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97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连通于底座上的筒体,筒体底端设有进风口,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上螺旋和下螺旋,筒体侧壁上贯通连接有排油口,筒体中拆卸连接有隔板,隔板外延的第二支耳与筒体内侧壁的第一支耳第二螺栓连接,隔板上端设有电机,隔板中穿设有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轴,转轴的底端同心连接有叶轮,筒体的上端通过紧固件拆卸连接有滤芯;这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通过上下螺旋对油雾进行导引和限位,使油雾液化更快速的从排油口中排出,空气中的含油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过滤筒和滤芯的耗材,具有快速排油减少耗材的优点。

An oil mist treatment equipment with double helix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ltering equipment and aims to provide an oil mist treatment equipment with double helix.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ly includes a base and a cylinder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an upper helix and a lower helix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an oil outle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and an oil outlet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The second ear of the diaphragm exten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ar and the second bolt of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The upper end of the diaphragm is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e diaphragm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fix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cen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impell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filter core through a fastener. The double helix oil mist treatment equipment guides and limits the oil mist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helix, so that the oil mist liquefaction can be discharged from the outlet more quickly, and the oil content in the air is greatly reduced, thus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the filter cartridge and the filter element.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apid oil discharge and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油雾处理设备是一种安装在机床、清洗机等易产生油雾、水雾、粉尘颗粒的机加工设备上,用于收集净化油雾、水雾、粉尘颗粒的工业环保设备。目前,公告号为CN203291647U的技术专利,它公开了一种油雾处理设备,具体包括了机体、机架板、电机、电磁开关、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油槽、高效过滤器和含油空气入口,开启电机,含油油雾的空气从含油空气入口进入机体中,依次通过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油槽和高效过滤器,油雾与过滤器撞击凝结,过滤器中的油液滴落通过油槽底部的漏油口排出。虽然上述专利能达到过滤排出油雾的效果,但是油雾通过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时会残留大量油雾,机体内的油液会累积增多,影响油雾分离过滤的效果,同时油液经过一定的累积才会滴落下去,排油速度较慢,并且三个过滤器直接接触油雾,过滤器内会残留大量油液,需要经常更换才能保证过滤排油的效率,增加了维护和更换材料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其通过上下螺旋对油雾进行导引和限位,使油雾更快速的从排油口中排出,空气中的含油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过滤筒和滤芯的耗材,具有快速排油减少耗材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底端的进风口、设置在筒体内的过滤筒和吸取装置,所述进风口中设有滤网,所述筒体内拆卸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中开设有轴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叶轮,所述转轴贯穿插接于轴孔中,所述叶轮设置在隔板的下方,所述隔板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中开设有滑槽,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耳螺栓连接的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中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预先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螺旋和下螺旋,所述第二支耳位于上螺旋和下螺旋的中间部分,所述筒体外壁位于上螺旋与下螺旋的中间部分连通有排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将带有油雾的空气从底端的进风口进入,筒体内壁上的下螺旋对气体具有导向作用,气体进入筒体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内壁和下螺旋进行撞击形成油液,通过下螺旋的导引从从排油口中快速排出,油雾与叶轮接触,撞击形成油液,叶轮转动的同时会将油液甩开到内壁上,再通过导引将油液排出,空气中的大部分油雾会被拦截排出,大大减少了气体中的油雾含量,气体螺旋上升,上螺旋会对气体进行导引使气体均匀的进入过滤筒中,气体过滤的更均匀,防止过滤筒局部污染较重的情况,从而影响过滤效果,减少过滤筒的耗材,为后期维护和更换节约成本。进一步设置:所述下螺旋的趋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相同,所述上螺旋与下螺旋的趋向为相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轮旋转,气流上升,带有油雾的空气沿着下螺旋的方向向上运动,气体中的油雾变成油液从排油口中排出,螺旋向上的气体经过上螺旋,与气流方向相反的上螺旋可以减缓气流的上升速度,使气流沿着上螺旋的走向均匀地通过过滤筒,同时上螺旋会拦截气体中的部分油液,过滤的效果更好,同时过滤筒上过滤残留的油污会均匀地分布在过滤筒上,减少耗材的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过滤筒的作用。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油口的趋向与下螺旋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上螺旋靠近底座的一端与下螺旋远离底座的一端均与出油口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油口倾斜的角度与下螺旋的螺旋方向相互配合,使油液顺着下螺旋直接进入排油口,排油顺畅,速度和效率均大大提高,上螺旋在气体上升的同时拦截的部分油液会顺着螺旋方向流进排油口中,进一步排油,从而减轻过滤筒的过滤量,减少耗材。