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99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包括座体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架体,所述座体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口部向右的安接槽,所述架体顶部端面设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左右内壁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左侧内壁中的第一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腔右侧的所述第一滑接块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二转接腔。

An improved hardware cutt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hardware cut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at body and a frame body integrally arranged above the seat body. Between the seat body and the frame body, there is an orifice-to-right groove.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joint cavity orientating the orifice to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first sliding joint cavity is sliding-to-install. The first slide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switching cavity downward from the mouth, a first switching shaft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and right inner walls of the first switching cavity,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switching shaft is dynam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fixed in the left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witching cavity. The first sliding connecting block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cavity with front and rear pene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建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
技术介绍
在五金建材领域中常常要对一些建材板进行多段切割操作,传统中的切割装置需要过多的人力操作,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其切割刀片会对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切割的建材切断设备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包括座体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架体,所述座体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口部向右的安接槽,所述架体顶部端面设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左右内壁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左侧内壁中的第一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腔右侧的所述第一滑接块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转接腔左右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中前后贯穿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左右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所述第一转接腔前后内壁中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驱动腔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后侧端壁内的第二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腔中且与所述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相配合的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滑接腔右侧的所述架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第二滑接腔内顶壁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入所述第二滑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二滑接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三转接腔,所述第三转接腔中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接腔后侧内壁的第三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腔中的所述第三转接腔固定设有第一转接轮,所述第一转接轮外圆上设有橡胶圈,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的所述架体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与所述第一滑接腔之间相通设置有第四转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三滑接块,所述第三滑接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齿接条,所述第一滑接块左侧端面设有第二齿接条,所述第四转接腔中通过第四转接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接条和所述第二齿接条配合连接的齿接轮,所述座体中设有配比装置,所述配比装置包括沉孔以及配比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接槽内底壁中前后伸长设置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左侧的所述安接槽内底壁中设有容纳腔,所述座体中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相通且口部向右的传输槽,所述传输槽中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切割槽右侧的所述安接槽内底壁中设有第五转接腔,所述第五转接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多组第二转接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接腔中的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固定设有切割刀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接腔左右内壁中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接槽,所述第一导接槽中滑接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接块,所述第一导接槽底壁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接块相抵的弹力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接腔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二导接槽,所述第二导接槽中滑接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接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接块底部固定设有橡胶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接腔右侧内壁中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三电转机电连。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孔设置于所述座体底部端面内,且所述沉孔中固定安装有所述配比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简便,通过第一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第一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一转接腔,第一转接腔左右内壁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第一转接腔左侧内壁中的第一电转机动力连接,第一转接腔右侧的第一滑接块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二转接腔,第二转接腔左右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驱动架,驱动架中前后贯穿设置有驱动腔,驱动腔左右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第一转接腔前后内壁中转动设置有贯穿驱动腔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第一转接腔后侧端壁内的第二电转机动力连接,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驱动腔中且与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相配合的扇形齿轮,第一滑接腔右侧的架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二滑接腔,第二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二滑接块,第二滑接腔内顶壁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入第二滑接腔中且与第二滑接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三转接腔,第三转接腔中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三转接轴,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第三转接腔后侧内壁的第三电转机动力连接,第三转接腔中的第三转接腔固定设有第一转接轮,第一转接轮外圆上设有橡胶圈,第一滑接腔左侧的架体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口部朝向安接槽的第三滑接腔,第三滑接腔与第一滑接腔之间相通设置有第四转接腔,第三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三滑接块,第三滑接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齿接条,第一滑接块左侧端面设有第二齿接条,第四转接腔中通过第四转接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第一齿接条和第二齿接条配合连接的齿接轮,从而可实现对建材板的多段切割操作,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切割操作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包括座体10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10上方的架体11,所述座体10与所述架体11之间设有口部向右的安接槽19,所述架体11顶部端面设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19的第一滑接腔27,所述第一滑接腔27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41,所述第一滑接块41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一转接腔40,所述第一转接腔40左右内壁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43,所述第一转接轴43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40左侧内壁中的第一电转机42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腔40右侧的所述第一滑接块41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二转接腔38,所述第二转接腔38左右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驱动架37,所述驱动架37中前后贯穿设置有驱动腔36,所述驱动腔36左右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驱动齿32和右驱动齿31,所述第一转接腔40前后内壁中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驱动腔36的第二转接轴29,所述第二转接轴29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40前侧端壁内且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包括座体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口部向右的安接槽,所述架体顶部端面设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左右内壁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左侧内壁中的第一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腔右侧的所述第一滑接块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转接腔左右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中前后贯穿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左右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所述第一转接腔前后内壁中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驱动腔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后侧端壁内的第二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腔中且与所述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相配合的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滑接腔右侧的所述架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第二滑接腔内顶壁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入所述第二滑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二滑接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三转接腔,所述第三转接腔中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接腔后侧内壁的第三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腔中的所述第三转接腔固定设有第一转接轮,所述第一转接轮外圆上设有橡胶圈,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的所述架体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与所述第一滑接腔之间相通设置有第四转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三滑接块,所述第三滑接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齿接条,所述第一滑接块左侧端面设有第二齿接条,所述第四转接腔中通过第四转接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接条和所述第二齿接条配合连接的齿接轮,所述座体中设有配比装置,所述配比装置包括沉孔以及配比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五金切断设备,包括座体以及一体式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口部向右的安接槽,所述架体顶部端面设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一转接腔,所述第一转接腔左右内壁底部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左侧内壁中的第一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腔右侧的所述第一滑接块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二转接腔,所述第二转接腔左右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中前后贯穿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左右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所述第一转接腔前后内壁中转动设置有贯穿所述驱动腔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腔后侧端壁内的第二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腔中且与所述左驱动齿和右驱动齿相配合的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滑接腔右侧的所述架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中滑接安装有第二滑接块,所述第二滑接腔内顶壁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入所述第二滑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二滑接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接块中设有口部向下的第三转接腔,所述第三转接腔中设有前后伸长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转接腔前侧端壁内,且后侧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接腔后侧内壁的第三电转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腔中的所述第三转接腔固定设有第一转接轮,所述第一转接轮外圆上设有橡胶圈,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的所述架体中上下伸长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安接槽的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