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61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呈“L”型结构设置,且连接板的水平段螺纹贯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壁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可以对钣金进行冲压成型操作,而且只需进行一次上料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同时可以对批量化冲压成型后的钣金产品进行切割分离,提高钣金加工的工作效率,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钣金加工是钣金技术职员需要把握的枢纽技术,也是钣金制品成形的重要工序。钣金加工是包括传统的切割下料、冲裁加工、弯压成形等方法及工艺参数,又包括各种冷冲压模具结构及工艺参数、各种设备工作原理及操纵方法,还包括新冲压技术及新工艺。零件金属板材加工就叫钣金加工。现有的钣金加工方式有人工加工和冲压成型的两种方式,其中,采用人工加工的方式,存在有生产效率不高、加工质量不一、危险性较高等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冲压成型的方式,在冲压成型后还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切割及打磨,生产效率也不高,其次,现有的钣金部件需要人工不断的进行搬运上料,大大影响上料的效率,生产效率低下,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设有活动槽(3),且活动槽(3)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呈“L”型结构设置,且连接板(6)的水平段螺纹贯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板(5)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8),所述工作台(15)的一侧壁安装有转动电机(2),且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1),所述丝杆(1)的端部延伸至活动槽(3)的内部且与活动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钣金部件上料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设有活动槽(3),且活动槽(3)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呈“L”型结构设置,且连接板(6)的水平段螺纹贯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板(5)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8),所述工作台(15)的一侧壁安装有转动电机(2),且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1),所述丝杆(1)的端部延伸至活动槽(3)的内部且与活动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架(9),安装架(9)呈“U”型结构设置,且安装架(9)的顶端内壁安装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且连接有横板(11),且横板(11)的底端安装有冲头(12),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料板(13),且两个所述挡料板(13)位于安装架(9)内部,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远离转动电机(2)的一端连接有“L”型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切割装置(14),所述工作台(15)的顶端设有冲压槽(18),且冲压槽(18)内安装有顶出装置(17)。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舟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新亚环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