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ke and a vehicle. The brake includes: the brake drum, the outer ring of the brake drum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the first brake shoe; the second brake shoe, the first brake shoe and the second brake shoe are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brake drum; the arm, one end of the brake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 brake cable; the other end is pivot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ke shoe and has the first pivotal shaft; The rocker arm pivotally connects with the second brake shoe and has a second pivotal shaft; multiple supports, between the puller arm and the rocker arm, and between the rocker arm and the first brake shoe are connected by supporting parts. When the puller arm rotates, the puller arm drives the rocker arm and the second brake shoe through one supporting member, and the rocker arm moves through another supporting part belt. The first brake shoe is moved so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brake shoe relative to the first pivot shaf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riction force on the first brake sho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brake shoe relative to the second pivot shaf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riction force on the second brake sh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器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中的制动器在行车和驻车时均为领从蹄结构,驻车效能因数仅为2,驻车效能低。试验测试满载驻20%坡度(单轮制动力矩1100N·m)需要1147N的拉索力,使得需要提供的拉索力较大。同时拉臂的输入点处拉索行程大,拉臂旋转通过调整套作用在领蹄的一端(通常为上端),在进行自动找正时,由于找正的自由度少,使得找正用时长,制动力矩上升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器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器在刹车制动时需要的拉索力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制动鼓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第二制动蹄,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活动设置在制动鼓内,且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均能够与制动鼓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拉臂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第一制动蹄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摇臂可枢转地与第二制动蹄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拉臂与摇臂之间以及摇臂与第一制动蹄之间均通过支撑件连接,当拉臂转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10),所述制动鼓(10)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20);第二制动蹄(30),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活动设置在所述制动鼓(10)内,且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均能够与所述制动鼓(10)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40),所述拉臂(40)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50),所述摇臂(50)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所述拉臂(40)与所述摇臂(50)之间以及所述摇臂(50)与所述第一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10),所述制动鼓(10)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20);第二制动蹄(30),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活动设置在所述制动鼓(10)内,且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均能够与所述制动鼓(10)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40),所述拉臂(40)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50),所述摇臂(50)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所述拉臂(40)与所述摇臂(50)之间以及所述摇臂(50)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当所述拉臂(40)转动时,所述拉臂(40)通过一个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摇臂(5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运动,所述摇臂(50)通过另一个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制动蹄(20)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制动蹄(30)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制动蹄(2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制动蹄(20)的第二端与一个所述支撑件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摇臂(50)的两端,且所述第二枢转轴位于所述摇臂(50)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61),所述第一支撑件(61)设置在所述拉臂(40)与所述摇臂(50)之间,沿所述第一支撑件(61)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61)与所述摇臂(50)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