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镜澄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91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塑料产品注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由上模、下模和脱料板组成,和下模之间夹设有脱料板,上模、下模均为中空的圆角四方体,上模中设有凹槽,下模上设有与上述凹槽匹配的凸起,凸起伸入至上述凹槽后,上模、下模和脱料板之间形成模腔。上模中心处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料管,进料管一端设有进料口,进料管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上述模腔连通。下模上设有辅助进料通道,辅助进料通道上设有辅助进料口和辅助出料口,辅助进料通道在辅助出料口处为尖刃状结构。通过在下模上开设辅助进料口,一是解决了动模仁成型部的内面变形;二是使得塑料产品在注塑成型时各个部位之间的填充时差变小。

An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 products. Specifical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ulding,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die, a lower die and a stripping plate, and a stripping plate is clamped between the lower die and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hollow rounded tetragonal bodies.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bump matching the above-mentioned groove. After entering the groove, a mold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die, the lower die and the stripper plate. The upper die cent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integrated feed pipe, one end of the fe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outlet, the other end of the fe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outlet, and the discharg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e cavity.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feeding passage, the auxiliary feeding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feeding outlet and an auxiliary discharge outlet, and the auxiliary feeding passage is a sharp edge structure at the auxiliary discharge outlet. By opening an auxiliary feed port on the lower die, the inner deformation of the forming part of the moving die kernel is solved, and the filling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stic product during injection molding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塑料产品注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注塑模具,是注塑加工工业中和注塑成型机配套,赋予注塑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注塑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注塑成型机和注塑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注塑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注塑模具通常是两个模块拼合在一起的,两模块贴合之后形成注塑空间,当熔融的塑料液体被注入到该注塑空间后,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与该注塑空间形状匹配的塑料产品。在现有技术中,尤其对于中空注塑模具来说,很容易出现成型后的塑料产品其边缘厚度不均的现象,降低了产品合格率。经过分析研究,造成产品边缘厚度不均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熔融注塑料的注入口只有位于注塑模具中心的中心进料口,使得熔融塑料从中心进料口流至注塑空间各位置的时间长短不同,由于注塑料在极短的时间便会凝结,就使得注塑空间距离中心进料口较远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填充完全,而注塑料就已凝结,使得塑料产品边缘厚度不均;其二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动模仁成型部的内面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其较薄部会向外变形,并且阻碍熔融塑料的流动,影响产品外部边缘的塑料填充效果,也会造成塑料产品边缘部厚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由上模、下模和脱料板组成,上模和下模之间夹设有脱料板,上模、下模均为中空的圆角四方体,上模中设有凹槽,下模上设有与上述凹槽匹配的凸起,凸起伸入至上述凹槽后,上模、下模和脱料板之间形成模腔。上述上模中心处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料管,进料管一端设有进料口,进料管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上述模腔连通。上述下模上设有辅助进料通道,辅助进料通道上设有辅助进料口和辅助出料口,辅助进料通道在辅助出料口处为尖刃状结构。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凹槽横截面为梯形,且从上至下凹槽的横截面宽度由小变大。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凸起横截面为梯形,且从上至下凸起的横截面宽度由小变大。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辅助进料通道数量至少为两个。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在下模上开设辅助进料口,一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模仁成型部的内面因压力过大而变形的难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二是对距离进料管较远的产品部位填充时差进行了补偿,使得塑料产品在注塑成型时各个部位之间的填充时差变小,整体上缩短了产品成型时间,提高了产品生产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结构图;图2本技术提供的上模立体图;图3本技术提供的上模剖视图;图4本技术提供的下模剖视图;图5本技术提供的图4中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所示:1-注塑模具;2-上模;3-下模;4-脱料板;5-凹槽;6-凸起;7-模腔;8-进料管;9-进料口;10-出料口;11-辅助进料通道;12-辅助进料口;13-辅助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1,由上模2、下模3和脱料板4组成,上模2和下模3之间夹设有脱料板4,上述上模2、下模3均为中空的圆角四方体,如图2、图3所示,上述上模2中设有凹槽5,该凹槽5设置在上模2四周边缘处,且为近“回”字形结构,如图4所示,上述下模3上设有与上述凹槽5匹配的凸起6,该凸起6设置在下模3四周的边缘处,且也为近“回”字形结构,上述凸起6伸入至上述凹槽5后,上模2、下模3和脱料板4之间形成模腔7。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脱料板4为中空的四方形板,且脱料板4和上模2可拆卸式连接。上述上模2中心处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料管8,进料管8一端设有进料口9,进料管8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和上述模腔7连通。上述下模3上设有辅助进料通道11,辅助进料通道11上设有辅助进料口12和辅助出料口13,辅助进料通道11在辅助出料口13处为尖刃状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凹槽5横截面为梯形,且从上至下凹槽5的横截面宽度由小变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凸起6横截面为梯形,且从上至下凸起6的横截面宽度由小变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辅助进料通道11数量至少为两个。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可拆卸式连接为螺栓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1的工作原理为:将上模2和脱料板4安装连接好后,再讲下模3上的凸起6卡入至上模2中的凹槽5中,此时上模2、下模3和脱料板4之间形成模腔7,外部熔融的塑料从上模2进料管8的进料口9流入,再从进料管8的出料口10流入至模腔7中,进入模腔7中的熔融塑料流一部分进入凸起6内侧与上模2凹槽5内壁之间的模腔7中,另一部分通过下模3上的辅助进料通道11依次经辅助进料、辅助出料口13后进入凸起6外侧与上模2凹槽5外壁之间的模腔7中,两部分熔融塑料流在凸起6顶部与凹槽5顶部内壁之间的模腔7中汇合,快速完成注塑、产品成型过程。当产品成型后,推动脱料板4,由于辅助进料口12在辅助出料口13处为尖刃状结构,所以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由上模、下模和脱料板组成,上模和下模之间夹设有脱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模均为中空的圆角四方体,所述上模中设有凹槽,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伸入至所述凹槽后,使得上模、下模和脱料板之间形成模腔;所述上模中心处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料管,进料管一端设有进料口,进料管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所述模腔连通;所述下模上设有辅助进料通道,辅助进料通道上设有辅助进料口和辅助出料口,辅助进料通道在辅助出料口处为尖刃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由上模、下模和脱料板组成,上模和下模之间夹设有脱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模均为中空的圆角四方体,所述上模中设有凹槽,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伸入至所述凹槽后,使得上模、下模和脱料板之间形成模腔;所述上模中心处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料管,进料管一端设有进料口,进料管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和所述模腔连通;所述下模上设有辅助进料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镜澄
申请(专利权)人:王镜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