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41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车内人员疏忽导致后方来的车辆或者行人受伤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壳体,壳体右侧板内壁上有电磁铁吸盘,壳体内有活动杆,活动杆右端下侧有第一卡槽,活动杆下方有立板,立板上端开有第二卡槽;壳体左侧板上有销钉,销钉右端置于壳体腔内,立板左端面上固定有与销钉右端保持接触的楔形块,壳体前侧板上有贯穿壳体前侧壁且可前后滑动的推杆,推杆后端与立板固定,推杆向后运动使立板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向后移动使销钉向右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有效的避免了车门伤到后方来的车辆或者行人,大大降低了由于车内人员疏忽造成车祸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机械
,特别是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
技术介绍
因“开车门”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十分常见。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荷兰,是一个脚踏车比人口还要多的国家,因此道路上几乎随处可见脚踏车的踪迹,然而却很少有“开车门”而引发的事故发生,荷兰的驾驶员们总是用距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车门,这是避免这种意外的最佳开车门方法,也就是左驾用右手开,右驾用左手开,当然也可以双手同时放到车门上,然后打开车门。这个动作可不是随便做做的,当一个人换成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门时,他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头部和肩膀就会很自然地向外看。首先,眼睛会通过后视镜观察,然后转身的时候向后看,这一个完整的动作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无论后面来的是单车还是机动车。但上述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并且在大部分地区的车内,尤其是国内拥挤的城市街道,电瓶车速度相比于单车更快,万一撞到车门,是很危险的,而且车内没有专门的装置必须用双手打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车内人员疏忽导致后方来的车辆或者行人受伤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壳体,壳体右侧板内壁上有电磁铁吸盘,壳体内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活动杆,活动杆右端下侧有贯穿活动杆前后端面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活动杆下方有竖直且与壳体右侧板平行的立板,立板上端开有贯穿立板左右端面的第二卡槽,立板可在第一卡槽内前后滑动,活动杆可在第二卡槽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壳体左侧板上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销钉,销钉左端伸出壳体并置于壳体左侧,销钉右端置于壳体腔内,立板左端面上固定有与销钉右端保持接触的楔形块,壳体前侧板上有贯穿壳体前侧壁且可前后滑动的推杆,推杆后端与立板固定,推杆向后运动使立板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向后移动使销钉向右运动。本技术结构巧妙,有效的避免了车门伤到后方来的车辆或者行人,大大降低了由于车内人员疏忽造成车祸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图4为图1中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壳体1,壳体1右侧板内壁上有电磁铁吸盘2,壳体1内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活动杆3,活动杆3右端下侧有贯穿活动杆3前后端面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4,活动杆3下方有竖直且与壳体1右侧板平行的立板5,立板5上端开有贯穿立板5左右端面的第二卡槽6,立板5可在第一卡槽4内前后滑动,活动杆3可在第二卡槽6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壳体1左侧板上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销钉7,销钉7左端伸出壳体1并置于壳体1左侧,销钉7右端置于壳体1腔内,立板5左端面上固定有与销钉7右端保持接触的楔形块8,壳体1前侧板上有贯穿壳体1前侧壁且可前后滑动的推杆9,推杆9后端与立板5固定,推杆9向后运动使立板5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8向后移动使销钉7向右运动。为了实现推杆9向后运动使立板5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8向后移动使销钉7向右运动,所述的楔形块8左端面上有斜面,斜面的前端与立板5的距离小于斜面后端与立板5的距离。为了实现销钉7右端与楔形块8保持接触,所述的销钉7右端有球形凸起,销钉7上套装有压簧,压簧右端在压簧的作用下与楔形块8保持接触。