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洋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361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座椅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包括底座机构、降温风扇机构、按摩机构、上部靠背机构,装置能够给司机按摩腰背,装置能够调整靠背的角度,使司机坐的舒服,装置能够给座位降温,装置能够储存一些杂物,底座机构位于上部靠背机构的下方,底座机构与上部靠背机构通过调整轴棍相连,降温风扇机构设置在底座机构的内部,降温风扇机构与底座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按摩机构设置在上部靠背机构的内部,按摩机构与上部靠背机构的连接方式螺栓连接。

A new multifunctional seat devic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ssage seat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seat devic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including a base mechanism, a cooling fan mechanism, a massage mechanism and an upper back-to-back mechanism. The device can massage the driver's waist back,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back-to-back, make the driver sit comfortably, and the device can provide a seat. The device can store some sundries. The base mechanism is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back-to-back mechanism. The base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back-to-back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by adjusting the axle stick. The cooling fan mechanism is set inside the base mechanism. The connection mode between the cooling fan mechanism and the base mechanism is bolt connection, and the massage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upper part. Inside the backrest mechanis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ssage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back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bo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座椅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开车的人或多会少都会因长期汽车而疲倦,腰背酸痛,而且在炎热的夏天,空调也吹不到座位,过热的座椅十分不舒服,所以设计了这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装置能够给司机按摩腰背,装置能够调整靠背的角度,使司机坐的舒服,装置能够给座位降温,装置能够储存一些杂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座椅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包括底座机构、降温风扇机构、按摩机构、上部靠背机构,装置能够给司机按摩腰背,装置能够调整靠背的角度,使司机坐的舒服,装置能够给座位降温,装置能够储存一些杂物。底座机构包括储物箱、下部机壳、靠椅铰接座,储物箱设置在下部机壳的内部,储物箱与下部机壳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靠椅铰接座位于下部机壳的上部,靠椅铰接座与下部机壳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储物箱包括储物箱本体、储物箱拉手,储物箱本体与储物箱拉手相连,储物箱本体与储物箱拉手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下部机壳包括下部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包括底座机构(1)、降温风扇机构(2)、按摩机构(3)、上部靠背机构(4),其特征在于:底座机构(1)包括储物箱(1‑1)、下部机壳(1‑2)、靠椅铰接座(1‑3),储物箱(1‑1)设置在下部机壳(1‑2)的内部,储物箱(1‑1)与下部机壳(1‑2)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靠椅铰接座(1‑3)位于下部机壳(1‑2)的上部,靠椅铰接座(1‑3)与下部机壳(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储物箱(1‑1)包括储物箱本体(1‑1‑1)、储物箱拉手(1‑1‑2),储物箱本体(1‑1‑1)与储物箱拉手(1‑1‑2)相连,储物箱本体(1‑1‑1)与储物箱拉手(1‑1‑2)的连接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