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86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并列安装在龙门吊的鞍梁外,用于感应拖车上的集装箱;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一感应回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二感应回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灯体串联,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组成第一灯体控制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让拖车司机根据指示灯的明与灭,就可以停到正确位置,不需要目测吊具再做前后调整,每个循环至少可以节省0.5‑1分钟,大大提高了集装箱卸载效率。

Container locating device for container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ainer truck position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first photoelectric sensor, a second photoelectric sensor, a first relay, a second relay and a first lamp body; the first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the second photoelectric sensor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outside the saddle beam of the gantry crane for induction trailer. Container; the first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the first relay coil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the first induction circuit; the second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the second relay coil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the second induction circuit, the first relay's normal open contact point, the second relay's normal closed contact point and the first lamp. The body is connected in series and connected to two ends of the power supply to form the first light body control loop.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trailer driver to stop at the correct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light and extinction of the indicator lamp, does not need the visual lifting device to adjust before and after, each cycle can save at least 0.5 1 minutes,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un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码头在集装箱作业过程中,经常在堆场出现拥堵的情况,大大影响了作业效率,通过现场观察,浪费时间较多的环节是龙门吊及拖车之间的位置校准,每次卸集装箱的时候,拖车要根据吊具的位置前后调整拖车,受制于拖车的熟练程度,这个环节每次都浪费0.5-1分钟的时间,直接影响到装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用于在卸载集装箱时,对拖车进行精准定位,节省装卸时间,提高装卸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并列安装在龙门吊的鞍梁外,用于感应拖车上的集装箱;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一感应回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二感应回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灯体串联,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组成第一灯体控制回路。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继电器、第二灯体和安装在龙门吊的鞍梁外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灯体串联,并与电源组成第二灯体控制回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拖车司机根据指示灯的明与灭,就可以停到正确位置,不需要目测吊具再做前后调整,每个循环至少可以节省0.5-1分钟,大大提高了集装箱卸载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GD1、第二光电传感器GD2、第一继电器KA1、第二继电器KA2和第一灯体L1;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GD1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GD2并列安装在龙门吊的鞍梁外,用于感应拖车上的集装箱;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GD1和所述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一感应回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GD2和所述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二感应回路,所述第一继电器D1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D2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灯体L1串联,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组成第一灯体控制回路。第一灯体用于给龙门吊卸货时,给予拖车定位指示,当拖车上的集装箱边缘接近碰到第一光电传感器GD1时,第一继电器线圈KA1得电,常开触点D1吸合,L1灯亮;龙吊开始卸货,当集装箱同时碰到第一光电传感器GD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GD2时,继电器KA2线圈得电常闭触点断开,LI灯灭,此时拖车要后退到灯亮即可。拖车司机根据指示灯L1的明与灭,就可以停到正确位置,不需要目测吊具再做前后调整,每个循环至少可以节省0.5-1分钟。当第一个20尺集装箱完成锁箱作业,在移到堆场的过程中,拖车可以利用龙门吊作业的时间,提前调整第二个集装箱到准确位置,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经过测试,雨天、强阳光下、夜晚等环境下,都可以实现一次性对箱成功,效果非常理想。一个龙门吊1个小时可以完成15个箱,就可以节省7-15分钟,即能提高10%-20%的作业效率,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装柜指示,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还可设置第三继电器KA3、第二灯体L2和安装在龙门吊鞍梁外的红外光电传感器GD3;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GD3与所述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串联,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D3与所述第二灯体L2串联,并与电源组成第二灯体控制回路。第二灯体控制回路用于指示当装载集装箱时,给予拖车定位,具体的,拖车上设置有反光板,当拖车上的反光板接近龙吊上的红外光电传感器GD3时,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得电常开触点D3吸合,L3灯亮,指示可以停车装柜。同样做到了精准定位的功效,提高的装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并列安装在龙门吊的鞍梁外,用于感应拖车上的集装箱;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一感应回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二感应回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一灯体串联,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组成第一灯体控制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集装箱集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并列安装在龙门吊的鞍梁外,用于感应拖车上的集装箱;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一感应回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组成第二感应回路,所述第一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记仓张永勇林森堂孟新张之有马晨王振华张接嵩吴东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港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