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其彪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110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内腔设有第一U型进气管,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的左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的内侧设有进气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腔设有第二U型进气管,所述第二U型进气管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波形消音板,所述第二U型进气管的内侧等距离贯穿连接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中部贯穿连接通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腔等距离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左侧的顶部底部均设有引流板,所述导气管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消音棉,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右侧连接端盖,所述端盖的右侧设有排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提高排气管消音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噪音会影响摩托车排气管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配件
,具体为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摩托车的尾气排气管是摩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摩托车排气管大多为中空圆柱体形状,便于尾气排出,排气管与发动机排气口相连接。摩托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排气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目前市场上的排气管消音的效果不是很好,且长时间使用之后消音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从而会影响摩托车排气管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具备提高消音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噪音会影响摩托车排气管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内腔设有第一U型进气管,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的左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的内侧设有进气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腔设有第二U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1)的内腔设有第一U型进气管(20),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20)的左侧设有进气口(22),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20)的内侧设有进气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管(17),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内腔设有第二U型进气管(6),所述第二U型进气管(6)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波形消音板(8),所述第二U型进气管(6)的内侧等距离贯穿连接中间管(7),所述中间管(7)的中部贯穿连接通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左侧连接第三连接管(14),所述第三连接管(14)的内腔等距离设有导气管(15),所述导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消音减噪排气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1)的内腔设有第一U型进气管(20),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20)的左侧设有进气口(22),所述第一U型进气管(20)的内侧设有进气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管(17),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内腔设有第二U型进气管(6),所述第二U型进气管(6)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波形消音板(8),所述第二U型进气管(6)的内侧等距离贯穿连接中间管(7),所述中间管(7)的中部贯穿连接通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左侧连接第三连接管(14),所述第三连接管(14)的内腔等距离设有导气管(15),所述导气管(15)左侧的顶部底部均设有引流板(10),所述导气管(15)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消音棉(11),所述第三连接管(14)的右侧连接端盖(12),所述端盖(12)的右侧设有排气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其彪
申请(专利权)人:金其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