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6756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属于零件加工领域,其通过运用四轴转台与尾座组合设置的形式,在两者之间设置可将大油底壳通过夹具装配体固定其上的底板,继而可由四轴转台带动底板上的大油底壳进行绕轴运动,使大油底壳各待加工面分别与加工刀具和角度头对正,再通过加工刀具和角度头的分别进刀依次完成各待加工面的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其加工工序简单,操作便捷,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的投入,以大油底壳的一次装夹便可完成多个待加工面的加工,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减少了因多次装夹所带来的加工误差,提升了加工的精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大油底壳的加工成本,具有极佳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零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动机往往作为核心部件,起到转换能量并为车辆提供动能的作用。发动机因其应用环境或者应用需求的不同往往各不相同,结构也各异,故而发动机的加工方法或者工艺也各有不同。在排量较大的重型卡车发动机加工过程中,如发动机排量为12L的重型卡车发动机加工,其铝合金压铸大油底壳的加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加工过程,通常情况下,上述压铸大油底壳的外形尺寸较大,产品的重量也较重,且其加工过程往往需要进行正面和四个侧面共五个面及其对应面上孔系的加工,加工工序复杂。现有技术中,压铸大油底壳的加工通常是借助卧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两种加工设备来完成,其加工过程通常分三个工序装夹,然后进行机加工;其具体加工工序通常如下:1、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共用一台卧式加工中心,通过两个夹具进行夹持,第一工序以油底壳背面一侧毛坯面和两个毛坯孔进行定位,加工油底壳正面大平面及孔系;2、第二工序以第一工序加工的大平面及其中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其利用可装配在钻床上的加工设备实现,其中,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四轴转台和尾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四轴转台和所述尾座之间的底板,所述四轴转台和所述尾座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圆形转盘,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圆形转盘上,并可在所述四轴转台上的所述圆形转盘带动下进行绕轴旋转;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夹具装配体,所述夹具装配体可将大油底壳固定装夹在所述底板上;以及对应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大油底壳分别设置有加工刀具和角度头,所述大油底壳可在所述四轴转台带动下分别以其顶面、底面、两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侧面与所述加工刀具对正,并由所述加工刀具完成各面上的加工,且所述角度头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其利用可装配在钻床上的加工设备实现,其中,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四轴转台和尾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四轴转台和所述尾座之间的底板,所述四轴转台和所述尾座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圆形转盘,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所述圆形转盘上,并可在所述四轴转台上的所述圆形转盘带动下进行绕轴旋转;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夹具装配体,所述夹具装配体可将大油底壳固定装夹在所述底板上;以及对应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大油底壳分别设置有加工刀具和角度头,所述大油底壳可在所述四轴转台带动下分别以其顶面、底面、两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侧面与所述加工刀具对正,并由所述加工刀具完成各面上的加工,且所述角度头可与所述大油底壳上与轴线相交的侧面对正,并完成该侧面上的加工,继而可完成大油底壳的机加工;利用上述加工设备进行大油底壳的机加工方法的步骤如下:S1:通过所述夹具装配体将所述大油底壳对应装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使该大油底壳的顶面及底面分别于所述加工刀具对正;S2:运用所述加工刀具对所述大油底壳的顶面进行铣削加工,完成顶面平面度的加工;S3:运用所述加工刀具完成顶面上相应位置的多个通孔的加工,并完成底面上第二螺纹孔的加工;S4:通过所述四轴转台带动所述大油底壳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加工刀具对正,由所述加工刀具完成该侧面上第一螺纹孔的加工,继续旋转所述大油底壳一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学阳黄志垣陈振宇陈国恩赖榴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