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卷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58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池极卷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单元内部极卷架循环旋转功能的设置,提高了极卷加热均匀程度,保证极卷各个面受热均匀以及极卷内部各个点温升曲线一致,烘干效果一致,提高烘干效率;同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极卷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极卷极片烘干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极卷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极片需要进行烘干工艺,目前极卷烘干方式是将极卷放到极片架上,运输至烘箱段进行加热,现有烘箱段加热方式主要为底部及两侧分别设有加热管,但上部无加热管,从而导致极卷加热的过程中有受热不均的现象,并且两侧及底部加热管热能分布也有不均匀的现象,从而极卷的极片进行烘干工艺时内部温升情况难以保持一致,温度差异比较大,从而加热均匀度不佳,导致加热时间过长,水分控制困难。若能提供一种能够对电池极卷进行均匀加热的加热装置,将会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热均匀程度高,实现对电池极卷进行边旋转边加热的电池极卷加热装置。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极卷加热装置,包括串联连通的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N-1加热单元、第N加热单元,其中N≥1;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设有上盖体、下盖体、左侧盖体以及右侧盖体共四个盖体,所述加热箱体未设盖体的侧面与第二加热单元连通;所述下盖体、左侧盖体以及右侧盖体内侧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加热管件;所述下盖体上设有极片架;所述极片架上设有供极片卷绕的转轴以及与之配合的转向轴承;所述极卷卷绕在转轴上;所述转轴右侧连接有穿设右侧盖体的驱动转轴;所述右侧盖体外侧设有与驱动转轴配合的法兰轴承;所述法兰轴承右侧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整个转轴进行旋转带动极片架上极卷的旋转;所述下盖体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滚轮座;所述滚轮座连通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N-1加热单元、第N加热单元;所述极片架下方设有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分别与下盖体上的两个滚轮座相配合,通过底部动力控制两个滚轮的滚动实现极片架在串联连通的多个加热单元之间进行位置移动。为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功能,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电机的速度控制通过变频器进行控制;可以更加精确的实现加热过程中的极卷旋转均匀度。为了提高电机工作的稳定性,所述电机装设于电机座上。所述电机为卧式三相异步电机;实现更优的旋转动力支持。更为优选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设于电机一侧的主驱动轮、设于第一加热单元上的第一同步轮、第二加热单元的第二同步轮、……设于N-1加热单元上的第N-1同步轮、第N加热单元上的第N同步轮;相邻的同步轮之间通过传动同步带相连,在主驱动轮的驱动下实现多个同步轮的共同联动。为了提高极卷卷绕转轴旋转的稳定性,所述极卷与转轴之间设有平键。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极卷加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设备改进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烘干效率;(2)提高极卷加热均匀程度,保证极卷各个面受热均匀,提高加热效率;(3)有效保证极卷内部各个点温升曲线一致,烘干效果一致;(4)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电池极卷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电池极卷加热装置第一加热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加热单元内极卷架上未进行极片卷绕情况下转轴、转向轴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滚轮座与滚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转动驱动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电池极卷加热装置,包括串联连通的五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100、第二加热单元200、第三加热单元、第四加热单元以及第五加热单元。所述第一加热单元100包括加热箱体101;所述加热箱体101设有上盖体1011、下盖体1012、左侧盖体1013以及右侧盖体1014共四个盖体,所述加热箱体101未设盖体的侧面与第二加热单元200连通;所述下盖体1012、左侧盖体1013以及右侧盖体1014内侧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加热管件102;用于内部极卷的加热;所述下盖体1012上设有极片架103;所述极片架103上设有供极片卷绕的转轴104以及与之配合的转向轴承106;所述极卷107卷绕在转轴104上;为了提高极卷卷绕转轴旋转的稳定性,所述极卷107与转轴104之间设有平键105。所述转轴104右侧连接有穿设右侧盖体1014的驱动转轴108;所述右侧盖体1014外侧设有与驱动转轴108配合的法兰轴承109;所述法兰轴承109右侧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整个转轴10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极片架103上极卷107的旋转;避免加热过程中只有设置了加热管件102的三面才能得到加热,提高极卷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加热烘干效率30%以上。