进一步设置:所述下螺旋设置为水平方向向下3º以内的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螺旋与筒体形成的夹角相对较小,可以对液化的油污粉尘起到一定的限位拦截作用,油液上升的速度也会增快,排油速度提升,筒体和叶片上残留的油液较少,从而油雾液化的效果会更好,过滤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进一步设置:所述叶轮包括与转轴同心连接的转盘、环装均匀分布在转盘底端的叶片,每个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均经过所述转盘的直径且大于直径,所述叶片远离转盘圆心的底部设为曲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可以与转轴保持同步高效运转,叶片的长度大于转盘的半径可以使上升的油雾与叶片直接接触,防止转盘上粘连较多的油液,残留在叶片上的油液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叶片的曲面状甩到筒体上,再沿着下螺旋上升排出,叶片上残留的油液也较少,提高了排油的效率。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上端同圆心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隔板的外沿且第二轴套的直径小于第一轴套的直径,所述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之间形成过滤腔室,所述过滤筒拆卸连接在过滤腔室中,所述过滤筒包括与第二轴套外壁抵触的过滤网罩、与过滤网罩的上端垂直固定连接的挡片以及与过滤网罩外壁固定连接的过滤片,所述过滤片的厚度与过滤腔室的厚度相匹配,所述过滤筒与电机之间形成送风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上升的气流从筒体与过滤筒之间的缝隙上升,由于气压的原因,气流朝向并经过过滤片与过滤网罩,过滤片和过滤网会过滤拦截气体中残留的油雾,进一步进行过滤,再从送风通道中排出。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筒的上方通过压环拆卸连接有滤芯,所述压环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向远离筒体圆心方向延伸的第三支耳,所述第三支耳上设有与第二螺纹孔匹配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中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位于压环的上方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帽与第二螺栓的配合,可以快速的将滤芯安装在筒体上,拆装便利,同时对筒体内部的检修更换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进一步设置:所述滤芯与过滤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可以防止气体从滤芯与筒体中流走,保证对含有油雾的气体进行高效过滤。进一步设置:所述滤芯包括过滤层、设置在过滤层外壁上的过滤网片、固定连接在过滤层和过滤网片上端的挡板,所述过滤层为中空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从滤芯的中空处上升再从滤芯的内侧进入过滤层,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气体从滤芯的外侧进入大气。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层为玻璃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呈递增结构,捕捉率高、油雾隔离效果好,有利于对油液的储存,可以延长使用时间,减少滤芯的更换,节约成本和资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含油雾气体进入筒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撞击筒体侧壁,油雾液化,上螺旋和下螺旋的配合拦截作用下,油液快速从排油口排出,排油效率高;2、叶轮与转轴同步高速转动,含油雾气体从进气口进入与叶片撞击液化,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液会沿着叶片甩到筒体内壁上,减少叶片上粘连的油液,从而油雾液化以及排油的效果都会提高;3、上螺旋使气流均匀的进入过滤筒,过滤筒对含油雾气体进一步过滤,过滤筒过滤时更均匀,过滤更充分,过滤效果好;4、玻璃纤维的滤芯能带来更好的过滤效果,对油雾过滤的更充分,使排入大气的气体更加洁净,从而起到保护加工环境和工人工作环境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包括筒体(2)、设置在筒体(2)底端的进风口(3)、设置在筒体(2)内的过滤筒(4)和吸取装置(5),所述进风口(3)中设有滤网(3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2)内拆卸连接有隔板(53),所述隔板(53)中开设有轴孔(54),所述隔板(53)上设置有吸取装置(5);所述吸取装置(5)包括电机(51)、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51)输出端的转轴(52)、与所述转轴(52)固定连接的叶轮(55),所述转轴(52)贯穿插接于轴孔(54)中;所述叶轮(55)设置在隔板(53)的下方,所述隔板(53)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耳(531),所述第一支耳(531)中开设有滑槽(5311);所述筒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耳(531)螺栓连接的第二支耳(6),所述第二支耳(6)中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1),所述第一螺纹孔(61)中预先设有第一螺栓(62),第一螺栓(6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621);所述筒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螺旋(7)和下螺旋(8),所述第二支耳(6)位于上螺旋(7)和下螺旋(8)的中间部分,所述筒体(2)外壁位于上螺旋(7)与下螺旋(8)的中间部分连通有排油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包括筒体(2)、设置在筒体(2)底端的进风口(3)、设置在筒体(2)内的过滤筒(4)和吸取装置(5),所述进风口(3)中设有滤网(3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2)内拆卸连接有隔板(53),所述隔板(53)中开设有轴孔(54),所述隔板(53)上设置有吸取装置(5);所述吸取装置(5)包括电机(51)、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51)输出端的转轴(52)、与所述转轴(52)固定连接的叶轮(55),所述转轴(52)贯穿插接于轴孔(54)中;所述叶轮(55)设置在隔板(53)的下方,所述隔板(53)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支耳(531),所述第一支耳(531)中开设有滑槽(5311);所述筒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耳(531)螺栓连接的第二支耳(6),所述第二支耳(6)中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1),所述第一螺纹孔(61)中预先设有第一螺栓(62),第一螺栓(6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621);所述筒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螺旋(7)和下螺旋(8),所述第二支耳(6)位于上螺旋(7)和下螺旋(8)的中间部分,所述筒体(2)外壁位于上螺旋(7)与下螺旋(8)的中间部分连通有排油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下螺旋(8)的趋向与叶轮(55)旋转的方向相同,所述上螺旋(7)与下螺旋(8)的趋向为相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排油口(9)的趋向与下螺旋(8)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上螺旋(7)靠近进风口(3)的一端与下螺旋(8)远离进风口(3)的一端均与排油口(9)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下螺旋(8)设置为水平方向向下3º以内的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油雾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叶轮(55)包括与转轴(52)同心连接的转盘(551)、环状均匀分布在转盘(551)底端的叶片(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优奈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