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固定导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3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骨固定导向座,包括有一导向座本体及数个限位块;该导向座本体是一套设于一下巢的环体;该数个限位块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环壁外侧,各限位块之间留有限位槽;下巢上形成有数个固定块,所述导向座本体上限位块的数量是匹配于下巢固定块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伞骨固定导向座不仅遮蔽该下巢组线的线头,且在收伞时供伞骨嵌入限位块之间的限位槽,让伞骨能整齐收合,增加使用上的便利与收伞后外观上的美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组线线头发挥一保护作用,避免该线头刺伤使用者或刮破伞布,并在收伞时有效导向伞骨成一整齐的伞骨固定导向座
技术介绍
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1,为一传统下巢的组线保护套的使用示意图。在一伞体结构中的下巢91是一套设于一中棒92的管体,其外环壁上形成有数个固定块93,该数个固定块93之间形成有固定槽,各固定槽对应一伞骨94,再以一组线95沿径向穿设各伞骨94,将各伞骨94固定于固定槽中。由于该组线95兼有伞骨94展开、收合的枢纽作用,其多以金属等坚硬材料制成,而该组线95的线头96则交扭卷绕收于下巢91处,以致于使用者开收伞时可能无意被该线头96刺到而受伤,抑或是在伞体收起时该线头96与伞布接触而刮破伞布。于是有一组线线头保护套97,其是一套设于该组线线头96上的小型套体,其用意在于遮蔽该线头96。但由于其体积小,不仅易于脱落丢失,且使用日久,其由少量的材料所形成的薄套体亦有可能被磨穿而失去作用。请参阅图11,是一传统伞骨导向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在伞体使用之后,收伞作业常因伞骨94的散乱而变得既麻烦又费事,尤其在使用一折伞伞体时,其折迭的伞骨94混杂而不易对齐,更添纷扰及破坏外观的美观。于是有在该伞骨94上形成导向蝶片98,该等蝶片98在伞骨94上朝向中棒92的侧面形成一导向槽,使伞骨94收合时不易发生侧向偏移。但是该等导向蝶片98的位置距离伞骨94的象头99部分较远,收伞时相对而言侧移范围较大的伞骨94部位较无法有效准确的发挥导向整理的效果,使得其良好的立意无法完全落实,是一有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伞骨固定导向座,其针对组线线头发挥一保护作用,避免该线头刺伤使用者或刮破伞布,并在收伞时有效导向伞骨成一整齐的态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骨固定导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导向座本体及数个限位块;该导向座本体是一套设于一下巢的环体;该数个限位块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环壁外侧,各限位块之间留有限位槽。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下巢上形成有数个固定块,所述导向座本体上限位块的数量是匹配于下巢固定块的数量。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导向座本体是一套设于下巢的环体;各限位块具有一侧面及一顶面,其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且限位块之间形成有匹配所述下巢固定槽的限位槽;其中该侧面具有一上端、一下端及一中段,该上端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的外环壁,该下端则以平行该导向座本体轴向的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一活动端并套合于下巢的固定块外侧,该中段是形成适当的形状以令所述下端匹配于所述下巢固定块;该顶面是自该导向座本体的外环壁与该导向座本体的轴向成一角度向外延伸;自所述侧面活动端到该顶面向外延伸的末端之间形成限位块本体。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顶面是形成扇形。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侧面的中段是形成一斜面。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限位块本体是形成实心。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限位块本体是形成空心。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导向座本体是以其内环壁紧贴方式结合于下巢。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导向座本体形成有固结于下巢的结构。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导向座本体的环壁延伸出至少一固合片,各固合片上形成有至少一固合凸块,该固合凸块是结合于一下巢,该下巢形成有至少一组匹配于该固合凸块的固合孔。前述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其中固合凸块有一上端及一下端,该上端形成一抵掣固合孔的沟槽,另端形成一圆弧形状。使用本技术的伞骨固定导向座时,是将之穿合于中棒并使导向座的限位块套合于前述下巢的固定块顶端,且令其限位槽对应于下巢的固定槽;此时该导向座同时盖住该组线的线头,不但避免使用者手指可能被该组线线头刺伤,又可一举两得的避免张于前述伞骨之间的伞布可能遭该组线线头刮破。另由于其位于下巢上,在一折伞伞体之中与伞骨的象头位置相近,在收伞的时候,可更为有效的将伞骨导引于前述限位槽之中,使该等伞骨整齐不散乱,有利于收伞作业。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构造与使用方法。本技术确可提供一有效防护组线头并导引伞骨整齐收合的伞骨固定导向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针对组线线头发挥一保护作用,避免该线头刺伤使用者或刮破伞布,并在收伞时有效导向伞骨成一整齐的态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为求明确,图中省略部分伞骨。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为求明确,图中省略部分伞骨。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剖面图。为求明确,图中省略部分伞骨。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开伞时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收伞时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组骨时的使用示意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组骨后的使用示意剖面图。图10是传统下巢的组线保护套的使用示意图。为求明确,图中省略部分伞骨。图11是传统伞骨导向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为求明确,图中省略部分伞骨。图中标号说明10下巢11固定块20中棒30伞骨40导向座本体 42限位块421侧面 422顶面50象头61组线62线头71固合片711固合凸块 80下巢81固合孔 91下巢92中棒93固定块94伞骨95组线96线头97保护套98导向蝶片99象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使用示意图及使用剖面图。本实施例的伞骨固定导向座是配合一下巢10使用。前述下巢10是一套设于一中棒20的管体,其外环壁上形成有数个固定块11,该数个固定块11之间形成有固定槽,各固定槽对应一伞骨30,再以一组线沿径向穿设各伞骨30,将各伞骨30固定于固定槽中。本实施例的伞骨固定导向座,包括有一导向座本体40及数个限位块42,该限位块42的数量是匹配于前述下巢10固定块11的数量;该导向座本体40是一用以套设于前述下巢10的环体,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其内环壁紧贴于该下巢10;各限位块42具有一侧面421及一顶面422,其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40,且各限位块42之间形成有匹配前述下巢10固定槽的限位槽;其中该侧面421具有一上端、一下端及一中段,该上端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40的外环壁,该下端则以平行该导向座本体40轴向的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一活动端,并套合于前述下巢10的固定块11外侧,该中段是形成一向下向外延伸的斜面以使前述下端匹配于前述下巢10固定块11;该顶面422是自该导向座本体40的外环壁与该导向座本体40的轴向成一垂直并向外延伸;自前述侧面421活动端到该顶面422向外延伸的末端之间,形成为一实心的限位块42本体。请参阅图4及图5,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在开伞时及收伞时的使用示意图。使用本技术的伞骨固定导向座时,是将之穿合于中棒20并使导向座本体40的限位块42套合于前述下巢10的固定块11顶端,且令其限位槽对应于下巢10的固定槽。由于本实施例的伞骨固定导向座位于下巢10上,在一折伞伞体之中与伞骨的象头50位置相近,在收伞的时候,可更为有效的将伞骨30导引于前述限位槽之中,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骨固定导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导向座本体及数个限位块;该导向座本体是一套设于一下巢的环体;该数个限位块是结合于该导向座本体环壁外侧,各限位块之间留有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久雄
申请(专利权)人:政泰洋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