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热风循环智能烘箱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涉及一种空气循环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热风循环智能烘箱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干燥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干燥装置的使用性能及节能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干燥箱的节能、干燥效果以及自动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干燥箱内部结构以及干燥能源又是重中之重。箱式干燥装置是最早使用的干燥装置之一,结构相对简单,有一定的灵活性,应用面极广,其干燥通道短而宽,内部温差通常在10℃以内,克服了其他干燥装置前后温差大、干燥灵活性低的不足。但箱式干燥装置因宽度、高度较大,内部各个方向上的热空气均匀性较差,离干燥入口近的产品会受到较多的热量,可能会导致产品过分受热,同时,在离干燥入口远的产品会因热量不足而达不到干燥标准。专利CN105028611A公开了一种干燥面平行送风型食用菌热泵干燥装置,该专利采用干燥面平行送风来改善干燥气流组织,通过设置在干燥区域的温度传感器来调节新风孔开闭,送风非均匀孔板的送风孔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来改变干燥气流的送风状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干燥物料对于干燥气流的要求,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热风循环智能烘箱干燥装置,该装置包括围护结构(1)、设置在所述围护结构(1)中的送风通道(11)、送风静压层(A)、干燥区域(B)、回风静压层(C)、与所述围护结构(1)连接的热泵干燥系统(5)、连接所述围护结构(1)和热泵干燥系统(5)的热泵送风通道(3)、热泵回风通道(4)、排风风道(13)、设置在围护结构(1)中的模式转换开关(19)、设置在围护结构(1)上的电加热控制器(2),所述围护结构(1)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口(12),所述干燥区域(B)位于送风通道(11)下方,所述排风风道(13)与干燥区域(B)的顶部连接,并与设置在热泵干燥系统(5)中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热风循环智能烘箱干燥装置,该装置包括围护结构(1)、设置在所述围护结构(1)中的送风通道(11)、送风静压层(A)、干燥区域(B)、回风静压层(C)、与所述围护结构(1)连接的热泵干燥系统(5)、连接所述围护结构(1)和热泵干燥系统(5)的热泵送风通道(3)、热泵回风通道(4)、排风风道(13)、设置在围护结构(1)中的模式转换开关(19)、设置在围护结构(1)上的电加热控制器(2),所述围护结构(1)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口(12),所述干燥区域(B)位于送风通道(11)下方,所述排风风道(13)与干燥区域(B)的顶部连接,并与设置在热泵干燥系统(5)中的热交换器(22)相连,所述送风静压层(A)和回风静压层(C)分别位于干燥区域(B)的两侧,送风静压层(A)和干燥区域(B)由送风板(9)隔开,干燥区域(B)和回风静压层(C)由回风板(15)隔开,所述送风通道(11)位于围护结构(1)顶部并连通送风静压层(A)和回风静压层(C),所述送风板(9)和回风板(15)均为可调节的变截面板,所述可调节变截面意为可调节送风截面面积,所述热泵干燥系统(5)的出风口通过热泵送风通道(3)与送风通道(11)连通,热泵干燥系统(5)的进风口通过热泵回风通道(4)与回风静压层(C)连通,并与排风风道(13)连通,所述送风通道(11)与送风静压层(A)连接处设置有风机(7),所述风机(7)出风方向设置有电加热器(6);所述干燥区域(B)中从上至下设置有多层物料托盘(10),所述送风板(9)上设置的多组送风开口分别与各层物料托盘上方的空间对应设置,回风板(15)上设置的多组回风开口也分别与各层物料托盘上方的空间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风循环智能烘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道(13)与干燥区域(B)顶部的排湿口连接,所述围护结构(1)前侧面的新风口(12)靠近热泵回风通道(4)端口处设置,并处于回风静压层(C)下端,围护结构(1)后侧面的新风口(12)与前侧面的第一新风口(12)成对角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风循环智能烘箱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区域(B)内部空间宽、高、深之比为1:(1.5~1.8):(1~1.2),干燥区域(B)内部宽度为600~800mm,所述送风静压层(A)及回风静压层(C)均为上宽下窄渐缩型静压层,渐缩角度为4°~10°,所述送风静压层(A)及回风静压层(C)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夏,张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豪瓦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