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内置管路的搅拌桩钻孔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钻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建造、软土地基改良加固的含内置管路的搅拌桩钻孔机。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垃圾堆埋场地隔离和江河堤坝地基加固等城市基础建设中,普遍应用SMW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即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施工工艺,其采用电动机驱动动力头,使连接在动力头下端输出轴的钻杆和钻具旋转,并利用前部刀体进行钻掘和搅拌施工,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钻具一边钻掘搅拌,一边向地下喷入高压气体、固化液,以加速地下土壤的流动和搅拌,待钻掘和搅拌工序完成以后通过中空钻杆和中空钻具喷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最后拔出全部钻杆和钻具,移除钻孔机后利用吊机将型钢插入地下连续墙槽体,地下连续墙槽体中含有水泥浆液的原地土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养维护,形成一条地下连续墙体。SMW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具有止水性能好、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影响小、适宜大壁厚和大深度连续墙的建造以及施工工期和造价低等特点,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和推广。现有搅拌桩钻孔机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备一套供应水泥浆液、高压空气和固化液的后台系统,而输送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内置管路的搅拌桩钻孔机,包括:动力头(80),包括机架和罩壳,提升滑轮组(801),位于机架和罩壳内的立式电机(802),行星减速机(803),含输入轴(8041)和中空输出轴(8042)的变速箱(804),位于变速箱(804)箱盖上端面、且连接在中空输出轴(8042)上端部的注浆液回转接头(806)和注气回转接头(807),位于变速箱(804)箱体外下端面、且连接在延伸至于机架和罩壳之外的中空输出轴(8042)下端部的联结轴套(809),分别设置于动力头(80)机架和罩壳的背面和侧面的导向板(8010)和测斜传感器(8011);多根光钻杆以左右直线布置成一排或左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7 CN 20171028595791.一种含内置管路的搅拌桩钻孔机,包括:动力头(80),包括机架和罩壳,提升滑轮组(801),位于机架和罩壳内的立式电机(802),行星减速机(803),含输入轴(8041)和中空输出轴(8042)的变速箱(804),位于变速箱(804)箱盖上端面、且连接在中空输出轴(8042)上端部的注浆液回转接头(806)和注气回转接头(807),位于变速箱(804)箱体外下端面、且连接在延伸至于机架和罩壳之外的中空输出轴(8042)下端部的联结轴套(809),分别设置于动力头(80)机架和罩壳的背面和侧面的导向板(8010)和测斜传感器(8011);多根光钻杆以左右直线布置成一排或左右直线布置后再前后平行布置成二排,每根光钻杆(9)包括:光杆体(90),光杆体(90)中具有导向槽(95),设置于光杆体内腔的第二浆液管(91)和第二气管(92),以及将若干光杆体(90)上下端连接在一起的外六角接头(18)和内六角接头(18’);多根复合螺旋钻具以左右直线布置成一排或左右直线布置后再前后平行布置成二排,复合螺旋钻具(1)包括:中空管体(10),设置于中空管体内腔的第三浆液管(11)和第三气管(12)),位于中空管体外壁下方的第一阀门13和第二阀门14,位于中空管体上端的外六角接头(18),中空管体外壁具有支承槽(19);第一切削翼(3),包括第一切削刀体(31)和第一翼片;前端切削体(4),包括第三切削刀体(41)和第三刀把;护架(8),包括第一半圆环(81)、设有第二半圆环(821)的中间架(82)和耐磨衬套(99);多组搅拌翼(2),耐磨板(6)以及密封套(7);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滑轮组(801)位于动力头(80)的机架上部,所述立式电机(802)安装于行星减速机(803)的上方,其输出轴连接到行星减速机(803)的输入端;所述行星减速机(803)安装于变速箱(804)箱体外的上端面,其输出轴连接到变速箱(804)的输入轴(8041);所述变速箱(804)的中空输出轴(8042)在其横截面上以左右直线布置成一排或左右直线布置后再前后平行布置成二排,它们垂直穿过变速箱(804)的箱盖和箱体;所述变速箱(804)为齿轮变速箱,其每个中空输出轴(8042)的内腔均分别设有互为平行的第一浆液管(80421)和第一气管(80422),它们在位于每个中空输出轴(8042)的上端面分别与注浆液回转接头(806)和注气回转接头(807)连接,其中,所述注浆液回转接头(806)通过分路器与设置有测压装置的注浆软管和固化液管,所述注气回转接头(807)与设置有测压装置的高压气管连接,这些注浆软管、固化液管和高压气管最后与配套供给系统连通;此外每个中空输出轴(8042)的下端部设有联结盘(80424),该联结盘(80424)端面处设置有下阶状沉孔(1821’)的下固定圈(182’),所述第一浆液管(80421)和第一气管(80422)的下端均各自位于下固定圈(182’)的下阶状沉孔(1821’)的上部孔中;所述联结轴套(809)具有内六角槽孔,通过螺钉固装于联结盘(80424)的下端面;所述动力头(80)通过导向板(8010)安装于外部桩架的导轨上以随光钻杆(20)的下钻和提升而下移和上行;所述测斜传感器(8011)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操纵室内的控制面板;所述多根光钻杆中每一根光钻杆(9)上端的外六角接头(18)均分别连接到每一个中空输出轴(8042)下端部的联结轴套(809)的内六角槽孔;该外六角接头(18)端面处设置具有上阶状沉孔(1821)的上固定圈(182);所述第二浆液管(91)和第二气管(92)在光杆体(90)内腔中是互为平行的,它们的上端均各自位于上固定圈(182)的上阶状沉孔(1822)的下部孔中;所述每一根光钻杆(9)下端的内六角接头(18’)的槽底端面处具有下阶状沉孔(1821’)的下固定圈(182’),所述第二浆液管(91)和第二气管(92)的下端均各自位于下固定圈(182’)的下阶状沉孔(1821’)的上部孔中;所述每一根光钻杆(9)下端的内六角接头(18’)内连接另一根光钻杆(9)上端的外六角接头(18),以此类推,以适应搅拌桩不同的钻孔深度;所述多根复合螺旋钻具中每一个复合螺旋钻具(1)上端利用所述外六角接头(18)连接到每一根光钻杆(9)下端的内六角接头(18’)内;所述第三浆液管(11)和第三气管(12)在中空管体(10)内腔中是互为平行的,它们的上端均各自位于上固定圈(182)的上阶状沉孔(1821)的下部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明,谢兆良,李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