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1390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系统,包括减振器、与减振器连接的防侧倾装置和与减振器连接且用于对减振器进行降温的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系统,通过设置与减振器连接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可以对减振器进行降温,避免其温度过高而导致影响使用性能,提高减振性能;同时设置有防侧倾装置,可以提高汽车车身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汽车的减振系统。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在车辆的乘用舒适性和操纵性以及稳定性上都是有着不可或缺作用的。液压减振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影响液压油的粘度而影响汽车减振,因此有必要对减振器进行散热处理。而且汽车在经过不平路面时会产生侧倾,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为了提高车身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减少侧倾和提高减振性能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系统,目的是提高散热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减振系统,包括减振器、与减振器连接的防侧倾装置和与所述减振器连接且用于对减振器进行降温的散热装置。所述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套设于工作缸筒上的储油缸筒、设置于工作缸筒中的第一活塞、与第一活塞连接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活塞杆,储油缸筒具有容纳冷却介质且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的第一储液腔,第二活塞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中,以用于将出液腔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所述第二活塞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活塞杆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二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振系统,包括减振器和与减振器连接的防侧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减振器连接且用于对减振器进行降温的散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振系统,包括减振器和与减振器连接的防侧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减振器连接且用于对减振器进行降温的散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套设于工作缸筒上的储油缸筒、设置于工作缸筒中的第一活塞、与第一活塞连接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活塞杆,储油缸筒具有容纳冷却介质且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的第一储液腔,第二活塞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中,以用于将出液腔中的冷却介质向外挤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活塞杆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二活塞杆为沿第二活塞的周向依次分布,第二活塞杆是在所述储油缸筒的外部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活塞杆具有与第二储液腔连通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为在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内部沿第一活塞杆的轴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还包括为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的内腔体中的内隔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王展展疏达何二鹏张林田丽别威曹菁严晨曦李仕成彭求志张喆李兴李宁邓多成于雪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