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注塑模具一般都会通过唧咀进行注塑,而常见的唧咀均为横截面由上至下渐扩的结构,注塑完成后注塑产品连带唧咀内的胶体一并脱出,需要先将注塑产品的注塑口处的胶体铲除,由于唧咀的特殊结构使得注塑产品的注塑口处会留下较大面积的胶痕,很不美观,因此在脱模后需要对胶痕再次进行铲除或打磨,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完成后注塑产品上的胶痕面积较大不美观且处理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包括具有向下开口的注塑槽的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仁配合形成注塑产品的注塑型腔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上壁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注塑槽的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注塑流道省去了唧咀,节约了成本,还通过将所述注塑流道设置为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使得注塑产品与所述注塑流道内的胶体的连接处的面积尽可能小,脱模时可直接从所述注塑流道的下开口处截断,此时所述注塑产品上留下的胶痕面积很小,不必再进行二次铲除或打磨,节省工序,也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向下开口的注塑槽的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仁配合形成注塑产品的注塑型腔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上壁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注塑槽的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于所述前模仁的上壁向下开设且其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的第一流道槽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流道槽的槽底且其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的第二流道槽,所述第二流道槽连通至所述注塑槽,所述第一流道槽的槽底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道槽顶端开口的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向下开口的注塑槽的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仁配合形成注塑产品的注塑型腔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上壁开设有连通至所述注塑槽的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于所述前模仁的上壁向下开设且其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的第一流道槽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流道槽的槽底且其横截面积由上至下渐缩的第二流道槽,所述第二流道槽连通至所述注塑槽,所述第一流道槽的槽底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道槽顶端开口的横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的槽壁与槽底相接处设置为圆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流道槽的侧壁相接处设置为圆角。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龙,蓝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五度自动化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