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定子冲片、电机定子与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66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定子冲片、电机定子与电机,其中,预制定子冲片包括:能够相互分离的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第一直线定子冲片包括:第一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第一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直线齿部;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包括:与第一直线轭部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第二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直线齿部,其中,第一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第一直线轭部的内侧边,第一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齿靴部,第二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第二直线轭部的内侧边,第二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靴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能效,并能够降低电机的损耗与振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定子冲片、电机定子与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定子冲片、一种电机定子与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机的定子铁芯通过采用环形硅钢片整体冲裁而成,但是这种制备方式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使得铁芯材料利用率下降,造成成本升高。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定子冲片采用双排直冲然后卷绕的方式制成,但这种制备方式造成了绕线槽深度、齿靴部的长度、直线齿部的宽度相互制约,导致存在以下缺陷:(1)在绕线槽的深度较小时,需要较大的槽面积,在相同输出的情况下,导致铜耗较大而输出转矩较小;(2)在齿靴部的长度与转子磁钢的长度相比较小时,永磁磁链得不到充分利用,电机能效较低;(3)在直线齿部的宽度较小时,易导致磁饱和严重,定子铁损增大,造成电机能效降低;(4)在相邻齿靴部之间的间距即绕线槽的开口较大时,电机的转矩脉动增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电机的噪声振动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定子冲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本技术的在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预制定子冲片,包括:能够相互分离的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第一直线定子冲片包括:第一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第一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直线齿部;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包括:与第一直线轭部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第二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直线齿部,第一直线齿部与第二直线齿部平行交替排布,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直线齿部与第二直线齿部之间具有指定距离,其中,第一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第一直线轭部的内侧边,第一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齿靴部,第一齿靴部沿直线轭部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二直线轭部,第二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第二直线轭部的内侧边,第二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靴部,第二齿靴部沿宽度方向延伸至第一直线轭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预制定子冲片构造为条形冲片结构,并且条形冲片结构由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拼接形成,在拼接形成的条形冲片结构中,包括两侧的第一直线轭部与第二直线轭部,通过在第一直线轭部与第二直线轭部之间开设长方孔,使两个相邻的长方孔之间构造形成直线齿部,另外,在直线齿部的顶部还能够将原本拼接为一体的结构通过冲裁形成齿靴部,使条形冲片结构上除了长方孔之外的材料均可以较大程度的利用,从而提升了制备材料的利用率,并有利于降低制备成本。具体地,多个硅钢片叠加后,通过冲裁操作后,形成预制定子冲片,预制定子冲片分离后,形成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其中,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相同时,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弯折后形成结构相同的定子铁芯分瓣,定子铁芯分瓣固定组装后形成定子铁芯。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预制定子冲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分离后,相邻的两个第一直线齿部之间构造出第一绕线槽,相邻的两个第二直线齿部之间构造出第二绕线槽;其中,在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分离前,相互连接的第二直线齿部与第二齿靴部逐一对应设置于第一绕线槽内,第二齿靴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绕线槽的两侧侧壁,相互连接的第一直线齿部与第一齿靴部逐一对应设置于第二绕线槽内,第一齿靴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绕线槽的两侧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拼接的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在经过冲裁等操作,以及分离操作以后,第一齿靴部与第二直线轭部相互分离,以构设出第二绕线槽,第二齿靴部与第一直线轭部相互分离,以构设出第一绕线槽,设置于同一个直线定子冲片上的相邻的两个齿靴部构成绕线槽的开口,在拼接结构分离之前,第一绕线槽内设置有第二直线齿部与第二齿靴部,第二绕线槽内设置有第一直线齿部与第一齿靴部,其中,齿靴部的长度与绕线槽的宽度相同,齿靴部的顶部与绕线槽的底部拼接为一体,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绕线槽的深度,从而有效提高输出转矩,另一方面,能够使齿靴部的长度最大化设置,提升永磁磁链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机能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直线轭部与第二直线轭部的构造形状相同并相对设置,第一直线齿部与第二直线齿部的形状相同,以使相邻的两个第一齿靴部之间的间隙与直线齿部的宽度相同,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齿靴部之间的间隙与直线齿部的宽度相同。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两个直线定子冲片的结构,以及限定相邻的两个齿靴部之间的间隙与直线齿部的宽度相同,即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的结构完全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直线齿部的宽度,从而降低磁饱和程度,减小定子铁损,提升电机能效,另一方面,相邻齿靴部之间的间距,即绕线槽的开口宽度与直线齿部的宽度相同,有利于减小电机的转矩脉动,以限制振动噪声。