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71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45~60份、增塑剂15~25份、填料30~50份、交联剂0.1~3份、偶联剂1~10份及催化剂0.1~3份;所述增塑剂主要由甲基氯硅烷和白油制备得到。制备方法:1)将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与填料进行脱水,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基料;2)向基料中加入增塑剂、交联剂、偶联剂及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硅酮密封胶。该硅酮密封胶具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及粘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用密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硅酮密封胶具有优异的耐温、耐候、抗老化、不龟裂、抗震和防潮等特点,在建筑、电子电器、汽车、航天航空领域有广泛应用。硅酮密封材料广泛使用的建筑密封材料,然而一般低伸长率的硅酮密封胶不能满足混凝土接缝的高度位移能力的要求,其与混凝土本身的粘结性能不好,容易拉裂,从而使密封作用丧失,且重新维护成本过高。国内专利提供了一种中性石材胶的制备方法,其模量大于0.4MPa,应用于混凝土接缝的密封时,容易开裂。也有专利公布了低模量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但此类密封胶模量太低,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且对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硅酮密封胶,该硅酮密封胶具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及粘结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酮密封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45~60份、增塑剂15~25份、填料30~50份、交联剂0.1~3份、偶联剂1~10份及催化剂0.1~3份;所述增塑剂主要由甲基氯硅烷和白油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60~70wt%的甲基氯硅烷与30~40wt%白油混合得到混合单体,混合单体油浴升温至50~60℃,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入辛酸亚锡与乙二醇,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盐酸处理,再用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干燥即可。优选地,所述辛酸亚锡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1~3%,所述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4~8%。优选地,所述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优选地,所述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混合物,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气相白炭黑的质量之比为8~12:1。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和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二月硅酸二丁基锡或者二丁基二醋酸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比称取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增塑剂、填料、交联剂、偶联剂及催化剂备用;2)将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与填料进行脱水,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基料;3)向基料中加入增塑剂、交联剂、偶联剂及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硅酮密封胶。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真空条件为真空度为0.075~0.095M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硅酮密封胶中的增塑剂主要由甲基氯硅烷和白油制备得到,通过对传统的白油进行改性处理,获得的增塑剂避免了之前白油产品的渗油现象,同时使得硅酮密封胶断裂伸长率达到500~60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酮密封胶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耐气候老化性能好,防水效果好,可以应用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硅酮密封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3份、增塑剂20份、填料40份、交联剂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7份及二月硅酸二丁基锡1.6份。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混合物,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质量之比为12:1。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65wt%的甲基氯硅烷与35wt%白油混合得到混合单体,混合单体油浴升温至60℃,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入辛酸亚锡与乙二醇,反应1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盐酸处理,再用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干燥即可。辛酸亚锡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2%,所述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6%。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1)按照配比称取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增塑剂、填料、交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二月硅酸二丁基锡备用;2)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填料进行脱水,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基料;3)向基料中加入增塑剂、交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二月硅酸二丁基锡,在真空度为0.075~0.095MPa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硅酮密封胶。实施例2一种硅酮密封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5份、增塑剂15份、填料50份、交联剂0.1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及二月硅酸二丁基锡0.1份。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混合物,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质量之比为9:1。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60wt%的甲基氯硅烷与40wt%白油混合得到混合单体,混合单体油浴升温至55℃,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入辛酸亚锡与乙二醇,反应1.6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盐酸处理,再用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干燥即可。辛酸亚锡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1%,所述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4%。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含量。实施例3一种硅酮密封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60份、增塑剂25份、填料30份、交联剂1.7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10份及二丁基二醋酸锡3份。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混合物,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质量之比为10:1。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70wt%的甲基氯硅烷与30wt%白油混合得到混合单体,混合单体油浴升温至50℃,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入辛酸亚锡与乙二醇,反应2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盐酸处理,再用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干燥即可。辛酸亚锡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3%,所述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5%。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含量。实施例4一种硅酮密封胶,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5份、增塑剂18份、填料35份、交联剂2.3份、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4份及二丁基二醋酸锡2份。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混合物,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质量之比为8:1。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68wt%的甲基氯硅烷与32wt%白油混合得到混合单体,混合单体油浴升温至58℃,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入辛酸亚锡与乙二醇,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盐酸处理,再用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干燥即可。辛酸亚锡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2%,所述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8%。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含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45~60份、增塑剂15~25份、填料30~50份、交联剂0.1~3份、偶联剂1~10份及催化剂0.1~3份;所述增塑剂主要由甲基氯硅烷和白油制备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45~60份、增塑剂15~25份、填料30~50份、交联剂0.1~3份、偶联剂1~10份及催化剂0.1~3份;所述增塑剂主要由甲基氯硅烷和白油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60~70wt%的甲基氯硅烷与30~40wt%白油混合得到混合单体,混合单体油浴升温至50~60℃,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入辛酸亚锡与乙二醇,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盐酸处理,再用碱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干燥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辛酸亚锡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1~3%,所述乙二醇的加入量为混合单体质量的4~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活性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为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与气相白炭黑的混合物,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泽维汪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棠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