制了相关器件的应用。因此,国际上开展了很多通过调控界面轨道杂化来获得或优化PMA性能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利用电场驱动FM/MO界面氧离子输运,以改变FM材料的氧化状态,从而可逆地调控其界面PMA[NatureMater.14,174(2015);Science339,1402(2013)]。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复杂的光刻工艺以及较厚的氧化物(通常需要达到几十纳米以上)。另外,利用退火处理产生温度场,也可以改变FM/MO界面处的氧化状态,从而调控其PMA。然而,热处理会造成其他层原子的相互扩散,影响PMA性能。而这些方法都需要外场来调节,因此,对外场的依赖性极大,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会限制其应用。所以,如何在不需要外场的前提下,有效、简单地调控FM/MO双层膜界面轨道杂化,是制备垂直自旋电子材料及器件的关键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氮原子掺杂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进而改善薄膜材料的垂直磁各向异性的方法。一种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的Si基片上沉积Cr/FeNx/MgO/Ta多层膜,沉积完毕后,对其进行热处理,促进N原子在间隙位置处的均匀占据。如上所述的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对Si基片进行表面酸化处理,所述的Si基片厚度为0.5~0.8毫米,酸化处理的PH值为6-7,酸化时间为3-5分钟;(2)、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步骤(1)所述Si基片上依次沉积Cr原子、FeNx原子、MgO原子以及Ta原子,形成Cr/FeNx/MgO/Ta多层膜结构,上述沉积的溅射室的本底真空度2×10-5~5×10-5Pa,溅射Cr、MgO、Ta层时,只通入氩气,使溅射室的气压为0.3~0.8Pa,溅射FeNx层时,采用通入氩/氮混合气体进行反应溅射,氩气与氮气的气压比为6:1~2:1,x表示对应的N原子含量0.1~0.4;沉积得到的Cr层的厚度为FeNx层的厚度为MgO层的厚度为Ta层的厚度为(3)、在真空环境下,对步骤(2)中得到的复合体系进行热处理。进一步地,步骤(2)中溅射FeNx层时,溅射室中氩/氮混合气体的总气压可以选择为0.3Pa-0.6Pa,优选0.4Pa。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真空环境的真空度为1×10-5~5×10-5Pa,热处理的温度为100~300℃,保温时间为20~40分钟;最后,冷却到室温。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于:对Si基片进行表面酸化处理,可以大大减少表面的氧化层、降低表面粗糙程度,为Cr/FeNx/MgO/Ta多层膜在Si基片上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表面质量。在上述处理完毕的Si基片上沉积Cr/FeNx/MgO/Ta多层膜,N原子以间隙方式填充在Fe八面体中,再利用100~300℃热处理过程让N原子更加均匀地占据在间隙位置上。而间隙位置上的N原子能够改变Fe的配位环境,引起Fe/MgO界面处的电荷重新分布,有效地调节Fe的能带结构,尤其是减小dx2-y2轨道和dz2轨道之间的能量差,从而大大增加Fe的dz2轨道上的电子占据,进而有效地调节Fe3dz2–O2pz轨道杂化状态,使得薄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显著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往工作都是通过施加外场,如电场、温度场、应力场等,来调节Fe-O的轨道杂化和界面磁各向异性能,对外场的依赖性极大,且工艺复杂,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此专利技术只需要在制备Fe薄膜的过程中,通入氮气,就能够直接调节Fe-O的轨道杂化强度,并实现对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有效增加,无需施加外场。因此具有制备简单、控制方便的特点;而且,此方法不需要高成本的稀有金属或昂贵的附加装置,因此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应用于未来自旋电子学技术中。附图说明图1为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热处理后的Si基片多层膜的磁滞回线,其中,基片厚度为0.5毫米;表面酸化处理的PH值为6,酸化时间为3分钟;制备FeN层时,其氩/氮气压比为6:1,N原子含量x为0.1;真空热处理过程为:100℃/20分钟,真空度为1×10-5Pa;薄膜沉积过程中的仪器本底真空度2×10-5Pa,溅射时氩气压为0.3Pa;图2为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热处理后的Si基片多层膜的磁滞回线,其中,基片厚度为0.6毫米;表面酸化处理的PH值为6.5,酸化时间为4分钟;制备FeN层时,其氩/氮气压比为4:1,N原子含量x为0.25;真空热处理过程为:200℃/30分钟,真空度为4×10-5Pa;薄膜沉积过程中的仪器本底真空度3×10-5Pa,溅射时氩气压为0.5Pa;图3为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热处理后的Si基片多层膜的磁滞回线,其中,基片厚度为0.8毫米;表面酸化处理的PH值为7,酸化时间为5分钟;制备FeN层时,其氩/氮气压比为3:1,N原子含量x为0.4;真空热处理过程为:300℃/30分钟,真空度为5×10-5Pa;薄膜沉积过程中的仪器本底真空度5×10-5Pa,溅射时氩气压为0.8Pa;图4为典型Si基片样品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Ki)随N掺杂量(x)的变化关系图。其样品制备过程与上面图2中的样品相同,氩/氮气压比从6:1变到2:1,对应的N原子含量x从0.1变到0.4。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样品的制备条件为:首先,对Si基片进行表面酸化处理,其中,基片厚度为0.5毫米;表面酸化处理PH值为6,酸化时间3分钟。然后,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上述处理后的Si基片上,依次沉积Cr原子(厚度为)、FeNx原子(厚度为)、MgO原子(厚度为)以及Ta原子(厚度为),从而制备Si基片多层膜,溅射沉积前的本底真空度为2×10-5Pa,溅射时氩气压为0.3Pa。制备FeN层时,其氩/氮气压比为6:1,N原子含量x为0.1。沉积完毕后,对其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热处理,真空度为1×10-5Pa,100℃/20分钟,以促进N原子在间隙位置处的均匀占据。然后,在室温下利用综合物理测试系统测量样品的磁滞回线,其磁场方向沿着膜面方向或垂直于膜面方向,即得到图1中的面内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的Si基片上沉积Cr/FeNx/MgO/Ta多层膜,沉积完毕后,对其进行热处理,促进N原子在间隙位置处的均匀占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经过表面酸化处理的Si基片上沉积Cr/FeNx/MgO/Ta多层膜,沉积完毕后,对其进行热处理,促进N原子在间隙位置处的均匀占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铁磁金属/氧化物双层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对Si基片进行表面酸化处理,所述的Si基片厚度为0.5~0.8毫米,酸化处理的PH值为6-7,酸化时间为3-5分钟;(2)、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步骤(1)所述Si基片上依次沉积Cr原子、FeNx原子、MgO原子以及Ta原子,形成Cr/FeNx/MgO/Ta多层膜结构,溅射室的本底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姚明可王世如唐晓磊于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