为了推杆9可以自动恢复原位,所述的推杆9前端贯穿壳体1,壳体1前端面上固定有套装在推杆9上的圆筒10,推杆9前端伸出圆筒10并置于圆筒10前侧,圆筒10的前端有环形凸起,推杆9前端有挡板,推杆9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一端与环形凸起接触,压簧另一端与挡板接触。为了安装活动杆3且活动杆3可以自动恢复原状,所述的壳体1内固定有竖直的竖板,活动杆3右端贯穿竖板且置于竖板右侧,活动杆3右端固定有竖直的圆板,活动杆3上套装有拉簧,拉簧一端与竖板接触,拉簧另一端与圆板接触。为了使驾驶员双手操作才能打开车门,所述的壳体1前端面上固定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有沿前后方向开设的通孔,通孔内有可滑动的压块12,通孔内有压簧,压簧一端与通孔后端连接,压簧另一端与压块12链接,吸盘2连接有电源,当压块12滑动到通孔后方时,吸盘2与电源接通。值得注意的是,初始状态下,第一卡槽4处于立板5的左侧,活动杆3卡在第二卡槽6内,销钉7左端处于壳体1左端,活动杆3为钢材加工而成。本装置安装在小轿车的车门位置,代替传统的开门装置,销钉7左端卡住车门使得车门关住,此时销钉7的左端面为斜面,使得在关门过程中只需拉动或者转动侧门就可以关住。具体使用时,右手将压块12向后压动使得吸盘2通电,吸盘2靠吸力将活动杆3向右拉动,将第一卡槽4移动到立板5的正上方,此时将左手的两个手指置于圆筒10、环形凸起及壳体1前端面组成的凹槽内,并且按压挡板,挡板使得推杆9向后移动,推杆9使得立板5带着楔形块8向后移动,此时销钉7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销钉7向左移动使得车门可以打开。本技术应用于汽车车门开关上,具体的是装在车门上,卡销的左端卡住车架的主体,圆筒10和固定块11均处于车的内侧,使下车的人必须双手操作才能打开车门,防止车门伤到后方来的行人,确保车外行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壳体1的后侧板上可以安装一个控制吸盘2打开或者关闭的开关,该开关与固定块11上的开关并联,也就是说,无论按压压块12还是按压壳体1后侧壁上的开关均可以使得吸盘2通电;壳体1后侧壁上有垂直壳体1后端面且贯穿壳体1后侧的拉杆,拉杆前端与立板5固定,拉杆后端伸出壳体1且置于壳体1后侧,当吸盘2通电时,无论拉动拉杆还是向后推动推杆9,均可以使得卡销向右运动,所以在车外打开车门也是需要双手操作的。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使得车内人员打开车门时,必须需要侧身并且两只手同时操作,使得车内人员能开的到后方的车辆或者行人,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壳体(1),壳体(1)右侧板内壁上有电磁铁吸盘(2),壳体(1)内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活动杆(3),活动杆(3)右端下侧有贯穿活动杆(3)前后端面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4),活动杆(3)下方有竖直且与壳体(1)右侧板平行的立板(5),立板(5)上端开有贯穿立板(5)左右端面的第二卡槽(6),立板(5)可在第一卡槽(4)内前后滑动,活动杆(3)可在第二卡槽(6)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壳体(1)左侧板上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销钉(7),销钉(7)左端伸出壳体(1)并置于壳体(1)左侧,销钉(7)右端置于壳体(1)腔内,立板(5)左端面上固定有与销钉(7)右端保持接触的楔形块(8),壳体(1)前侧板上有贯穿壳体(1)前侧壁且可前后滑动的推杆(9),推杆(9)后端与立板(5)固定,推杆(9)向后运动使立板(5)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8)向后移动使销钉(7)向右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壳体(1),壳体(1)右侧板内壁上有电磁铁吸盘(2),壳体(1)内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活动杆(3),活动杆(3)右端下侧有贯穿活动杆(3)前后端面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4),活动杆(3)下方有竖直且与壳体(1)右侧板平行的立板(5),立板(5)上端开有贯穿立板(5)左右端面的第二卡槽(6),立板(5)可在第一卡槽(4)内前后滑动,活动杆(3)可在第二卡槽(6)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壳体(1)左侧板上有水平状且可左右移动的销钉(7),销钉(7)左端伸出壳体(1)并置于壳体(1)左侧,销钉(7)右端置于壳体(1)腔内,立板(5)左端面上固定有与销钉(7)右端保持接触的楔形块(8),壳体(1)前侧板上有贯穿壳体(1)前侧壁且可前后滑动的推杆(9),推杆(9)后端与立板(5)固定,推杆(9)向后运动使立板(5)向后移动带动楔形块(8)向后移动使销钉(7)向右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机械联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块(8)左端面上有斜面,斜面的前端与立板(5)的距离小于斜面后端与立板(5)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刚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英倍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