装置,包括底座机构(1)、降温风扇机构(2)、按摩机构(3)、上部靠背机构(4),其特征在于:底座机构(1)包括储物箱(1-1)、下部机壳(1-2)、靠椅铰接座(1-3),储物箱(1-1)设置在下部机壳(1-2)的内部,储物箱(1-1)与下部机壳(1-2)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靠椅铰接座(1-3)位于下部机壳(1-2)的上部,靠椅铰接座(1-3)与下部机壳(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储物箱(1-1)包括储物箱本体(1-1-1)、储物箱拉手(1-1-2),储物箱本体(1-1-1)与储物箱拉手(1-1-2)相连,储物箱本体(1-1-1)与储物箱拉手(1-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下部机壳(1-2)包括下部机壳本体(1-2-1)、储物箱开槽(1-2-2)、竖向隔板(1-2-3)、散热孔(1-2-4)、皮带通过开槽(1-2-5)、横向隔板(1-2-6),储物箱开槽(1-2-2)开在下部机壳本体(1-2-1)上,竖向隔板(1-2-3)设置在下部机壳本体(1-2-1)的内部,竖向隔板(1-2-3)与下部机壳本体(1-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散热孔(1-2-4)开在下部机壳本体(1-2-1)的上端面上,皮带通过开槽(1-2-5)位于下部机壳本体(1-2-1)的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横向隔板(1-2-6)设置在下部机壳本体(1-2-1)的内部,横向隔板(1-2-6)与下部机壳本体(1-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靠椅铰接座(1-3)包括调整固定孔(1-3-1)、调整轴棍通过孔(1-3-2)、靠椅铰接座本体(1-3-3)、皮带通过开槽I(1-3-4),调整固定孔(1-3-1)开在靠椅铰接座本体(1-3-3)的左侧端面上,调整轴棍通过孔(1-3-2)开在靠椅铰接座本体(1-3-3)的左右两端,皮带通过开槽I(1-3-4)开在靠椅铰接座本体(1-3-3)的中间位置;降温风扇机构(2)包括电机机构(2-1)、皮带(2-2)、风扇机构(2-3),电机机构(2-1)与皮带(2-2)相连,电机机构(2-1)与皮带(2-2)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风扇机构(2-3)位于电机机构(2-1)的下方,风扇机构(2-3)与皮带(2-2)相连,风扇机构(2-3)与皮带(2-2)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电机机构(2-1)包括电机本体(2-1-1)、电机轴(2-1-2)、电机支腿(2-1-3)、电机底座(2-1-4),电机轴(2-1-2)与电机本体(2-1-1)相连,电机支腿(2-1-3)位于电机本体(2-1-1)的下方,电机支腿(2-1-3)与电机本体(2-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电机支腿(2-1-3)位于电机底座(2-1-4)的上方,电机支腿(2-1-3)与电机底座(2-1-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风扇机构(2-3)包括风扇叶片(2-3-1)、风扇叶轮(2-3-2)、叶轮轴(2-3-3)、横向轴(2-3-4)、锥齿轮I(2-3-5)、风扇机构外壳(2-3-6)、竖向轴固定座(2-3-7)、竖向轴(2-3-8)、锥齿轮II(2-3-9),风扇叶片(2-3-1)与风扇叶轮(2-3-2)相连,风扇叶片(2-3-1)与风扇叶轮(2-3-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叶轮轴(2-3-3)设置在风扇叶轮(2-3-2)的下方,叶轮轴(2-3-3)与风扇叶轮(2-3-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横向轴(2-3-4)与风扇机构外壳(2-3-6)相连,横向轴(2-3-4)与风扇机构外壳(2-3-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锥齿轮I(2-3-5)位于横向轴(2-3-4)的前方,锥齿轮I(2-3-5)与横向轴(2-3-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竖向轴固定座(2-3-7)设置在风扇机构外壳(2-3-6)的内部,竖向轴固定座(2-3-7)与风扇机构外壳(2-3-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竖向轴(2-3-8)位于风扇机构外壳(2-3-6)的中间位置,竖向轴(2-3-8)与风扇机构外壳(2-3-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锥齿轮II(2-3-9)位于竖向轴(2-3-8)的上方,锥齿轮II(2-3-9)与竖向轴(2-3-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按摩机构(3)包括两侧支腿(3-1)、左侧活动齿条(3-2)、中间大齿轮(3-3)、横向传动槽板(3-4)、驱动副(3-5)、右侧活动齿条(3-6),左侧活动齿条(3-2)位于两侧支腿(3-1)的外侧,左侧活动齿条(3-2)与两侧支腿(3-1)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左侧活动齿条(3-2)位于中间大齿轮(3-3)的左侧,左侧活动齿条(3-2)与中间大齿轮(3-3)的连接方式为啮合,横向传动槽板(3-4)与右侧活动齿条(3-6)相连,横向传动槽板(3-4)与右侧活动齿条(3-6)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驱动副(3-5)与横向传动槽板(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刘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