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及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7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包括栏杆和底座,栏杆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连接杆及固定销。竖杆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杆铰接。连接杆设有活动端及固定端,固定端活动连接在第一横杆上,活动端可绕固定端转动。第一竖杆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连接件,两者活动配合连接。还公布了一种由上述防护栏单元连接而成的防护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护栏组装拆卸方便,便于移动,可根据需要随意减少或增加护栏的长度,减少行人因随意翻越护栏造成的危险。

A road fence unit and protective fe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ad protection rail unit, which comprises a railing and a base. The railing comprises a first vertical bar, a second vertical bar, a first horizontal bar, a second horizontal bar, a connecting bar and a fixed pin. The vertical bar is fixed on the base, one end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ba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vertical bar,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horizontal ba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horizontal ba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econd vertical bar.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end and a fixed end. The fixed end is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ross bar, and the movable end can rotate around the fixed end. The first vertical p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member, and the second vertical pol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member, which is movably and cooperatively connected. A protective fence connected by the guard fence unit is also disclosed. The guardrail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and is easy to move. The length of the guardrail can be reduced or increased at will according to the need, and the danger caused by the pedestrian's random overturning of the guardrail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及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及防护栏。
技术介绍
道路中央的防护栏常用于分离对向行驶的机动车,现有的道路防护栏为整体式结构,体积固定,不方便进行移动和运输,且行人有时远离斑马线,为了节省时间,部分行人会推动单元防护栏,从防护栏的间隙穿过或直接翻越防护栏到达道路的另一边,若正在行驶的机动车车主反应不及时容易导致险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缩的道路防护栏,便于移动,易于安装固定,可防止行人跨越。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包括栏杆和底座,底座用于固定支撑栏杆,所述栏杆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连接杆及固定销;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杆铰接;连接杆设有活动端及固定端,固定端活动连接在第一横杆上,活动端可绕固定端转动,当活动端转到第二横杆时,通过固定销将活动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当活动端转到第一横杆时,通过固定销将活动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第一竖杆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可与第二连接件活动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向两侧拉动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处于水平状态,转动连接杆使其活动端靠近第二横杆,通过固定销将其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此时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连接杆保持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稳定。移动时,转动连接杆使其活动端靠近第一横杆,通过固定销将其固定在第一横杆上。向中间拉动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向内收缩,护栏尺寸变小,易于搬动。进一步地,所述栏杆还包括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上均设有尖端,第三横杆活动设于第一横杆内,第四横杆活动设于第二横杆内,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的尖端均朝上。使用时,将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拉伸出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内,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上的尖端露出,增加行人翻越防护栏的难度,减少行人随意翻越护栏的危险。需要移动护栏时,使三横杆及第四横杆拉回缩至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内,不影响市政工作人员移动防护栏。为了提高护栏移动时的安全性,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第二横杆内均设有沿横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第二凹槽,凹槽开口朝上;第三、第四横杆分别滑动设于第一、第二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凹槽的底部均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旋进旋出带动第三、第四横杆在第一、第二凹槽中升降。采用调节螺钉调节横杆的升降,操作简单方便,且在调节到位时通过螺钉可固定横杆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朝下,凹槽内设有第一滚轮轴、第二滚轮轴及滚轮,第一滚轮轴固定在凹槽上,其下端与第二滚轮轴铰接,第二滚轮轴的不与第一滚轮轴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滚轮;第二滚轮轴向下转动带动滚轮伸出凹槽,第二滚轮轴向上转动带动滚轮回缩至凹槽内。滚轮的设计便于护栏的移动。