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轴承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37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油轴承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桶、与浸油桶连通的储油箱以及与浸油桶连通的真空泵,浸油桶上位于和真空泵连通处设有出气单向阀,浸油桶上设有盖体;还包括支架,支架贯穿浸油桶且支架和浸油桶转动连接,支架位于浸油桶内的部分连接有多个用于放置含油轴承的支杆,支架伸出浸油桶的部分沿周向设有多个叶片;浸油桶外侧设有外桶,外桶的内壁和浸油桶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还包括涡流管,涡流管包括进气端、热气出口端和冷气出口端,进气端和真空泵的排气端连通,热气出口端和外桶连通,冷气出口端开口朝向叶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提高了浸油的效率以及改善了浸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轴承浸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轴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含油轴承浸油装置。
技术介绍
含油轴承,即多孔质轴承(PorousBearing),是以金属粉末为主要原料,通过粉末冶金法制作的烧结体。含油轴承利用其材质的多孔特性以及其与润滑油的亲和特性,在轴瓦安装使用前,使润滑油浸润轴瓦材料,使得轴承工作期间可以不加或较长时间不加润滑油,因此受到欢迎。传统工艺的含油轴承浸油处理是直接将轴承浸泡在油液介质中,由于轴承上的孔隙内充满空气,油液渗透到孔内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轴承浸油装置,以解决直接浸泡时油液渗透效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含油轴承浸油装置,包括浸油桶、与浸油桶连通的储油箱以及与浸油桶连通的真空泵,浸油桶上位于和真空泵连通处设有出气单向阀,浸油桶上设有盖体;还包括支架,支架贯穿浸油桶且支架和浸油桶转动连接,支架位于浸油桶内的部分连接有多个用于放置含油轴承的支杆,支架伸出浸油桶的部分沿周向设有多个叶片;浸油桶外侧设有外桶,外桶的内壁和浸油桶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还包括涡流管,涡流管包括进气端、热气出口端和冷气出口端,进气端和真空泵的排气端连通,热气出口端和外桶连通,冷气出口端开口朝向叶片。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待浸油的含油轴承放置在支杆上,设置多个支杆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含油轴承的浸油,且支杆使得多个含油轴承有序排列,可以避免多个含油轴承堆积在一起导致浸油效果不好。真空泵用于将浸油桶内的空气抽出,使浸油桶保持真空的浸油环境。浸油桶内空气被抽出后,含油轴承的空隙内的空气也被抽出,浸油桶内呈负压状态,吸取油液从储油箱进入到浸油桶内,在油压的作用下,油液渗透到含油轴承内。真空泵抽出的气体从真空泵的排气端排出到涡流管内,在涡流管内发生涡流反应分离出热气和冷气,冷气吹向叶片,带动叶片转动,支架随叶片转动,位于浸油桶内的支杆转动,使得含油轴承在油液内转动,和油液更充分的接触。热气通入到外桶内,对浸油桶加热,浸油桶内的油液被加热后,油液内的分子受热逸散,分子运动速度更快,提高渗透入含油轴承内的效率。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相比传统浸油工艺,通过真空渗透处理的产品,含油量更充分,润滑性能大大提高,且真空浸油的效率更高,真空环境能除去油液中的气泡,避免气泡进入含油轴承的孔隙内导致油液无法完全充满含油轴承。2、多个支杆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含油轴承的浸油,且支杆使得多个含油轴承有序排列,多个含油轴承之间没有重叠部分,含油轴承可以和油液充分接触,使得油液充分的渗透到含油轴承内。3、外桶内通入热气对浸油桶加热,浸油桶内的油液被加热后,油液内的分子受热逸散,分子运动速度更快,提高渗透入含油轴承内的效率。4、冷风吹动叶片转动,使得位于浸油桶内的支杆也转动,含油轴承随支杆在浸油桶内运动,和油液的接触更加充分,且含有轴承运动过程中使得油液产生振动,分子被撞击无序运动,更容易渗透到含油轴承内。进一步,盖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设有保压阀,进气口处连接有鼓气泵。在浸油过程中,保压阀可以使得浸油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在浸油完成后,打开保压阀,启动鼓气泵,气体进入浸油桶,浸油桶内气压增大,油液受到压力作用,一部分被压入含油轴承的孔隙内,提高渗透率,另一部分被压回储油箱内。进一步,盖体上还设有用于测量浸油桶内气压的气压测试表。监测浸油桶内的气压环境,保证浸油过程处于真空环境中。进一步,浸油桶的顶部和底部均和储油箱连通,浸油桶上位于顶部连通处设有进油单向阀,浸油桶上位于底部连通处设有出油单向阀。