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26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离心分离处理、陶瓷膜过滤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化学沉淀处理和废水检测处理。优点是:采用离心分离机和旋液分离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去除废液中的固体杂质,为后续的污水处理做好基础,有利于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采用陶瓷膜管,由于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废水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颗粒、液体液滴)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固液分离、浓缩和纯化之目的,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此外,通过将陶瓷膜管设置呈螺旋上升的方式,不但增加了废水与陶瓷膜管的接触时间,而且通过借助重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陶瓷膜管都的过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所排出的废水,这种废水主要被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所污染,污染物的数量、成分和浓度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用水量有关。生活污水一般并不含有有毒物质,但是,它具有适于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工艺,有效起到处理废水的效果。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S1:离心分离处理:首先准备离心分离机,当变频器频率为25~30Hz时,将废水通入离心分离机的进料口,随后变频器频率升至50~60Hz进行高速分离,控制时间6~8min,之后将离心出的废水再通入到旋液分离器中,并控制Fr为15000~17000,时间5~8min;S2:陶瓷膜过滤处理:将S1中处理后的废水通入到陶瓷膜管中,并控制废液的流速为1.1~1.5m3/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S1:离心分离处理:首先准备离心分离机,当变频器频率为25~30Hz时,将废水通入离心分离机的进料口,随后变频器频率升至50~60Hz进行高速分离,控制时间6~8min,之后将离心出的废水再通入到旋液分离器中,并控制Fr为15000~17000,时间5~8min;S2:陶瓷膜过滤处理:将S1中处理后的废水通入到陶瓷膜管中,并控制废液的流速为1.1~1.5m3/min,陶瓷膜管呈螺旋上升状,废水从陶瓷膜管的下端口进入;S3:厌氧生物处理:首先在容器底部安装厌氧反应器,阳极和阴极置于容器中且浸没与污泥之中,此外,容器的底部还均布有超声波换能器,随后将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S1:离心分离处理:首先准备离心分离机,当变频器频率为25~30Hz时,将废水通入离心分离机的进料口,随后变频器频率升至50~60Hz进行高速分离,控制时间6~8min,之后将离心出的废水再通入到旋液分离器中,并控制Fr为15000~17000,时间5~8min;S2:陶瓷膜过滤处理:将S1中处理后的废水通入到陶瓷膜管中,并控制废液的流速为1.1~1.5m3/min,陶瓷膜管呈螺旋上升状,废水从陶瓷膜管的下端口进入;S3:厌氧生物处理:首先在容器底部安装厌氧反应器,阳极和阴极置于容器中且浸没与污泥之中,此外,容器的底部还均布有超声波换能器,随后将S1中的污水从容器的底部通入,并同时提供0.5~0.8V的直流电压,阴极直接产生氢气或甲烷气体直接排出;S4:化学沉淀处理:向S3处理后的废水中添加纯Fe3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开兵陆云发闫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亿普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