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禄财专利>正文

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8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包括伞巢(1)以及与伞巢(1)枢接的伞骨(2);所述伞巢(1)的外周面设有相间分布的凸台(11)和可容置伞骨(2)枢接部(21)的凹槽(12),所述伞巢(1)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11)和凹槽(12)的铁丝捆绑槽(13),所述伞骨(2)的枢接部(21)呈U形叉口形状,构成所述U形叉口的两凸耳(211)对称设有枢接孔(212)并把所述凸台(11)夹在中间,一根铁丝穿过所述伞骨(2)的枢接孔(212)捆绑在所述铁丝捆绑槽(13)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枢接结构在伞巢的直径和所安装的伞骨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大凸台的宽度,明显改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中的伞具的零部件,特别涉及对伞巢与伞骨枢接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伞巢体与伞骨之间的枢接结构如图1所示,伞巢4的外周面设有相间的凸台41和可容置所述伞骨枢接部的凹槽42,伞骨则是由金属薄板冲压成U形槽骨,伞骨的枢接部3是在U形槽骨的两槽壁设置对称的枢接孔,然后用一根铁丝穿过伞骨的枢接孔捆绑在伞巢4的铁丝捆绑槽中,上述伞巢体与伞骨的枢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是所述凹槽42的宽度必须大到能容纳所述U形槽骨,伞巢4的直径一般是有限定的,在凹槽42的宽度较宽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能安装一定数量的伞骨,就必须缩小凸台41的宽度,而凸台41的宽度与枢接结构的牢固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凸台41的宽度较小将导致枢接结构强度的减弱,使伞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同等尺寸的巢体上具有较高强度的伞巢体与伞骨的枢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一种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包括伞巢以及与伞巢枢接的伞骨;所述伞巢的外周面设有相间分布的凸台和可容置伞骨枢接部的凹槽,所述伞巢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和凹槽的铁丝捆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的枢接部呈U形叉口形状,构成所述U形叉口的两凸耳对称设有枢接孔并把所述凸台夹在中间,一根铁丝穿过所述伞骨的枢接孔捆绑在所述铁丝捆绑槽中,此结构使得凹槽的宽度可做得较窄。所述伞巢的凹槽宽度略大于所述伞骨枢接部U形叉口两凸耳的厚度之和。所述伞巢可为上巢、中巢或下巢。所述伞骨枢接部两凸耳的端面呈圆弧形,使伞骨能顺利旋转且不易刮伤伞巢。所述伞骨由金属薄板冲压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伞巢容置伞骨枢接部的凹槽只需容纳两倍伞槽骨薄壁的厚度,因此所述伞巢容置伞骨枢接部的凹槽的宽度很小,使得伞巢凸台的宽度可以做得较宽,在伞巢的直径和所安装的伞骨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明显改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所述伞巢1和伞骨2的分解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包括伞巢1以及与伞巢1枢接的伞骨2。所述伞巢1的外周面设有相间分布的凸台11和可容置伞骨2枢接部21的凹槽12、以及环绕于所述凸台11和凹槽12中部的铁丝捆绑槽13。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伞骨2的枢接部21设有两个竖向的凸耳211围成U形叉口状,该两凸耳211上对称设有枢接孔212,并把所述凸台11夹在中间,一根铁丝穿过所述伞骨2的枢接孔212捆绑在所述铁丝捆绑槽13中,由此即可实现伞巢1和伞骨2的枢接。如图3所示,所述伞骨2由金属薄板冲压成型,其枢接部21两凸耳211呈薄片状且两凸耳211的端面呈圆弧形。如图2所示,所述伞巢1的凹槽12宽度只需略大于两凸耳211的厚度之和,该宽度较普通的伞巢小得多,由此可相应增大伞巢1凸台11的宽度。所述伞巢1可应用于上巢、中巢或下巢。权利要求1.一种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包括伞巢(1)以及与伞巢(1)枢接的伞骨(2);所述伞巢(1)的外周面设有相间分布的凸台(11)和可容置伞骨(2)枢接部(21)的凹槽(12),所述伞巢(1)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11)和凹槽(12)的铁丝捆绑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2)的枢接部(21)呈U形叉口形状,构成所述U形叉口的两凸耳(211)对称设有枢接孔(212)并把所述凸台(11)夹在中间,一根铁丝穿过所述伞骨(2)的枢接孔(212)捆绑在所述铁丝捆绑槽(1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巢(1)的凹槽(12)宽度略大于所述伞骨(2)枢接部(21)U形叉口两凸耳(211)的厚度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巢(1)为上巢、中巢或下巢。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2)枢接部(21)两凸耳(211)的端面呈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2)由金属薄板冲压成型。专利摘要一种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包括伞巢(1)以及与伞巢(1)枢接的伞骨(2);所述伞巢(1)的外周面设有相间分布的凸台(11)和可容置伞骨(2)枢接部(21)的凹槽(12),所述伞巢(1)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11)和凹槽(12)的铁丝捆绑槽(13),所述伞骨(2)的枢接部(21)呈U形叉口形状,构成所述U形叉口的两凸耳(211)对称设有枢接孔(212)并把所述凸台(11)夹在中间,一根铁丝穿过所述伞骨(2)的枢接孔(212)捆绑在所述铁丝捆绑槽(13)中。本技术的枢接结构在伞巢的直径和所安装的伞骨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大凸台的宽度,明显改善伞巢与伞骨的枢接强度。文档编号A45B25/00GK2877395SQ200620013488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黄禄财 申请人:黄禄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巢与伞骨的枢接结构,包括伞巢(1)以及与伞巢(1)枢接的伞骨(2);所述伞巢(1)的外周面设有相间分布的凸台(11)和可容置伞骨(2)枢接部(21)的凹槽(12),所述伞巢(1)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11)和凹槽(12)的铁丝捆绑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2)的枢接部(21)呈U形叉口形状,构成所述U形叉口的两凸耳(211)对称设有枢接孔(212)并把所述凸台(11)夹在中间,一根铁丝穿过所述伞骨(2)的枢接孔(212)捆绑在所述铁丝捆绑槽(13)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禄财
申请(专利权)人:黄禄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