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43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涉及河湖清淤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包括储泥基座和分离网层;其中,储泥基座底部设置有出泥管;出泥管周侧面设置有出水管;分离网层包括外层分离网和内层分离网;外层分离网内沿与内层分离网外沿之间设置有固定环A;内层分离网内沿设置有固定环B;固定环B一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表面固定有进泥管;储泥基座上表面与外层分离网下表面固定连接;进泥管与吸泥管道相连通;出泥管通入储泥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泥水分离装置的作用,具有不受距离、管道的限制,高效的分离效果和泥水分离效果彻底,以及节约能源、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湖清淤船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河道的清淤工作的开展,使得河道生态修复清淤需求越来越多。现有的清淤船大多数是,将河湖中的淤泥通过吸泥管道抽到岸边的方式进行清淤处理,其受到的限制也较大,比如清淤船与岸边的距离有限、管道较长、由于运输的管道长导致工作时油耗很大,而造成能源浪费,其余的一些清淤船,也存在泥水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不佳、分离速率低、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的泥水分离装置完成泥水分离工作,同时还具有不受清淤船与岸边的距离有限、管道较长的限制,高效的分离效果和泥水分离效果彻底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通过泥水分离装置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清淤船受到的限制较大、油耗大,能源浪费、以及泥水分离效果不佳、分离速率低、分离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包括船体、储泥箱、吸泥管道和泥水分离装置;所述船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包括船体(1)、储泥箱(2)和吸泥管道(3);所述船体(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储泥箱(2)和吸泥管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水分离装置(4);所述泥水分离装置(4)包括储泥基座(5)和分离网层(6);其中,所述储泥基座(5)底部设置有出泥管(501);所述出泥管(501)周侧面设置有出水管(502);所述出泥管(501)底部设置有开关装置(503);所述分离网层(6)包括外层分离网(601)和内层分离网(602);所述外层分离网(601)内沿与内层分离网(602)外沿之间设置有固定环A(603);所述内层分离网(602)内沿设置有固定环B(604);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包括船体(1)、储泥箱(2)和吸泥管道(3);所述船体(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储泥箱(2)和吸泥管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水分离装置(4);所述泥水分离装置(4)包括储泥基座(5)和分离网层(6);其中,所述储泥基座(5)底部设置有出泥管(501);所述出泥管(501)周侧面设置有出水管(502);所述出泥管(501)底部设置有开关装置(503);所述分离网层(6)包括外层分离网(601)和内层分离网(602);所述外层分离网(601)内沿与内层分离网(602)外沿之间设置有固定环A(603);所述内层分离网(602)内沿设置有固定环B(604);所述固定环A(603)和固定环B(604)下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支撑座(605);所述固定环B(604)一表面开设有贯穿孔(606);所述贯穿孔(606)内表面固定有进泥管(607);所述储泥基座(5)上表面与外层分离网(601)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泥管(607)与吸泥管道(3)相连通;所述出泥管(501)通入储泥箱(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泥水分离的河湖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2)与储泥基座(5)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储泥基座(5)为圆柱和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军汪卫华张华刘秀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