护栏需要固定时,滚轮回缩进凹槽,底座稳固;护栏需要移动时,滚轮伸出凹槽,推动护栏滚轮在底面滚动,方便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设于第一滚轮轴的左侧下方,第二限位块可上下滑动地设于第一滚轮轴的右侧,第二滚轮轴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其左侧面抵靠第一限位块,右侧面抵靠第二限位块。限位块的设计可使滚轮伸出凹槽时,限制第一滚轮轴的转动,防止滚轮在滚动过程中向凹槽内回缩,使用效果变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第一螺纹通孔及连接槽,第一螺纹通孔穿过连接槽;第二连接件设有与连接槽相匹配的连接座,连接座中设有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同,所述连接座插入连接槽中时第二螺纹通孔与第一螺纹通孔对应。两个以上护栏单元连接时,将第一个护栏单元的连接座插入到第二个护栏单元的连接槽中,在第二螺纹通孔及第一螺纹通孔中传设螺杆。通过螺杆固定相邻两个防护栏的相对位置,既方便快速安装和分离相邻的防护栏单元,又能够阻止行人从两个防护栏单元之间的空隙穿过。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固定端设有连接部,第一横杆上设有与连接部相适配的通孔,连接部设于通孔内且可在通孔内滑动;连接杆的活动端设有定位部,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均开设有与定位部相适配的定位通孔,定位部的末端设有限位孔。连接杆连接时,将连接杆向远离第一横杆的方向拉伸,转动连接杆使其活动端的定位部正对第二横杆的定位通孔,推动连接杆使其活动端的定位部穿过第二横杆的定位通孔,在限位孔中插入固定销,将连接杆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护栏需要移动时,将连接杆向远离第一横杆的方向拉伸,转动连接杆使其活动端的定位部正对第一横杆的定位通孔,推动连接杆使其活动端的定位部穿过第一横杆的定位通孔,在连接杆的限位孔内插入固定销,将连接杆固定在第一横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栏杆设有两层横杆。对于较高的护栏设置两层横杆减小护栏间歇,以防止行人从护栏底下通过。一种防护栏,由上述任意一项防护栏单元连接而成。将第一个护栏单元的连接座插入到第二个护栏单元的连接槽中,使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对正,在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中拧入连接螺钉,通过螺纹连接将两个护栏单元固定连接在一起,依次连接第三、第四护栏单元,直到达到需要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护栏组装拆卸方便,便于移动,可根据需要随意减少或增加护栏的长度,减少行人因随意翻越护栏造成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由实施方式1的护栏单元连接而成的道路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道路防护栏单元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护栏处于回缩状态)。图3是图2的道路防护栏单元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道路防护栏单元的实施方式1的底座结构示意图(滚轮回缩至底座凹槽内)。图5是图2的道路防护栏单元的实施方式1的底座结构示意图(滚轮伸出底座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图2所示道路防护栏单元的方位为基准,图中所示道路防护栏单元的上方即为“上”,反之为“下”;图中所示道路防护栏单元的左侧为“左侧”,反之为“右侧”。实施方式1参阅图1~图5,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100,包括栏杆1和底座2,底座2用于固定支撑栏杆1。栏杆1包括第一竖杆11、第二竖杆11a、第一横杆12、第二横杆13、第三横杆17、第四横杆18、连接杆14及固定销15。栏杆1设有上下两层横杆。第一竖杆11及第二竖杆11a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2上,在本实施中,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第一竖杆11的左侧设有连接件3,连接件3横向开设有凹槽,竖向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自上而下贯穿凹槽。第一竖杆11的右侧设有上下两个半圆形横杆连接部,横杆连接部中开设有第一横杆连接孔。第二竖杆11a的右侧设有连接座4,连接座4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起,凸起中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与第一螺纹通孔的螺纹相同。第二竖杆11a的左侧设有上下两个半圆形横杆连接部,横杆连接部中开设有第二横杆连接孔。第一横杆12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横杆连接孔对应,通过在两孔中传设销轴将第一横杆12与第一竖杆11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包括栏杆和底座,底座用于固定支撑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连接杆及固定销;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杆铰接;连接杆设有活动端及固定端,固定端活动连接在第一横杆上,活动端可绕固定端转动,当活动端转到第二横杆时,通过固定销将活动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当活动端转到第一横杆时,通过固定销将活动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第一竖杆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可与第二连接件活动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防护栏单元,包括栏杆和底座,底座用于固定支撑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连接杆及固定销;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的底端均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横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杆铰接;连接杆设有活动端及固定端,固定端活动连接在第一横杆上,活动端可绕固定端转动,当活动端转到第二横杆时,通过固定销将活动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当活动端转到第一横杆时,通过固定销将活动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第一竖杆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可与第二连接件活动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护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还包括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上均设有尖端,第三横杆活动设于第一横杆内,第四横杆活动设于第二横杆内,第三横杆及第四横杆的尖端均朝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防护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横杆内均设有沿横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第二凹槽,凹槽开口朝上;第三、第四横杆分别滑动设于第一、第二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防护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的底部均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旋进旋出带动第三、第四横杆在第一、第二凹槽中升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防护栏单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良王毛高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