油液从顶部进入时,配合真空环境,油液进入压力较大,和位于浸油桶内的含油轴承产生一定的冲击接触,油液可以渗透到含油轴承内。浸油完成后,在增压的情况下,油液可以从底部被压回储油箱内。进一步,支杆自由端设有网状的卡块。设置卡块卡住含油轴承,可在支杆运动过程中避免含油轴承掉落。卡块设为网状则可以减少卡块和含油轴承的接触面积,保证含油轴承可和油液充分接触。进一步,浸油桶为铜质桶。铜的导热效果好,使得浸油桶在加热时,热量能充分的传递到浸油桶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油箱1、盖体2、浸油桶3、外桶4、支架5、支杆6、叶片7、涡流管8、真空泵9、气压测试表10。如图1所示,含油轴承浸油装置,包括外桶4和位于外桶4内的浸油桶3,外桶4的内壁和浸油桶3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浸油桶3为铜桶,浸油桶3上设有盖体2,盖体2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设有保压阀,进气口处连通有鼓气泵。盖体2上还设有气压测试表10,气压测试表10的测量部伸入盖体2内。浸油桶3右侧壁贯穿设有支架5,支架5和浸油桶3转动连接。支架5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杆6,支杆6卡接有网状的卡块。支架5右端沿周向均布有四个叶片7。还包括位于浸油桶3左侧的储油箱1,储油箱1右端连通有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浸油桶3左侧壁顶部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内设有进油单向阀,第一油管右端和进油口连通。浸油桶3左侧壁底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内设有出油单向阀,第二油管右端和出油口连通。浸油桶3右侧设有真空泵9,真空泵9左端为抽气端,右端为排气端,浸油桶3右侧壁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内设有出气单向阀,真空泵9的抽气端和出气口之间连通有第一气管。真空泵9右方设有涡流管8,涡流管8左端为进气端,下端为冷气出口端,上端为热气出口端,进气端和真空泵9的排气端连通有第二气管。热气出口端和外桶4之间连通有第三气管。冷气出口端开口位于叶片7正上方。具体工作时,拆下支杆6上的卡块,将待浸油的含油轴承放置在支杆6上,再将卡块固定到支杆6上,盖上盖体2将浸油桶3密封。启动真空泵9,真空泵9将浸油桶3内的气体抽出,浸油桶3内气压降低,呈负压状态,浸油桶3内的气体抽出后,继续抽取含油轴承孔隙内的气体,在抽气过程中,储油箱1内的油液被抽取进入浸油桶3内,浸油桶3内的空气越来越少的同时,浸油桶3内的油液越来越多将支杆6以及支杆6上的含油轴承全部浸泡在内。根据压力测试表的测试值,达到所需的气压后,关闭真空泵9。真空泵9所抽取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进入到涡流管8内,在涡流管8内发生涡流反应,分离出热气和冷气,冷气从涡流管8下端排出,吹动叶片7运动,叶片7带动支架5转动,支杆6上的含油轴承随支杆6转动,含油轴承和油液的接触更加充分。热气从涡流管8下端排出,通过第三气管进入外桶4内,对浸油桶3进行加热,浸油桶3内的油液受热,分子逸散更加迅速,提高浸油的渗透效率。浸泡二十分钟后,打开保压阀,启动鼓气泵,鼓气泵向浸油桶3内鼓入气体,浸油桶3逐渐恢复常压,在浸油桶3内气压增大的过程中,油液受到压力,一部分被压入含油轴承的孔隙内,提高渗透率,剩余部分通过第二油管被压回储油箱1内,待下次浸油使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油轴承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油桶、与浸油桶连通的储油箱以及与浸油桶连通的真空泵,浸油桶上位于和真空泵连通处设有出气单向阀,浸油桶上设有盖体;还包括支架,支架贯穿浸油桶且支架和浸油桶转动连接,支架位于浸油桶内的部分连接有多个用于放置含油轴承的支杆,支架伸出浸油桶的部分沿周向设有多个叶片;浸油桶外侧设有外桶,外桶的内壁和浸油桶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还包括涡流管,涡流管包括进气端、热气出口端和冷气出口端,进气端和真空泵的排气端连通,热气出口端和外桶连通,冷气出口端开口朝向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油轴承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油桶、与浸油桶连通的储油箱以及与浸油桶连通的真空泵,浸油桶上位于和真空泵连通处设有出气单向阀,浸油桶上设有盖体;还包括支架,支架贯穿浸油桶且支架和浸油桶转动连接,支架位于浸油桶内的部分连接有多个用于放置含油轴承的支杆,支架伸出浸油桶的部分沿周向设有多个叶片;浸油桶外侧设有外桶,外桶的内壁和浸油桶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还包括涡流管,涡流管包括进气端、热气出口端和冷气出口端,进气端和真空泵的排气端连通,热气出口端和外桶连通,冷气出口端开口朝向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河海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