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39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不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源以及一种具备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直下式背光源具备:蓝色光源;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具有供来自蓝色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该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以及下转换层,具有与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二主要面邻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该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改善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不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源以及具备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例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有侧光式和直下式这两种。近年来,在大型显示器中,随着高画质化、高亮度化等要求,采用了直下式的背光源。直下式的背光源是在液晶面板的液晶背面铺满多个光源的构造,与侧光式的背光源不同,可以分割为数个光源块,因此,能够使图像亮的部分的背光源亮、图像暗的部分的背光源暗等。这是被称为部分驱动、高动态范围(HDR:High-DynamicRange)、区域调光(Localdimming)的功能,能够提高整个图像的对比度。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5336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直下式光源装置,其具备:基板、配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光源、与多个光源对置配置的波长转换构件、以及配置于在基板上与多个光源不同的区域的反射构件,其中,反射构件所占的面积在基板最表面的比例为92%~9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53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为了在液晶显示器中显示鲜明的色彩,从光源获得的蓝色、绿色、红色的光的强度最好是均匀的。然而,例如公知:白色LED使用黄色荧光体,由此绿色和红色的光没有被分离,因此,无法充分获取色彩再现范围。为了对此进行改善,例如公知采用量子点膜的技术。这是一种采用蓝色LED等蓝色光源作为光源,对来自该光源的蓝色光的一部分进行透射,通过量子点膜将剩余部分转换成绿色光和红色光,分离蓝色、绿色、红色的光的光谱而提高色彩再现性的技术。然而,量子点膜将转换成的绿色光和红色光向来自光源的光行进方向射出的同时,还将其向光源方向射出(图1)。直下式背光源的光源配置于显示器的背面一面,因此,在光源与包含量子点膜等的光学构件之间通常形成有腔(空间)部,以便光源的轮廓等不被视觉确认。从量子点膜向腔部射出的绿色光和红色光在扩散层或光源部等受散射、反射或吸收等影响,向与来自光源的光行进方向不同的方向行进或者衰减,有时会产生色彩不均匀等不良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不均匀的直下式背光源。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蓝色光源;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具有供来自蓝色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该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以及下转换层,具有与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二主要面邻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该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备上述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源能够改善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不均匀,因此,能够显示鲜明的色彩。本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源能够使成为色彩不均匀的原因的、侵入至光源侧的绿色光和红色光的至少一部分向视觉确认侧返回。当向视觉确认侧返回的绿色光和红色光混合时,呈有助于亮度的黄色光,这种黄色光相对于来自蓝色光源的光的入射轴稍微偏离地向视觉确认侧返回,因此,本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源还能够有助于亮度不均匀的改善。上述的记载不应该视为公开了本技术的所有实施方案以及与本技术有关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以往的直下式背光源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直下式背光源的概略图。图3是与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学试验装置有关的概略图。图4是用于直下式背光源的反射性偏光片层以及下转换层的、与可见光波长以及光谱强度有关的测定数据。图5是与直下式背光源的另一光学试验装置有关的概略图。图6是使用图5的光学试验装置测定出的、与直下式背光源用光学层叠体的各观测位置的CIEx值的色移有关的测定数据。图7是使用图5的光学试验装置测定出的、与直下式背光源用光学层叠体的各观测位置的CIEy值的色移有关的测定数据。图8是与直下式背光源的又一光学试验装置有关的概略图。图9是使用图8的光学试验装置测定出的、与直下式背光源用光学层叠体的CIEx值有关的测定数据。图10是使用图8的光学试验装置测定出的、与直下式背光源用光学层叠体的CIEy值有关的测定数据。图11(a)是透射率测定法的概略图,图11(b)是反射率测定法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具备:蓝色光源;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具有供来自蓝色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该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以及下转换层,具有与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二主要面邻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该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通过以这种构成配置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和下转换层,能够使从下转换层向蓝色光源侧射出的绿色光和红色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而使其向视觉确认侧返回,因此,能够改善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不均匀。当向视觉确认侧返回的绿色光和红色光混合时,呈有助于亮度的黄色光,这种黄色光相对于来自蓝色光源的光的入射轴稍微偏离地向视觉确认侧返回,因此,还能够改善亮度不均匀。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的下转换层,可以采用量子点层。通过调整量子点层中所含的量子点的粒径和量、以及量子点层的厚度等,能够适当控制蓝色、绿色、红色的光强度。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可以在下转换层的第二主要面进一步具备光回收层,和/或可以在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一主要面进一步具备扩散层。光回收层是对入射光的一部分进行回收或反射,且对入射光的一部分进行透射的层。通过应用该光回收层,能够提高亮度,并且能够使所回收的蓝色光再次射入至下转换层而转换成绿色光和红色光,在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使该绿色光和红色光的至少一部分再次返回至视觉确认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色彩不均匀以及亮度不均匀。在应用了扩散层的情况下,能够使来自蓝色光源的入射光扩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亮度不均匀,并且还能够降低蓝色光源的轮廓的视觉确认性。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回收层,可以使用选自由第二反射性偏光片层和微结构化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层对亮度的提高、色彩不均匀的改善等更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包含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和第二反射性偏光片层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反射性偏光片层的偏光轴相对于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偏光轴的偏差设在-20度~20度的范围内。这种构成的直下式背光源能够体现足够的亮度。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的蓝色光源,可以使用蓝色LED。对于蓝色LED的使用,除了高亮度以及节能化优异以外,在下转换层上的绿色光和红色光的转换效率也优异。第一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源可以用于液晶显示器。具备这种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减少亮度不均匀,并显示鲜明的色彩。以下,以举例示出本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案的目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案。本技术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本技术中,“主要面”是指构成背光源的各层的蓝色光源侧或视觉确认侧的主要的面,不包含各层的侧面(端面)。本技术中,“邻接”是指两个层直接接合的状态、或者经由粘接剂等接合手段贴合的状态。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直下式背光源具备:蓝色光源;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具有供来自蓝色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蓝色光源;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具有供来自所述蓝色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以及下转换层,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二主要面邻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蓝色光源;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具有供来自所述蓝色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以及下转换层,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二主要面邻接的第一主要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主要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换层是量子点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转换层的第二主要面进一步具备光回收层,和/或在所述第一反射性偏光片层的第一主要面进一步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榛泽文久菱谷晃司丰冈和彦斋藤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