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晓童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20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包括活动柱、第一磁铁、下螺栓、上螺栓、第二磁铁、固定柱和外螺栓,活动柱内开有下孔,下孔底部为下螺纹孔,活动柱上边缘下方的外表面镜像开有两组侧孔,活动柱底部设有下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开有贯穿于下固定座的下固定孔,第一磁铁放置于下柱上方,所述固定柱顶部设有上固定座,上固定座上开有贯穿于上固定座的上固定孔,固定柱内部开有内腔,内腔顶部开有上螺纹孔,第二磁铁位于内腔顶部,固定柱两侧开有滑槽,活动柱位于固定柱内部,位于活动柱两边的侧孔位置与滑槽对应,通过往外螺栓完成与活动柱和固定柱的连接。该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优点,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Shock absorber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energy automotive shock absorber, which comprises a movable column, a first magnet, a lower bolt, an upper bolt, a second magnet, a fixed column and an external bolt. The movabl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hole,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hole is a lower threaded hole, the outer surface mirror image of the upper edge of the movabl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two sets of side holes, and the bottom of the movabl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fixed hole. The first magnet is placed above the lower column, the top of the fixed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fixed seat, the upper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fixed hole through the upper fixed seat,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xed column is opened,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is opened with an upper threaded hole, and the second magnet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column. The movable column is located inside the fixed column. The position of the side ho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movable column corresponds to the sliding groove.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movable column and the fixed column is completed by bolting outwards. The new energy automotive shock absorb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reli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widesprea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所采用减震器多为液压式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液压减震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漏油的问题,且日常维护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包括活动柱、第一磁铁、下螺栓、上螺栓、第二磁铁、固定柱和外螺栓,所述活动柱内开有下孔,下孔底部为下螺纹孔,活动柱上边缘下方的外表面镜像开有两组侧孔,活动柱底部设有下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开有贯穿于下固定座的下固定孔,第一磁铁放置于下柱上方,通过下螺栓完成与活动柱的连接,所述固定柱顶部设有上固定座,上固定座上开有贯穿于上固定座的上固定孔,固定柱内部开有内腔,内腔顶部开有上螺纹孔,第二磁铁位于内腔顶部,通过上螺栓完成与固定柱的连接,固定柱两侧开有滑槽,活动柱位于固定柱内部,位于活动柱两边的侧孔位置与滑槽对应,通过往外螺栓完成与活动柱和固定柱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外螺栓包括螺栓主体与十字槽,螺栓主体的螺纹部分长度与侧孔的深度相同,螺栓主体突出侧孔的长度与滑槽的深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包括下磁铁、磁铁下中孔和磁铁下沉孔,下螺栓包括下栓螺纹、下中柱和下帽,下栓螺纹拧入下螺纹孔,下中柱的直径与磁铁下中孔的直径和下孔的直径相同,下中柱的长度等于磁铁下中孔与下孔的深度之和,磁铁下沉孔容纳下帽,同时下帽下表面压迫沉孔底面固定第一磁铁。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包括磁铁上沉孔、磁铁上中孔和上磁铁,上螺栓包括上帽、上中柱、上栓螺纹和第二磁铁,上栓螺纹拧入上螺纹孔内部,上中柱的长度与磁铁上中孔的长度相同,上中柱的直径与磁铁上中孔直径相同,磁铁上沉孔用于容纳上帽,同时上帽上表面压迫磁铁上沉孔顶面固定第二磁铁。