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CMOS技术的发展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尺寸不断按比例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集成电路的性能不断提升,但CMOS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能耗问题。由于电源电压减小的速度远小于器件尺寸缩小的速度,因此能耗密度必然大幅增加,当芯片的能耗密度大于100W/cm2时,这种产品就基本失去了实用价值,所以这种经典的摩尔定律是难以无限持续的,必将会遇到能耗的极限瓶颈。解决能耗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降低器件亚阈值摆幅,从而在保证开态电流Ion的同时能够降低关断电流Ioff。而CMOS器件的亚阈值摆幅存在一个极限值60mv/dec,要突破此极限的限制,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漂移扩散机理,而隧穿晶体管(Tunnelfield~effecttransistor,TFET)器件的工作则以载流子的量子隧穿效应为基础,其理论上可以实现超陡亚阈值斜率,TFET器件在低功耗应用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已经成为后摩尔时代一种极具发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沟道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P型源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位于所述沟道区的第一侧,所述P型源区具有P+型掺杂;N型漏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位于所述沟道区中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N型漏区具有N+型掺杂;栅极,设置在所述沟道区的第三侧,所述栅极与所述沟道区间设置有栅氧层;隔离区,设置在所述沟道区与所述N型漏区间的漏体结所在区域处,所述隔离区填充有预设隔离氧化物,所述隔离区与所述栅氧层交叠,所述隔离区用于隔离所述N型漏区与所述沟道区间的电子,避免在所述漏体结所在区域处发生隧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沟道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P型源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位于所述沟道区的第一侧,所述P型源区具有P+型掺杂;N型漏区,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位于所述沟道区中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N型漏区具有N+型掺杂;栅极,设置在所述沟道区的第三侧,所述栅极与所述沟道区间设置有栅氧层;隔离区,设置在所述沟道区与所述N型漏区间的漏体结所在区域处,所述隔离区填充有预设隔离氧化物,所述隔离区与所述栅氧层交叠,所述隔离区用于隔离所述N型漏区与所述沟道区间的电子,避免在所述漏体结所在区域处发生隧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隔离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区具有N-型掺杂或P-型掺杂,掺杂的浓度范围为e15/cm3~e17/cm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型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源区的P+型掺杂的浓度范围为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建辉,李多力,蔡小五,罗家俊,韩郑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