所述下盖体1012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滚轮座110;所述滚轮座110连通第一加热单元100、第二加热单元200、第三加热单元、第四加热单元以及第五加热单元;所述极片架103下方设有两个滚轮1031;所述两个滚轮1031分别与下盖体1012上的两个滚轮座110相配合,通过底部动力控制两个滚轮1031在两个滚轮座110上的滚动实现极片架103在串联连通的多个加热单元之间进行位置移动。为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功能,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电机111进行驱动;所述电机111为卧式三相异步电机;实现更优的旋转动力支持。所述电机111的速度控制通过变频器进行控制;可以更加精确的实现加热过程中的极卷旋转均匀度;为了提高电机工作的稳定性,所述电机111装设于电机座112上。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设于电机111一侧的主驱动轮113、设于第一加热单元100上的第一同步轮114、第二加热单元的第二同步轮115、设于第三加热单元上的第三同步轮、第四加热单元上的第四同步轮、第五加热单元上的第五同步轮;相邻的同步轮之间通过传动同步带相连,在主驱动轮113的驱动下实现多个同步轮的共同联动。工作原理:所述极片架103在底部动力控制下,通过两个滚轮1031的滚动运送传输至第一加热单元100内部,检测到极片架103到位后滚动传输停止,转动驱动装置开始工作:卧式三相异步电机收到指令后,主驱动轮113进行运转,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114转动,带动驱动转轴10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极片架103上的极卷107的旋转,实现均匀加热,避免加热过程中只有设置了加热管件102的三面才能得到加热,提高极卷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加热烘干效率30%以上;其旋转速度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实现,第一加热单元100加热任务结束后,极片架103继续在在底部动力控制下,通过两个滚轮1031的滚动运送传输至第二加热单元200内部,检测到极片架103到位后滚动传输停止;同时新的一个极片架上料通过同样的滚动方式进入第一加热单元100内部,同样检测到极片架103到位后滚动传输停止;转动驱动装置开始工作:电机运转,主驱动轮113运转,通过同步带依次带动第一同步轮114、第二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极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连通的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100)、第二加热单元(200)……第N‑1加热单元、第N加热单元,其中N≥1;所述第一加热单元(100)包括加热箱体(101);所述加热箱体(101)设有上盖体(1011)、下盖体(1012)、左侧盖体(1013)以及右侧盖体(1014)共四个盖体,所述加热箱体(101)未设盖体的侧面与第二加热单元(200)连通;所述下盖体(1012)、左侧盖体(1013)以及右侧盖体(1014)内侧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加热管件(102);所述下盖体(1012)上设有极片架(103);所述极片架(103)上设有供极片卷绕的转轴(104)以及与之配合的转向轴承(106);所述极卷(107)卷绕在转轴(104)上;所述转轴(104)右侧连接有穿设右侧盖体(1014)的驱动转轴(108);所述右侧盖体(1014)外侧设有与驱动转轴(108)配合的法兰轴承(109);所述法兰轴承(109)右侧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整个转轴(104)进行旋转带动极片架(103)上极卷(107)的旋转;所述下盖体(1012)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滚轮座(110);所述滚轮座(110)连通第一加热单元(100)、第二加热单元(200)……第N‑1加热单元、第N加热单元;所述极片架(103)下方设有两个滚轮(1031);所述两个滚轮(1031)分别与下盖体(1012)上的两个滚轮座(110)相配合,通过底部动力控制两个滚轮(1031)的滚动实现极片架(103)在串联连通的多个加热单元之间进行位置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极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连通的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多个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单元(100)、第二加热单元(200)……第N-1加热单元、第N加热单元,其中N≥1;所述第一加热单元(100)包括加热箱体(101);所述加热箱体(101)设有上盖体(1011)、下盖体(1012)、左侧盖体(1013)以及右侧盖体(1014)共四个盖体,所述加热箱体(101)未设盖体的侧面与第二加热单元(200)连通;所述下盖体(1012)、左侧盖体(1013)以及右侧盖体(1014)内侧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加热管件(102);所述下盖体(1012)上设有极片架(103);所述极片架(103)上设有供极片卷绕的转轴(104)以及与之配合的转向轴承(106);所述极卷(107)卷绕在转轴(104)上;所述转轴(104)右侧连接有穿设右侧盖体(1014)的驱动转轴(108);所述右侧盖体(1014)外侧设有与驱动转轴(108)配合的法兰轴承(109);所述法兰轴承(109)右侧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整个转轴(104)进行旋转带动极片架(103)上极卷(107)的旋转;所述下盖体(1012)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滚轮座(110);所述滚轮座(110)连通第一加热单元(100)、第二加热单元(200)……第N-1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德尹东星尚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