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于第二磁铁同极性的面朝向固定柱中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使用磁力来吸收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震动,磁力完全不用考虑油压减震器的漏油问题,日常使用方便,故障排除便捷,震动作用于两块相互排斥的磁极时完全被磁极之间的斥力吸收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该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优点,适合普遍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螺栓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柱、101下固定孔、102下柱、103下螺纹孔、104下孔、105侧孔、106下固定座、2第一磁铁、201磁铁下中孔、202磁铁下沉孔、203下磁铁、3下螺栓、301下栓螺纹、302下中柱、303下帽、4上螺栓、401上帽、402上中柱、403上栓螺纹、5第二磁铁、501磁铁上沉孔、502磁铁上中孔、503上磁铁、6固定柱、601内腔、602滑槽、603上螺纹孔、604上固定孔、605上固定座、7外螺栓、701螺栓主体、702十字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包括活动柱1、第一磁铁2、下螺栓3、上螺栓4、第二磁铁5、固定柱6和外螺栓,所述活动柱1内开有下孔104,下孔104底部为下螺纹孔103,活动柱1上边缘下方的外表面镜像开有两组侧孔105,活动柱1底部设有下固定座106,下固定座106上开有贯穿于下固定座106的下固定孔101,第一磁铁2放置于下柱102上方,通过下螺栓3完成与活动柱1的连接,所述固定柱6顶部设有上固定座605,上固定座605上开有贯穿于上固定座605的上固定孔604,固定柱6内部开有内腔601,内腔601顶部开有上螺纹孔603,第二磁铁5位于内腔601顶部,通过上螺栓4完成与固定柱6的连接,固定柱6两侧开有滑槽602,活动柱1位于固定柱6内部,位于活动柱1两边的侧孔105位置与滑槽602对应,通过往外螺栓7完成与活动柱1和固定柱6的连接。。具体的,所述外螺栓7包括螺栓主体701与十字槽702,螺栓主体701的螺纹部分长度与侧孔105的深度相同,螺栓主体701突出侧孔105的长度与滑槽602的深度相同,外螺栓7用于限定活动柱1的活动范围,阻止活动柱1脱出固定柱6。具体的,所述第一磁铁2包括下磁铁203、磁铁下中孔201和磁铁下沉孔202,下螺栓3包括下栓螺纹301、下中柱302和下帽303,下栓螺纹301拧入下螺纹孔103,下中柱302的直径与磁铁下中孔201的直径和下孔104的直径相同,下中柱302的长度等于磁铁下中孔201与下孔104的深度之和,磁铁下沉孔202容纳下帽303,同时下帽303下表面压迫沉孔底面固定第一磁铁2,下中柱302限定了第一磁铁2与活动柱1的位置,起到了固定第一磁铁2和活动柱1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第二磁铁5包括磁铁上沉孔501、磁铁上中孔502和上磁铁503,上螺栓4包括上帽401、上中柱402、上栓螺纹403和第二磁铁5,上栓螺纹403拧入上螺纹孔603内部,上中柱402的长度与磁铁上中孔502的长度相同,上中柱402的直径与磁铁上中孔502直径相同,磁铁上沉孔501用于容纳上帽401,同时上帽401上表面压迫磁铁上沉孔501顶面固定第二磁铁5。具体的,所述第一磁铁2于第二磁铁5同极性的面朝向固定柱6中部,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5同磁性的面相斥产生推力。具体的,该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使用上固定座605和上固定座605上的上固定孔604和下固定孔101与汽车连接,受到震动时下方的活动柱1在固定柱6内部的内腔601内向上滑动,由于活动柱1上方安置的第一磁铁2与内腔601顶部的第二磁铁5正对的面极性相斥,震动被第一磁铁2和第二磁铁5之间的斥力吸收,活动柱1在固定柱6内部滑动,固定柱6侧面开设的滑槽602可向内部注油增加活动柱1与固定柱6的滑动流畅性,且利用磁性排斥没有过多的活动部件,整体的结构可靠性较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包括活动柱(1)、第一磁铁(2)、下螺栓(3)、上螺栓(4)、第二磁铁(5)、固定柱(6)和外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1)内开有下孔(104),下孔(104)底部为下螺纹孔(103),活动柱(1)上边缘下方的外表面镜像开有两组侧孔(105),活动柱(1)底部设有下固定座(106),下固定座(106)上开有贯穿于下固定座(106)的下固定孔(101),第一磁铁(2)放置于下柱(102)上方,通过下螺栓(3)完成与活动柱(1)的连接,所述固定柱(6)顶部设有上固定座(605),上固定座(605)上开有贯穿于上固定座(605)的上固定孔(604),固定柱(6)内部开有内腔(601),内腔(601)顶部开有上螺纹孔(603),第二磁铁(5)位于内腔(601)顶部,通过上螺栓(4)完成与固定柱(6)的连接,固定柱(6)两侧开有滑槽(602),活动柱(1)位于固定柱(6)内部,位于活动柱(1)两边的侧孔(105)位置与滑槽(602)对应,通过往外螺栓(7)完成与活动柱(1)和固定柱(6)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包括活动柱(1)、第一磁铁(2)、下螺栓(3)、上螺栓(4)、第二磁铁(5)、固定柱(6)和外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1)内开有下孔(104),下孔(104)底部为下螺纹孔(103),活动柱(1)上边缘下方的外表面镜像开有两组侧孔(105),活动柱(1)底部设有下固定座(106),下固定座(106)上开有贯穿于下固定座(106)的下固定孔(101),第一磁铁(2)放置于下柱(102)上方,通过下螺栓(3)完成与活动柱(1)的连接,所述固定柱(6)顶部设有上固定座(605),上固定座(605)上开有贯穿于上固定座(605)的上固定孔(604),固定柱(6)内部开有内腔(601),内腔(601)顶部开有上螺纹孔(603),第二磁铁(5)位于内腔(601)顶部,通过上螺栓(4)完成与固定柱(6)的连接,固定柱(6)两侧开有滑槽(602),活动柱(1)位于固定柱(6)内部,位于活动柱(1)两边的侧孔(105)位置与滑槽(602)对应,通过往外螺栓(7)完成与活动柱(1)和固定柱(6)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栓(7)包括螺栓主体(701)与十字槽(702),螺栓主体(701)的螺纹部分长度与侧孔(105)的深度相同,螺栓主体(701)突出侧孔(105)的长度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童
申请(专利权)人:陆晓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