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145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和控制方法,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包括:壳体,以及夹持组件,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向前方延伸且分别设于壳体的两对立侧;所述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滑动联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或远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夹持组件夹持或者松开移动设备,从而实现夹持支架的自动夹紧或松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根据2017年3月6日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710128647.6名称为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支架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手机、电脑夹持支架采用的都是弹簧驱动夹紧组件夹紧或者螺钉锁紧的方式,夹紧时,需要工人手动打开夹紧组件或者手动锁紧,无法实现智能化锁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包括:壳体,以及夹持组件,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向前方延伸且分别设于壳体的两对立侧;所述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滑动联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夹持架、右夹持架分别固定联接有水平设置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连接于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与右夹持架同步相向或相背离运动;或者,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分别滑动连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连接于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左弹性件与右弹性件;所述左弹性件的前端顶压于左夹持架近于左齿条一端,其后端顶压于后壳;所述右弹性件的前端顶压于右夹持架近于右齿条一端,其后端顶压于后壳;所述驱动电机正向驱动左齿条、右齿条向外侧移动时,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分别顶压左夹持架、右夹持架的内端并使二者同步向外侧移动分开;当所述驱动电机反向驱动左齿条、右齿条向内侧移动时,左夹持架、右夹持架分别在左弹性件、右弹性件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向内侧移动靠拢。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后壳;所述后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穿过左夹持架、右夹持架的左安装槽、右安装槽。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还包括滑轨支架,用于锁紧滑轨支架于后壳的紧固件;所述滑轨支架的上端设有上凹槽,其下端设有下凹槽;所述滑轨支架与紧固件之间形成用于滑动联接右夹持架的上滑槽,其与后壳之间形成用于滑动联接左支架的下滑槽。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左齿条位于齿轮的右下方;所述左夹持支架的右端延伸至齿轮的下方且与左齿条相抵触;所述左弹性件为左弹簧,左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壳体、左夹持支架的右端;所述右齿条位于齿轮的左上方;所述右夹持支架的左端延伸至齿轮的上方且与右齿条相抵触;所述右弹性件为右弹簧,右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壳体、右夹持支架的左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用于充/放电的电源组件,用于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感应线圈,以及设于壳体上且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的USB接口;所述充电感应线圈与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线圈设于壳体内且位于壳体前端。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包括:壳体,以及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向前方延伸且分别设于壳体的两对立侧;所述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滑动联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蜗杆,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分别设有左螺母和右螺母,所述左螺母和右螺母之间传动联接有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中部设有与蜗杆传动联接的涡轮。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触控模块;所述识别模块检测到移动设备靠近壳体时,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所述触控模块检测到手指触摸时,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远离;或者,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按压式开关;所述识别模块检测到移动设备靠近壳体时,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按压所述按压式开关时,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远离;或者,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设于左夹持架和/或右夹持架的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远离。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识别模块为光电感应模块或磁感应模块,其设于壳体的前侧;或者,当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触控模块时,所述触控模块为设于壳体外周的电阻触摸开关、电容触摸开关、光电感应开关。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电动夹持支架包括:电路板,电源模块,设于电路板上且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识别模块和驱动电机,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触控模块/按压式开关,以及夹持组件;所述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夹持组件相对远离;所述微处理器接收触控模块/按压式开关的控制信号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夹持组件相对靠近;或,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以及设于左夹持架和/或右夹持架内侧的压力开关,压力开关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远离;其中,压力开关需要移动设备被夹持之后再启动,或,检测到有二次以上的脉冲信号才识别其为拿取移动设备的控制信号;又或者,通过电机的反馈电信号,来判断左夹持架、右夹持架被推动,从而识别为使用者拿取移动设备的控制信号。