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及轴承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轴承检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及轴承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轴承的径向游隙是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移动时的移动量。运转时的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因此,轴承的径向游隙是轴承精度的重要指标,必须符合相应的公差要求,需要进行准确测量。现有技术中,径向游隙测量采用卧式测量,将轴承水平套在工作台上的定位芯上,实现固定轴承内圈的目的,然后通过测笔对径向游隙进行测量,但是这样的设置可能使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动体与轴承的轴线出现夹角,在外力推动外圈时,倾斜的滚动体妨碍了轴承外圈的径向移动,不能够使滚动体与轴承的外圈紧密贴合,使径向测量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向游隙测量设备,以缓解现有轴承卧式测量轴承游隙时,轴承的滚动体出现倾斜,不能够使滚动体与轴承的外圈紧密贴合,使径向测量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包括:支撑件、用于支撑轴承的内圈的定位芯、用于锁紧轴承内圈的内圈锁紧机构、用于测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用于支撑轴承的内圈的定位芯、用于锁紧轴承内圈的内圈锁紧机构、用于测量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机构和用于向上顶起轴承的顶起机构;所述定位芯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上,且所述定位芯的轴线为水平线;在所述定位芯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于所述定位芯的侧端;所述内圈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内圈锁紧机构和支撑件,且所述内圈锁紧机构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腔向所述定位芯的侧端移动;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芯正上方,通过第七连接板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和支撑件,且所述测量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顶起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用于支撑轴承的内圈的定位芯、用于锁紧轴承内圈的内圈锁紧机构、用于测量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机构和用于向上顶起轴承的顶起机构;所述定位芯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上,且所述定位芯的轴线为水平线;在所述定位芯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槽贯穿于所述定位芯的侧端;所述内圈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内圈锁紧机构和支撑件,且所述内圈锁紧机构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腔向所述定位芯的侧端移动;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芯正上方,通过第七连接板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和支撑件,且所述测量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顶起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芯正下方,且所述顶起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锁紧机构包括L型勾、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定位槽沿竖直向上贯穿所述定位芯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定位槽贯通所述定位芯的高度方向;所述L型勾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L型勾的水平部沿所述定位芯的高度方向伸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第一驱动元件和L型勾的竖直部,以使所述L型勾的水平部向沿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腔向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支撑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片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水平横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弹片组包括两个水平放置的第一弹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竖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水平横板与所述L型勾的竖直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设置在上层所述第一弹片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游隙测量笔、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二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游隙测量笔和第二驱动元件,以使所述游隙测量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径向游隙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用于顶住轴承上端的过渡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弹片组、第五连件板、第六连接板、第七连接板和第二水平横板;所述第二弹片组包括两个水平放置的第二弹片,通过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分别竖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片的两端;所述第五连件板通过所述第二水平横板与所述游隙测量笔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七连接板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马盈丰,曹景山,李伟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亿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