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675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旋流器、混合器、翼片式扰流器和进气管路;所述旋流器安装于所述混合器的一端,所述混合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路;所述翼片式扰流器过盈压装在进气管路中,并沿气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混合器的下游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进气装置,通过旋流器使进入混合器的空气旋转着流动,从而引导从混合器进入的天然气和废气随着空气一起旋转流动,加快了天然气和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旋转流动的混合气通过混合器后端的翼片式扰流器,旋转流动混合气流动方向被打乱,同时翼片式扰流器的尖角和锐边处形成湍流,进一步加快了混合气在进气管路中的混合,从而提高混合气的均匀性,而且装配工艺简单,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
,应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需在进气管路中混合的发动机上,尤其适用于天然气发动机。
技术介绍
天然气发动机的供气系统主要为混合式或集中喷射式,在这两种燃料供给方式中,天然气和空气均需要在进气管路中混合,再进入气缸内燃烧。混合气的均匀性直接影响燃烧的效果,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目前市场上的天然气发动机主要靠增加进气管路的长度,加大混合距离,提高混合气均匀性。但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升级以及EGR系统采用,对发动机各缸的混合气均匀性要求益加严格,同时由于发动机布置空间的限制,只靠单一的进气管路,很难解决混合气均匀性的问题。本技术主要解决了发动机混合气均匀性差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各缸燃烧的循环变动,提升了燃烧稳定性和发动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能够提高混合气的均匀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旋流器、混合器、翼片式扰流器和进气管路;所述旋流器安装于所述混合器的一端,所述混合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路;所述翼片式扰流器过盈压装在进气管路中,并沿气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混合器的下游侧。可选的,所述旋流器、混合器和翼片式扰流器同轴设置。可选的,包括壳体、内芯、废气导管和两个天然气导管,所述壳体和内芯均呈中空状,所述壳体的轴向的一端用于安装旋流器,另一端用于安装进气管路;所述内芯同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而且,所述内芯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天然气导管上开设有多个天然气喷孔,所述天然气导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内芯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废气导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内芯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废气导管上开设有多个气体喷射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废气进气口,所述废气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而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天然气进气口,所述天然气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可选的,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上游侧。可选的,所述两个天然气导管之间相互垂直。可选的,所述废气导管包括第一弧部、第二弧部、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一平板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部的周向的一端以及第二弧部的周向的一端,所述第二平板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部的周向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弧部的周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上开设有多个气体喷射口。可选的,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弧部位于所述第二弧部的上游侧,并且,所述第一弧部的弦长大于所述第一弧部的弦长。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发动机进气装置,通过旋流器使进入混合器的空气旋转着流动,从而引导从混合器进入的天然气和废气随着空气一起旋转流动,加快了天然气和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旋转流动的混合气通过混合器后端的翼片式扰流器,旋转流动混合气流动方向被打乱,同时翼片式扰流器的尖角和锐边处形成湍流,进一步加快了混合气在进气管路中的混合,从而提高混合气的均匀性,而且装配工艺简单,易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发动机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动机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旋流器;2-混合器;21-壳体;22-内芯;23-废气导管;231-第一弧部;232-第二弧部;233-第一平板部;234-第二平板部;24-天然气导管;3-翼片式扰流器;4-进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旋流器1、混合器2、翼片式扰流器3和进气管路4。所述旋流器1主要是改变气体流动的方向,并安装于所述混合器2的一端,所述混合器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路4,所述翼片式扰流器3过盈压装在进气管路4中,并沿气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混合器2的下游侧,所述翼片式扰流器3主要目的是打散混合气的流动方向,并形成湍流,进一步提高混合气均匀性。更优选地,所述旋流器1、混合器2和翼片式扰流器3同轴设置。所述混合器2包括壳体、内芯、废气导管和两个天然气导管,所述壳体和内芯均呈中空状,所述壳体的轴向的一端用于安装旋流器,另一端用于安装进气管路。所述内芯同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而且,所述内芯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天然气导管上开设有多个天然气喷孔,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天然气导管之间相互垂直,并且所述天然气导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内芯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废气导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内芯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本实施中,所述废气导管包括第一弧部、第二弧部、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一平板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部的周向的一端以及第二弧部的周向的一端,所述第二平板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弧部的周向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弧部的周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上开设有多个气体喷射口。更优选地,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弧部位于所述第二弧部的上游侧,并且,所述第一弧部的弦长大于所述第一弧部的弦长,以使得所述废气导管的截面呈水滴形。本技术的混合器有利于提升天然气和废气在混合器中均匀分布,提高混合气的均匀性。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废气进气口,所述废气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通,而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天然气进气口,所述天然气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更优选地,沿气体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上游侧。本技术中,通过旋流器1使进入混合器2的空气旋转着流动,从而引导从混合器2进入的天然气和废气随着空气一起旋转流动,加快了天然气和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旋转流动的混合气通过混合器2后端的翼片式扰流器3,旋转流动混合气流动方向被打乱,同时翼片式扰流器的尖角和锐边处形成湍流,进一步加快了混合气在进气管路4中的混合,从而提高混合气的均匀性,而且装配工艺简单,易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混合器、翼片式扰流器和进气管路;所述旋流器安装于所述混合器的一端,所述混合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路;所述翼片式扰流器过盈压装在进气管路中,并沿气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混合器的下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混合器、翼片式扰流器和进气管路;所述旋流器安装于所述混合器的一端,所述混合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路;所述翼片式扰流器过盈压装在进气管路中,并沿气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混合器的下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混合器和翼片式扰流器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包括壳体、内芯、废气导管和两个天然气导管,所述壳体和内芯均呈中空状,所述壳体的轴向的一端用于安装旋流器,另一端用于安装进气管路;所述内芯同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而且,所述内芯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天然气导管上开设有多个天然气喷孔,所述天然气导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内芯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废气导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内芯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喜云牛放马义窦慧莉马立王淑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