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和具有该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44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包括腔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腔体设于所述第一基体内部,所述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布设且连通于所述腔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通道布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通过高度集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离出发动机内部产生的气体和冷却液,结构简单且降低了布设难度,实现了发动机轻量化;还充分利用气体的浮力,将第二通道设于第一通道的上方,以利于水、气分流;并在第二通道将第二通道的内部进一步布设有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以防气体在第二通道里面堆积,大大提高了成集成暖风出水管水气分离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和具有该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的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和具有该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且对体验感越来越关注,进而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系统,对其性能优化也显得尤为关键。当发动机处于长时间或高速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目前大多数车辆发动机会采用水冷系统进行冷却,即:冷却液会在冷却水道中不停地循环,中途会流经发动机膨胀水壶,然后将多余的气体及冷却液将从膨胀水壶的旁通水道流出,以避免对发动机产生损坏。而由于冷却液在受热时很容易产生气体,目前主要是通过将暖风出水与溢气分离开,从而将气体排出,但此种方法需另外开发多种零部件且增加了发动机上的零部件种类,而使得发动机与各种零部件的布设增加了成本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提高排气性能的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和具有该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的发动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包括腔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腔体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体(10),所述第一基体(10)包括腔体(100)、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所述腔体(100)设于所述第一基体(10)内部,所述腔体(100)的一端设有第一入口(104),所述第一通道(101)和所述第二通道(102)布设且连通于所述腔体(10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通道(102)布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0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体(10),所述第一基体(10)包括腔体(100)、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所述腔体(100)设于所述第一基体(10)内部,所述腔体(100)的一端设有第一入口(104),所述第一通道(101)和所述第二通道(102)布设且连通于所述腔体(10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通道(102)布设于所述第一通道(10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01)和所述第二通道(102)均为中空管道,所述第二通道(102)的内部还设有第一导流部(102a)、第二导流部(102b)和分隔板(102c),所述分隔板(102c)布设于所述第二通道(102)出口附近且由所述第二通道(102)出口处向第一入口(104)处延伸,所述第一导流部(102a)和所述第二导流部(102b)通过分隔板(102c)分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部(102a)布设于所述第二导流部(102b)的上方,所述第一导流部(102a)和第二导流部(102b)均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102a)和所述第二导流部(102b)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流部(102a)为中空的扇形流道,所述第二导流部(102b)为中空的圆形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暖风出水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01)和所述第二导流部(102b)均为排水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部(102a)为排气通道,所述第一通道(101)为所述第一基体(10)的下部向下倾斜延伸而成,所述第二通道(102)为所述第一基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强赵波闫小倩刘东赵福成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