电动夹持支架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动夹持支架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S100.识别模块检测壳体前方设定距离内是否有移动设备靠近,若有,则进入S200,若无,则识别模块继续检测;S200.驱动电机驱动夹持组件的夹持端相对远离;S300.夹持组件的夹持端相对靠近,以夹持移动设备;S400.触控模块/按压式开关是否有输入信号,若有,则进入S500,若无,则触控模块继续检测;S500.驱动电机驱动夹持组件的夹持端相对远离,以松开移动设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电动夹持支架,通过电机驱动夹持组件夹持或者松开移动设备,从而实现夹持支架的自动夹紧或松开。进一步,识别模块识别是否有移动设备放入,从而控制电机转动,达到夹持组件自动松开的目的,同时,通过触控模块或按压式开关识别人的手势操作,用户只要触发触控模块或者按压按压式开关就能控制夹持组件松开,从而取出手机,非常的方便。进一步,壳体内设有充电感应线圈,当手机放入到夹持支架后,可以对移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一种电动夹持支架的控制系统,通过微处理协调识别模块、触控模块/按压式开关、驱动电机、电源模块,从而实现夹持支架的自动夹紧或松开移动设备。一种电动夹持支架的控制方法,通过识别模块识别是否有移动设备放入,以及通过触控模块/按压式开关判断人是否要取用手机,智能化的识别用户的要求,从而进行相关的动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包括:壳体,以及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向前方延伸且分别设于壳体的两对立侧;所述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滑动联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夹持架、右夹持架分别固定联接有水平设置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连接于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与右夹持架同步相向或相背离运动;或者,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分别滑动连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连接于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左弹性件与右弹性件;所述左弹性件的前端顶压于左夹持架近于左齿条一端,其后端顶压于后壳;所述右弹性件的前端顶压于右夹持架近于右齿条一端,其后端顶压于后壳;所述驱动电机正向驱动左齿条、右齿条向外侧移动时,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分别顶压左夹持架、右夹持架的内端并使二者同步向外侧移动分开;当所述驱动电机反向驱动左齿条、右齿条向内侧移动时,左夹持架、右夹持架分别在左弹性件、右弹性件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向内侧移动靠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包括:壳体,以及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向前方延伸且分别设于壳体的两对立侧;所述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滑动联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夹持架、右夹持架分别固定联接有水平设置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连接于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与右夹持架同步相向或相背离运动;或者,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分别滑动连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连接于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左弹性件与右弹性件;所述左弹性件的前端顶压于左夹持架近于左齿条一端,其后端顶压于后壳;所述右弹性件的前端顶压于右夹持架近于右齿条一端,其后端顶压于后壳;所述驱动电机正向驱动左齿条、右齿条向外侧移动时,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分别顶压左夹持架、右夹持架的内端并使二者同步向外侧移动分开;当所述驱动电机反向驱动左齿条、右齿条向内侧移动时,左夹持架、右夹持架分别在左弹性件、右弹性件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向内侧移动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后壳;所述后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穿过左夹持架、右夹持架的左安装槽、右安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滑轨支架,用于锁紧滑轨支架于后壳的紧固件;所述滑轨支架的上端设有上凹槽,其下端设有下凹槽;所述滑轨支架与紧固件之间形成用于滑动联接右夹持架的上滑槽,其与后壳之间形成用于滑动联接左支架的下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齿条位于齿轮的右下方;所述左夹持支架的右端延伸至齿轮的下方且与左齿条相抵触;所述左弹性件为左弹簧,左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壳体、左夹持支架的右端;所述右齿条位于齿轮的左上方;所述右夹持支架的左端延伸至齿轮的上方且与右齿条相抵触;所述右弹性件为右弹簧,右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壳体、右夹持支架的左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用于充/放电的电源组件,用于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感应线圈,以及设于壳体上且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的USB接口;所述充电感应线圈与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线圈设于壳体内且位于壳体前端。6.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持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向前方延伸且分别设于壳体的两对立侧;所述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滑动联接于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左夹持架或/和右夹持架,以使得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蜗杆,所述左夹持架和右夹持架分别设有左螺母和右螺母,所述左螺母和右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