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49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缸,包括中间体、油桶、上筒、下筒、增压活塞、增压杆、高压活塞、前杆和缓流螺丝;中间体内部设置有液体流道;中间体内部还设置有增压杆通道;油桶和上筒固定在中间体的顶部;缓流螺丝固定在油桶的内底部;缓流螺丝上设置有缓流口;增压活塞安装在上筒内;增压杆固定在增压活塞的底部并且增压杆的下端滑动穿插在增压杆通道内;下筒固定在中间体的底部;下筒的底部设置有法兰盘;高压活塞安装在下筒内;高压活塞内设置有与液体流道连通的增压腔;前杆固定在高压活塞的底部并且前杆的下端滑动穿过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缓冲液压油的流速,避免液压油从油箱顶部的进气孔喷出,还可以有效提高前杆的对外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缸
本技术涉及油缸和气缸
,具体公开了一种增压缸。
技术介绍
增压缸又称气液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整容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安装容易并且特殊上筒可360度任意角度安装,所占用的空间小,故障少无温升之困扰,寿命长,噪声小。高压液压油转换成常态液压油并在压缩空气和自身压力的推动下快速倒涌回到油桶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防护措施的话液压油由于流速过快很有可能从油箱的进气孔处喷出;现有的一些增压缸在面对一些较厚较硬的待处理产品时,其出力任然无法满足所需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使液压油缓流并且可以提高出力的增压缸。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增压缸,该增压缸包括中间体、油桶、上筒、下筒、增压活塞、增压杆、高压活塞、前杆和缓流螺丝;所述中间体内设置有增压杆通道;所述中间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增压杆通道连通的液体流道;所述中间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油桶固定在所述中间体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该增压缸包括中间体、油桶、上筒、下筒、增压活塞、增压杆、高压活塞、前杆和缓流螺丝;所述中间体内设置有增压杆通道;所述中间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增压杆通道连通的液体流道;所述中间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油桶固定在所述中间体的顶部;所述油桶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油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缓流螺丝固定在所述油桶的内底部;所述缓流螺丝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油桶以及液体流道连通的缓流口;所述上筒固定在所述中间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油桶的一侧;所述上筒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三进气孔;所述增压活塞滑动安装在所述上筒内并将所述上筒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该增压缸包括中间体、油桶、上筒、下筒、增压活塞、增压杆、高压活塞、前杆和缓流螺丝;所述中间体内设置有增压杆通道;所述中间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增压杆通道连通的液体流道;所述中间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油桶固定在所述中间体的顶部;所述油桶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油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缓流螺丝固定在所述油桶的内底部;所述缓流螺丝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油桶以及液体流道连通的缓流口;所述上筒固定在所述中间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油桶的一侧;所述上筒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三进气孔;所述增压活塞滑动安装在所述上筒内并将所述上筒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增压杆竖直固定在所述增压活塞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增压杆的下端滑动穿插在所述增压杆通道内;所述下筒固定在所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明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聚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