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来自路面的颠簸,使得车体持续产生振动,同时发动机内部部件的高速旋转及往复运动,也产生大量的振动。汽车上噪声种类繁多,而且几乎所有的噪声源都会对车内噪声产生影响。因此车内噪声控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归纳起来控制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减弱声源强度;②隔绝传播途径;③吸声处理。而发动机是整车噪声的主要来源,发动机本体的降噪措施将直接影响车内噪声。因此,车身结构设计之初就必须对车身的前围板、发动机舱等关键噪声传递路径进行分析,并加以声学设计。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车身前围板的外前围处于发动机舱,内前围处于乘员舱,因此前围板内外均设计有吸音层、隔热垫,但由于内外前围有较多的固定螺栓,往往限制其厚度,从而影响了吸音、隔热的效果。当前,为解决这个矛盾问题,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通过在前围板内外大量增设性能优越的隔热与吸音材料等措施,解决整车空间不足等局限性,虽然有些措施的减振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树脂层,设置在所述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之间;第一隔热层,设置在所述上钢板层和树脂层之间;第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下钢板层和树脂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树脂层,设置在所述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之间;第一隔热层,设置在所述上钢板层和树脂层之间;第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下钢板层和树脂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相邻层之间粘接。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为具有绝热性能、对热流能够起屏蔽作用的材料或复合体材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分别喷涂在所述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为聚合物粘弹性材料,该材料内部为高分子链式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的厚度为不等厚结构,上钢板层和下钢板层的厚度差在2倍以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围板隔热型复合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厚度在0.03~0.08mm,所述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厚度在0.05~0.15mm。8.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泉军,刘慧军,牛丽媛,王纳新,赵春,孙石磊,李志虎,刘友波,朱小镇,李光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