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33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芯体和框架,芯体包括交叉设置的芯板,芯板包括回风芯板和新风芯板,回风芯板包括上方的W形铝箔板和下方的纳米纤维平板,新风芯板包括上方的W形纳米纤维板和下方的铝箔平板,芯体棱边固定有限位框,限位框上固定有卡板,卡板之间铰接有插接杆;芯体还包括加强框,加强框包括封闭的底面和四个支撑杆,支撑杆顶部配合设有盖板,盖板和加强框四角开设有螺孔,螺孔内配合固定有螺栓,加强框内壁固定有U形凸起,U形凸起上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可以实现较好的湿度交换;同时便于更换芯体,更换成本低且芯体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
本技术涉及全热交换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
技术介绍
全热交换器通常是指一种含有全热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在小型家用空调或VRV空调系统中,因不带新风,室内空气品质较差.需要在系统中采用热回收装置。全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在新风进入室内或空调机组的表冷器进行热湿处理之前,降低(增加)新风焓值。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节省空调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与空调节能之问的矛盾,在空调系统节能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热交换器的核心器件是交换器的芯体,工作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现有的交换器芯体多为铝箔材质,铝箔材质热交换效率高,但铝箔不具有湿度交换的性能,导致进入室内的新风无法被加湿,损失了室内回风中的部分水分;也有的芯体采用纤维纸支撑,纤维纸上的微孔可以允许直径较小的水分子透过,实现湿度交换,但纤维纸的热交换效率不高,导致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不够高。由于室内回风或室外新风进入热交换器时内部都含有较多的污染物,使用一段时间后芯体内往往会沉积大量的杂物颗粒,影响工作性能,需要进行更换。现有的全热交换器芯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固定内部芯板,但更换成本高,不环保;也有的芯体采用塑料框架固定芯板,但塑料的各项耐热、耐腐蚀等性能差,需要一种环保且耐用的结构来固定芯体。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全热交换器芯体采用单一材质的结构无法同时达到高热交换效率和湿度交换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芯体固定结构更换成本高、耐热性差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芯体和框架,所述芯体包括交叉设置的芯板,所述芯板包括回风芯板和新风芯板,所述回风芯板包括上方的W形铝箔板和下方的纳米纤维平板,所述新风芯板包括上方的W形纳米纤维板和下方的铝箔平板,所述芯体棱边固定有限位框,所述芯体四角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圆柱型凹槽,所述固定块侧壁上固定有卡板,所述卡板之间铰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配合卡接在所述圆柱型凹槽内;所述芯体还包括加强框,所述加强框包括封闭的底面和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有矩形开口框,所述开口框配合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和加强框四角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配合固定有螺栓,所述加强框内壁固定有U形凸起,所述U形凸起上开设有圆孔。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框材质为塑料。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框材质为不锈钢。更进一步地,所述芯体固定在所述加强框内时,所述插接杆配合插接在所述圆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回风芯板和新风芯板相互间隔设置。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纳米纤维材料和铝箔材料相结合用于全热交换器的回风芯体和新风芯体,由于纳米纤维材料具有良好湿度交换性能,而铝箔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芯体的每相邻两侧之间分别为铝箔芯板相接触和纳米纤维板相接触,达到提高芯体的热交换效率的同时能实现较好的湿度交换的效果。2、本技术在芯板边缘使用塑料纤限位框,在限位框外侧通过卡块铰接插接杆,使用时将由限位框固定的芯体通过插接杆插接到不锈钢的加强框内,从而将芯体固定在加强框内,需要更换芯体时可直接拿出芯体进行更换,而不锈钢加强框可以反复使用,达到节省成本且很好地保护芯体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芯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回风芯板和新风芯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强框剖面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回风芯板;101-W形铝箔板;102-纳米纤维平板;2-新风芯板;201-W形纳米纤维板;202-铝箔平板;3-限位框;4-固定板;5-卡板;6-插接杆;7-加强框;8-封闭底面;9-支撑杆;10-矩形开口框;11-盖板;12-螺栓;13-U形凸起;14-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参照图1-5:包括芯体和框架,芯体包括交叉设置的芯板,芯板包括回风芯板1和新风芯板2,回风芯板1和新风芯板2之间呈交叉方向设置。回风芯板1包括上方的W形铝箔板101和下方的纳米纤维平板102。新风芯板2包括上方的W形纳米纤维板201和下方的铝箔平板202。冬天时,室内的污浊回风经W形铝箔板101之间的缝隙经过芯体,其热量被W形铝箔板101及纳米纤维板102吸收,且热量传递到新风芯板2上,直径较小的水分子可经新风芯板2的W形纳米纤维板201透过,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进入新风,实现湿度交换,而铝箔板之间可实现高效率的热量交换。夏天时实现相反的热交换。芯体棱边固定有限位框3,芯体四角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表面开设有圆柱型凹槽,固定块4侧壁上固定有卡板5,卡板5之间铰接有插接杆6,插接杆6配合卡接在圆柱型凹槽内;芯体还包括加强框7,加强框7包括封闭的底面8和四个支撑杆9,支撑杆9顶部固定有矩形开口框10,开口框10配合设有盖板11,盖板11和加强框7四角开设有螺孔,螺孔内配合固定有螺栓12,加强框7内壁固定有U形凸起13,U形凸起13上开设有圆孔14。使用时将由限位框3固定的芯体通过插接杆6插入到加强框7的圆孔14内,盖盒盖板11,即可将芯体固定在加强框7中,达到更好地保护芯体的作用,延长芯体的使用寿命。需要更换芯体时可直接取出芯体更换,而加强框7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更加环保。限位框3材质为塑料,运输轻便且更换成本低。加强框7材质为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性能,能更好地保护芯体,延长芯体的使用寿命。回风芯板1和新风芯板2相互间隔设置,保证回风和新风能更好地进行热交换和湿度交换。使用时,将插接杆6从固定板4的圆柱型凹槽内转出至竖直状态,将芯体放入加强框7内,使插接杆6插入到U形凸起13上圆孔14内,最后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芯体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交叉设置的芯板,所述芯板包括回风芯板(1)和新风芯板(2),所述回风芯板(1)包括上方的W形铝箔板(101)和下方的纳米纤维平板(102),所述新风芯板(2)包括上方的W形纳米纤维板(201)和下方的铝箔平板(202),所述芯体棱边固定有限位框(3),所述芯体四角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表面开设有圆柱型凹槽,所述固定板(4)侧壁上固定有卡板(5),所述卡板(5)之间铰接有插接杆(6),所述插接杆(6)配合卡接在所述圆柱型凹槽内;所述芯体还包括加强框(7),所述加强框(7)包括封闭底面(8)和四个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顶部固定有矩形开口框(10),所述开口框(10)配合设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和加强框(7)四角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配合固定有螺栓(12),所述加强框(7)内壁固定有U形凸起(13),所述U形凸起(13)上开设有圆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芯体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交叉设置的芯板,所述芯板包括回风芯板(1)和新风芯板(2),所述回风芯板(1)包括上方的W形铝箔板(101)和下方的纳米纤维平板(102),所述新风芯板(2)包括上方的W形纳米纤维板(201)和下方的铝箔平板(202),所述芯体棱边固定有限位框(3),所述芯体四角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表面开设有圆柱型凹槽,所述固定板(4)侧壁上固定有卡板(5),所述卡板(5)之间铰接有插接杆(6),所述插接杆(6)配合卡接在所述圆柱型凹槽内;所述芯体还包括加强框(7),所述加强框(7)包括封闭底面(8)和四个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顶部固定有矩形开口框(10),所述开口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敦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瑞博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