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74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包含有一伞中棒,其包含依序套接的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一上塞及一下塞分别设置于该外管的顶端及内管的底端,一第一连接座及一第二连接座分别上下间隔地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上塞及该第一连接座之间,一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连接座及第二连接座之间,一第三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连接座及下塞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成三段的该三个弹性元件在伸展时,彼此的弹力会互相略为抵消,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开伞时缓冲弹性元件所造成的弹力的目的。

Elastic cushioning structure of automatic folding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is an elastic buffer structure on an automatic folding umbrella, comprising an umbrella rod, which comprises sequentially set an external tube and an inner tube of a tube, a plug and a plug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outer pipe and the inner pipe at the bottom of a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a connecting seat second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umbrella rod, a first elas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plug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seat, a second elas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between two and a third elas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and plug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three elastic elements into three segments in the stretch, stretch each other each other slightly offset, so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caused by elastic buffer element when the umbrella is opened to stre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展开的自动折叠伞。
技术介绍
自动折叠伞是一种在可收折的中央伞骨内,装设有弹性元件的折叠伞结构,其与一般手动折叠伞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手动折叠伞在开伞时,使用者需手动展开收折的伞中棒,将原本收缩的伞巢向上推动,达到开伞的目的;相反地,当使用者欲收合该伞时,使用者便手动将伞中棒收回,便能带动伞巢收缩,完成收伞的目的;但此一完全手动的操作方式,在使用上有许多不便,例如当使用者仅有单手能操作而又欲开伞时,便不容易将该伞中棒向上推动而开伞。相对地,此种具有弹性元件的自动折叠伞,当用户欲开伞时,仅要按下位于手把上的一开启钮,便能触发开启伞中棒及伞巢的功用,因为其内部设有一弹性元件,在收伞的情况下,该一弹性元件是会被挤压固定成一压缩的状态,因此当按下开启钮,其便会触发该弹性元件使其伸展,进而带动折叠伞的伞骨展开,形成开伞状态,因此,使用者便不必通过用手推的方式开启折叠伞。但此一自动折叠伞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仅使用单一弹性元件,因此为了配合伞骨伸展的长度,该弹性元件通常其长度都较长,此一情况下,当该弹性元件被释放时,其弹力会因为压缩长度过长而十分庞大,如果使用者不慎对着他人或自己的方向开启伞面,该冲击力道很有可能会因此使人员受伤。因此,现有技术的自动折叠伞实有缺点尚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通过将原本设置于伞中棒内的弹性元件拆成三个较短的单元,以降低弹性元件伸展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道。为达到上述的目地,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包含有:一伞中棒,其包含有依序套接而成的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且该外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中管外,该中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内管外;一上塞,其固设于该外管的顶端;一下塞,其固设于该内管的底端;一第一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二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该第一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上塞;一第二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一第三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三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下塞,该第三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的底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该三个弹性元件彼此头尾相接地接合,其长度可达现有技术的单一弹性元件的长度,同时,由于该三个弹性元件在伸展时会因为该头尾相接的排列,在每一弹性元件各自伸展的情况下使彼此的弹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抵销,因此综合后的总伸展力道会略小于单一弹性元件的伸展力道,但却又能保持一定的伸展能量以达到自动伸展的目的,因此本技术通过将单一弹性元件改良为三弹性元件的方式,达到缓冲折叠伞弹力的目的。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进一步包含有一上柱及一下柱,该上柱向上突伸于该第一连接座的顶面,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套设于该上柱外,该下柱向下突伸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套设于该下柱外。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进一步包含有一环凸缘,其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外壁面上并水平地向外突伸,该环凸缘的周缘贴合于该伞中棒的内壁面;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面抵靠于该环凸缘的顶面,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面抵靠于该环凸缘的底面。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二连接座为一顶端设有一上方开口的套筒,并该第二连接座的外壁面与该伞中棒的内壁面相贴合,该第二弹性元件通过该上方开口设置于该第二连接座内,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外侧与该第二连接座的内壁面相贴合。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伞中棒内;该第二连接座是固设于该伞中棒内。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是设置于该外管内;该第二连接座是设置于该中管内。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及该第三弹性元件皆为压缩弹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开伞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伞面收回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的部分元件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包含有一伞中棒10、一第一连接座20、一第二连接座30、一第一弹性元件41、一第二弹性元件42及一第三弹性元件43。伞中棒10包含有依序套接而成的一外管11、一中管12及一内管13,外管11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中管12外侧,而中管12也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内管13外侧。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外管11进一步包含有一上塞111及一第一卡合部112,该上塞111固设于外管11的顶端并且其中央设有一孔洞,该第一卡合部112成形于外管11的底端;中管12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卡合部121及一第三卡合部122,该第二卡合部121设置于中管12的顶端,该第三卡合部122设置于中管12的底端,该第二卡合部121的形状与该第一卡合部112的形状相对应,换言之,当外管11由中管12的底端向上套设并向上滑动时,外管11底端的第一卡合部112会与中管12顶端的第二卡合部121相接触,持续将外管11向上推动时,第一卡合部112会向上抵靠第二卡合部121并固定于该处,使外管11不可分离地与中管12相结合,并且该第一卡合部112该处的管径小于第二卡合部121该处的管径,使外管11无法由上端向下套设于中管12外侧,而是必须由中管12的底端向上套设;内管13进一步包含有一第四卡合部131,该第四卡合部131设置于该内管13的顶端,并且该第四卡合部131的形状与该第三卡合部122的形状相对应,换言之,当中管12由内管13的底端向上套设并向上滑动时,中管12底端的第三卡合部122会与内管13顶端的第四卡合部131相接触,持续将中管12向上推动时,第三卡合部122会向上抵靠第四卡合部131并固定于该处,使中管12不可分离地与内管13相结合,并且该第三卡合部122该处的管径小于第四卡合部131该处的管径,使中管12无法由上端向下套设于内管13外侧,而是必须由内管13的底端向上套设;内管13进一步包含有一下塞132,其固设于内管13的底端。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第一连接座20设置于伞中棒10内,并可滑动地设置于伞中棒10的外管11内,且第一连接座20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座本体21、一上柱22、一下柱23及一环凸缘24,上柱22向上突伸于第一连接座本体21的顶面,下柱23向下突伸于第一连接座本体21的底面,环凸缘24设置于第一连接座本体21的外壁面并水平地向外突伸,环凸缘24的周缘贴合于外管11的内壁面上。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0为一上下贯通的结构,更精确地说,第一连接座20由顶端的中心向下贯通,使外管11与中管12之间相互连通。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第二连接座30为一顶端有一上方开口31、底端有一下方开口32,并且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伞中棒,其包含有依序套接而成的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且该外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中管外,该中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内管外;一上塞,其固设于该外管的顶端;一下塞,其固设于该内管的底端;一第一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二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该第一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上塞;一第二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一第三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三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下塞,该第三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伞中棒,其包含有依序套接而成的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且该外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中管外,该中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内管外;一上塞,其固设于该外管的顶端;一下塞,其固设于该内管的底端;一第一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二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一第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该第一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上塞;一第二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一第三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三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下塞,该第三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座进一步包含有一上柱及一下柱,该上柱向上突伸于该第一连接座的顶面,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套设于该上柱外,该下柱向下突伸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套设于该下柱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政泰洋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