具体地,齿靴部的顶部可以被构造为弧形结构,通过限定齿靴部的外径、齿靴部对应的夹角、齿靴部以及直线齿部上的磁通密度、齿槽转矩、槽满率、额定输出等参数,以得到结构与性能完全相同的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从而使相邻的两个齿靴部之间的间距与直线齿部的宽度一致,齿靴部的长度与绕线槽的宽度一致,并且绕线槽的底部轮廓与齿靴部的顶部的弧形结构重合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第一直线轭部的外侧边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缓冲槽,在第二直线轭部的外侧边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缓冲槽,其中,第一缓冲槽与第二直线齿部对应设置,第二缓冲槽与第一直线齿部对应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直线轭部的外侧边上开设缓冲槽,在直线定子冲片折弯过程中,通过缓冲槽的间隙逐渐减小,通过压缩缓冲槽,能够缓冲直线轭部在弯折成弧形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张力,从而降低制备形成的定子铁芯分瓣的变形概率,并且在直线定子冲片(具体为直线轭部)折弯后缓冲槽闭合,从而实现缓冲拼接,并且不会在拼接处产生拼接缝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缓冲槽由具有指定夹角的第一侧边部、第二侧边部以及设置于第一侧边部与第二侧边部之间的圆形轮廓相互连接构造形成,其中,在直线定子冲片折弯后,相对的第一侧边部与第二侧边部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定子轭部的侧边上开设缓冲槽,缓冲槽的轮廓由设置于定子轭部的扇形开口以及设置于扇形开口的收缩区域的圆形轮廓连接形成,通过设置缓冲槽,一方面,能够实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在折弯后,扇形轮廓的两条侧边直接重合设置,只保留圆形轮廓形成的圆孔,从而有利于简化折弯操作的操作过程。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直线轭部的一端开设有卡槽,直线轭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扣。在该技术方案中,直线轭部的一端开设卡槽,并在另一端设置卡扣,在多个直线定子冲片堆叠后,通过冲裁操作在一端形成卡槽,在另一端形成卡扣,通过弯折工艺形成弧形的定子铁芯分瓣后,两个相邻的弧形定子铁芯分瓣的相邻端部对应设置卡扣与卡槽,通过卡槽和卡扣配合将定子铁芯分瓣拼接成圆环形的定子铁芯,实现了拼接定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直线轭部和/或直线齿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叠片凸起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叠片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相互分离的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所述第一直线定子冲片包括:第一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所述第一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直线齿部;所述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包括:与所述第一直线轭部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所述第二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直线齿部,所述第二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齿部平行交替排布,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齿部之间具有指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直线轭部的内侧边,所述第一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齿靴部,所述第一齿靴部沿所述直线轭部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轭部,所述第二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直线轭部的内侧边,所述第二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靴部,所述第二齿靴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直线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相互分离的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第二直线定子冲片;所述第一直线定子冲片包括:第一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所述第一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直线齿部;所述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包括:与所述第一直线轭部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线轭部以及多个沿所述第二直线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直线齿部,所述第二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齿部平行交替排布,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齿部之间具有指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直线轭部的内侧边,所述第一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齿靴部,所述第一齿靴部沿所述直线轭部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轭部,所述第二直线齿部的根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直线轭部的内侧边,所述第二直线齿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齿靴部,所述第二齿靴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直线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所述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分离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直线齿部之间构造出第一绕线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齿部之间构造出第二绕线槽;其中,在所述第一直线定子冲片与所述第二直线定子冲片分离前,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靴部逐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绕线槽内,所述第二齿靴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绕线槽的两侧侧壁,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靴部逐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绕线槽内,所述第一齿靴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绕线槽的两侧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轭部与所述第二直线轭部的构造形状相同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线齿部与所述第二直线齿部的形状相同,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靴部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直线齿部的宽度相同,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齿靴部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直线齿部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定子冲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涛王飞武谷雨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