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德武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60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包括基板、下压缸、支撑缸、支撑板、刹车片、方向盘以及气动控制系统,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上端,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下端,所述刹车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方向盘以及所述气动控制系统位于汽车的车头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方向盘上设置有电机启动按钮和刹车辅助开启按钮,所述电机启动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防错按钮,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防错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汽车跑偏、甩尾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操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刹车系统的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快速、高速公路的新建,车辆的保有量不断增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与此同时,各地交通事故频发,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尤其是重型卡车在崎岖的山路和下坡路段行驶时,会因为刹车失灵或者紧急突发情况导致车辆碰撞甚至损毁,进一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出授权公告号为“CN206871045U”的一种多用途刹车辅助装置,其通过刹车片与地面的摩擦,并使支撑缸与地面形成一定角度,增大刹车片与地面的摩擦力,辅助车辆减速,使用方便、可靠,制动效果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下压缸和支撑缸移动的行程难以精确控制,导致原有的刹车辅助装置容易出现“抱死”的现象,从而造成了汽车的跑偏、甩尾等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由于操控按钮的结构特性,极易出现误操作,导致刹车辅助装置的启动,降低汽车的操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气压调整装置,能有效调节下压缸与支撑缸的推力,控制刹车辅助装置的制动力,避免汽车跑偏、甩尾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设置有防错按钮,避免了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了操控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包括基板、下压缸、支撑缸、支撑板、刹车片、方向盘以及气动控制系统,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上端,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下端,所述刹车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方向盘以及所述气动控制系统位于汽车的车头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的上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接头的下端镶嵌于所述刹车片内。所述下压缸以及所述支撑缸带动所述支撑板及其上的所述刹车片上下动作,达到辅助制动的目的,所述微型电机驱动所述连接接头旋转并上升下降,所述连接接头带动所述刹车片上下微调,用于补偿所述刹车片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量,提高刹车的制动效果。所述方向盘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启动按钮,所述电机启动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防错按钮,所述方向盘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刹车辅助开启按钮,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防错按钮,所述第一防错按钮以及所述第二防错按钮的设置,避免了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了操控性能。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气源、气压调节阀以及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并联有所述下压缸与所述支撑缸。所述气压调节阀用于气动系统内压力的调整,能有效调节下压缸与支撑缸的推力,控制刹车辅助装置的制动力,避免汽车跑偏、甩尾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较佳的,所述第一防错按钮以及所述第二防错按钮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以及插销,所述电机启动按钮以及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销孔,所述插销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销孔内,其用于所述电机启动按钮以及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的自锁,提高使用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接头上端的外部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用于所述连接接头的导向限位,有效避免了所述微型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侧向力的作用而损坏。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对开隔套,连接更紧密,装卸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所述气动控制系统,采用所述气压调节阀进行气动系统内压力的调整,能有效调节所述下压缸与支撑缸的推力,控制刹车辅助装置的制动力,避免汽车跑偏、甩尾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2)设置所述第一防错按钮以及所述第二防错按钮,避免了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了操控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机启动按钮以及第一防错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电机启动按钮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气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基板,2、下压缸,3、支撑板,4、微型电机,5、刹车片,6、连接接头,7、对开隔套,8、凹槽,9、导向套,10、支撑座,11、支撑缸,12、连接座,13、方向盘,131、电机启动按钮,132、第一防错按钮,133、刹车辅助开启按钮,134、第二防错按钮,135、弹簧,136、插销,137、销孔,14、气源,15、气压调节阀,16、电磁阀,17、气动控制系统,18、汽车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5,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下压缸2、支撑缸11、支撑板3、刹车片5、方向盘13以及气动控制系统17,所述下压缸2的上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1下部的一端,所述下压缸2的下端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上部的一端,所述基板1下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12,所述支撑缸11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12,所述支撑板3上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缸11的下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座10,所述方向盘13以及所述气动控制系统17位于汽车的车头端,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微型电机4,所述微型电机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接头6,所述连接接头6的上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3,所述连接接头6的下端镶嵌于所述刹车片5内。所述下压缸2以及所述支撑缸11带动所述支撑板3及刹车片5上下动作,达到辅助制动的目的;所述微型电机4驱动所述连接接头6旋转并上升下降,所述连接接头6带动所述刹车片5上下微调,用于补偿所述刹车片5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量,提高刹车的制动效果。所述方向盘13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启动按钮131,所述电机启动按钮13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防错按钮132,所述方向盘13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刹车辅助开启按钮133,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133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防错按钮134,所述第一防错按钮132以及所述第二防错按钮134的设置,避免了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了操控性能。所述气动控制系统17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气源14、气压调节阀15以及电磁阀16,所述电磁阀16的出口并联有所述下压缸2与所述支撑缸11。所述气压调节阀15用于气动系统内压力的调整,能有效调节下压缸2与支撑缸11的推力,控制刹车辅助装置的制动力,避免汽车跑偏、甩尾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所述第一防错按钮132以及所述第二防错按钮134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135以及插销136,所述电机启动按钮131以及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133的一侧面均设置有销孔137,所述插销136滑动配合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包括基板、下压缸、支撑缸、支撑板、刹车片、方向盘以及气动控制系统,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上端,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下端,所述刹车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方向盘以及所述气动控制系统位于汽车的车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的上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接头的下端镶嵌于所述刹车片内;所述方向盘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启动按钮,所述电机启动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防错按钮,所述方向盘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刹车辅助开启按钮,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防错按钮;所述气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气源、气压调节阀以及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出口并联有所述下压缸与所述支撑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刹车辅助装置,包括基板、下压缸、支撑缸、支撑板、刹车片、方向盘以及气动控制系统,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上端,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下压缸和所述支撑缸的下端,所述刹车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方向盘以及所述气动控制系统位于汽车的车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的上端贯穿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接头的下端镶嵌于所述刹车片内;所述方向盘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启动按钮,所述电机启动按钮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防错按钮,所述方向盘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刹车辅助开启按钮,所述刹车辅助开启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武
申请(专利权)人:朱德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