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05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属夯实机械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击力大的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构成中有框架、夯体和振动源,独特之处为,振动源为两套,每套具有电机和甩盘,电机安装于夯体上方的电机底板上,两甩盘通过转轴支承在夯体上,两电机的输出端、两转轴的输入端分别相互背离,左、右转轴的输入端分别与右上方、左上方的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两甩盘错位偏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易于通过选取的甩盘获取适宜的大冲击力;两套振动源可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行走,使高炉主沟构筑时的夯实在一个来回完成,方便了夯实作业并提高了功效;适宜在夯实作业场所中,尤其是高炉主沟构筑中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夯实机,尤其是构筑炼铁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属夯实机械
技术介绍
高炉主沟是渣铁混合物经出铁口流出的通道,因经常受到高温渣铁的机械冲刷和化学侵蚀而易于损坏,故构筑时多采用建筑用冲击机夯实。建筑用冲击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中故障率较高。体积适宜时功率往往难以满足高炉主沟较高夯实强度的要求,且受结构限制,功率不易提高,为此经常影响到主沟的构筑质量,如铁水钻入未夯实的耐火材料中而出现的钻铁现象等,不仅增加炼铁耐火材料消耗、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难免因修复不及时而影响高炉正常出铁,降低产量。为此,应研制提供适合高炉主沟构筑使用的夯实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击力大的高炉主沟用夯实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炉主沟用夯实机,构成中有框架、夯体和振动源,夯体位于框架底部,振动源安装于夯体上,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振动源为两套,每套中具有电机2和甩盘组6,两电机安装于夯体5上方的电机底板4上,两甩盘组通过转轴7旋转支承在夯体5上,两电机的输出端、两转轴的输入端分别相互背离,左甩盘组转轴的输入端与右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右甩盘转组转轴的输入端与左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两甩盘组错位偏置。为增大夯实力,上述高炉主沟用夯实机,所述两甩盘组6中的甩盘数量分别3~5个,多个甩盘可相互偏转,以方便调节离心力。为方便装卸和调整离心力,上述高炉主沟用夯实机,所述甩盘的盘面上设有径向开口槽8和对夹螺钉9。上述高炉主沟用夯实机,所述框架由左、右 形管3与夯体5、电机底板4固接而成,左、右 形管分别兼作左、右扶手。为方便操纵控制,上述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在所述左、右扶手上分别安置有转向开关1。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易于通过选取的甩盘获取适宜的大冲击力,两套振动源可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行走夯实,使高炉主沟的构筑可在一个来回完成,方便了夯实作业并提高了功效,具有夯实强度高、工作可靠、故障率底、使用寿命长、造价低等优点,适宜在夯实作业场所中,尤其是高炉主沟构筑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放大剖视图;图3是甩盘平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为1-转换开关、2-电机、3-左、右 形管、4-电机底板、5-夯体、6-甩盘组、7-转轴、8-径向开口槽、9-对夹螺钉、10-轴承座。参阅附图。图示甩盘组6中的各甩盘为扇形,排布固定在转轴7上,转轴7通过轴承座10旋转支承在夯体5上。两电机在电机底板4上一左、一右间隔排布,两输出端相互背离;两甩盘组6连同转轴7一左、一右间隔排布在夯体5上,两转轴7的输入端相互背离,左转轴的输入端与右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右转轴的输入端与左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传动皮带为V型皮带,传动比约为2∶1,两甩盘组6沿夯体5的纵向中心线相互错位。两套振动源交替工作,图1中左转轴7逆时针旋转时,右 形管为扶手,夯实机前行;反之夯实机向后运行,通过左、右 形管上的转向开关1可方便地控制本技术前后行走时的转向。仍参阅附图。甩盘组6中的甩盘数量为5个,各甩盘盘面上的径向开口槽8为径向贯通槽,松开对夹螺钉9时,可方便地将各甩盘由转轴上拆卸或装上,或相互偏转调整离心力,装卸或调整完毕紧固对夹螺钉9便将各甩盘牢固地固定在转轴7上。对夹螺钉9可为两个。仍参阅附图。左、右 形管、横管与夯体5、电机底板4之间焊接。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主沟用夯实机,构成中有框架、夯体和振动源,夯体位于框架底部,振动源安装于夯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为两套,每套中具有电机和甩盘组,两电机安装于夯体上方的电机底板上,两甩盘组通过转轴旋转支承在夯体上,两电机的输出端、两转轴的输入端分别相互背离,左甩盘组转轴的输入端与右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右甩盘转组转轴的输入端与左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两甩盘组错位偏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甩盘组中的甩盘数量分别为3~5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述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甩盘的盘面上设有径向开口槽和对夹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左、右 形管3、与夯体5、电机底板4固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扶手上分别安置有转向开关。专利摘要一种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属夯实机械
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击力大的高炉主沟用夯实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构成中有框架、夯体和振动源,独特之处为,振动源为两套,每套具有电机和甩盘,电机安装于夯体上方的电机底板上,两甩盘通过转轴支承在夯体上,两电机的输出端、两转轴的输入端分别相互背离,左、右转轴的输入端分别与右上方、左上方的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两甩盘错位偏置。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易于通过选取的甩盘获取适宜的大冲击力;两套振动源可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行走,使高炉主沟构筑时的夯实在一个来回完成,方便了夯实作业并提高了功效;适宜在夯实作业场所中,尤其是高炉主沟构筑中使用。文档编号C21B7/14GK2752321SQ20042008533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赵永谦, 赵志国, 陈金勇, 马江静, 周新华, 黎彦忍 申请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主沟用夯实机,构成中有框架、夯体和振动源,夯体位于框架底部,振动源安装于夯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为两套,每套中具有电机[2]和甩盘组[6],两电机安装于夯体[5]上方的电机底板[4]上,两甩盘组通过转轴[7]旋转支承在夯体[5]上,两电机的输出端、两转轴的输入端分别相互背离,左甩盘组转轴的输入端与右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右甩盘转组转轴的输入端与左上方电机的输出端皮带传动连接,两甩盘组错位偏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谦赵志国陈金勇马江静周新华黎彦忍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