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染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污染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滤膜制备
技术介绍
纳滤膜有关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其孔径能够达到一个纳米左右,这时根据其特点将其命名为纳滤膜。纳滤膜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纳滤膜开始进行产业化生产,例如NTR-729HF、NF-3、NF-45、SU-600。现阶段有关纳滤膜的研究主要以有机纳滤膜研究为主,例如陶氏膜科技公司生产的NF系列纳滤膜和东丽公司生产的UTC系列纳滤膜。我国纳滤膜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高从堦院士在兴城会议上将低压反渗透膜命名为纳滤膜,纳滤膜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分离膜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内外有关制备复合纳滤膜的基膜材料主要有聚醚砜、聚砜、聚丙烯、聚偏氟乙烯,目前,纳滤膜的分离机理仍在探索阶段,膜通量衰退,易受污染等问题是限制了纳滤膜法水处理技术应用范围和前景。纳滤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海水淡化,并且在食品行业中,利用纳滤膜的分离性能可以使用纳滤膜对低聚糖的分离和精制、果汁的高浓度浓缩、牛奶及乳清蛋白的浓缩和农产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染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干燥聚醚砜树脂,聚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去离子水配置成铸膜液,水浴加热后将混合物搅拌4h至透明均相铸膜液;(2)将无水乙醇与钛酸丁酯、冰醋酸混合,磁力搅拌得到溶液A;(3)将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2,经搅拌、超声制备出溶胶C;(4)取高岭土焙烧成偏高岭土,再取偏高岭土加入0.1mol/L盐酸溶液混合均匀,3~4h后将反应产物干燥后得到改性后的高岭土;(5)将改性后的高岭土研磨并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悬浮液D;把溶胶C逐滴滴入剧烈搅拌的悬浮液D;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染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干燥聚醚砜树脂,聚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去离子水配置成铸膜液,水浴加热后将混合物搅拌4h至透明均相铸膜液;(2)将无水乙醇与钛酸丁酯、冰醋酸混合,磁力搅拌得到溶液A;(3)将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2,经搅拌、超声制备出溶胶C;(4)取高岭土焙烧成偏高岭土,再取偏高岭土加入0.1mol/L盐酸溶液混合均匀,3~4h后将反应产物干燥后得到改性后的高岭土;(5)将改性后的高岭土研磨并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悬浮液D;把溶胶C逐滴滴入剧烈搅拌的悬浮液D;加入PES-CB和USY分子筛继续搅拌,在室温下陈化24h,在70℃进行干燥,再放入箱式电阻炉煅烧,制得复合光催化材料;(6)将制得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加入铸膜液中,搅拌均匀后,放入恒温浴槽中静置脱泡4h;流延刮出230~250µm厚的初生态膜,将初生态膜迅速浸入盛有室温去离子水的托盘中,凝固成膜;(7)取磷酸氢二钠加入1L去离子水得到磷酸氢二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钾加入1L去离子水得到磷酸二氢钾溶液;将磷酸二氢钾溶液缓缓加入磷酸氢二钠溶液中,调节至pH为7的缓冲溶液;(8)取单宁酸加入缓冲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后,降温至室温,得到溶液E;再加入缓冲溶液,搅拌均匀,得到单宁酸溶液;(9)再将之前制备好的膜浸泡在单宁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膜取出擦干,得到抗污染纳滤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龙,周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皖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