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646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不同的驾驶员类型,同时对驾驶员特性进行判断;步骤二、运行过程中,在车道中行驶时,根据驾驶员特性,对正常行驶、换道、停车三种驾驶行为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智能化模拟仿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车辆系统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这其中,各个系统实际上又包括一些细分的系统和功能,比如智能驾驶系统就是一个大的概念,也是一个最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智能传感系统、智能计算机系统、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公交系统等;生活服务系统包括了影音娱乐,信息查询以及各类生物服务等功能;而像位置服务系统,除了要能提供准确的车辆定位功能外,还要让汽车能与另外的汽车实现自动位置互通,从而实现约定目标的行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建立多重模糊控制将行为决策算法融入车辆跟持模型中,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在混合交通中行驶模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对换道倾向进行计算,从而更好的为驾驶员提供参考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不同的驾驶员类型,同时对驾驶员特性进行判断;步骤二、运行过程中,在车道中行驶时,根据驾驶员特性,对正常行驶、换道、停车三种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其中,当本车为本车道首车时,对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进行判断,如果未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对交通灯状态进行判断,如果交通灯为绿灯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交通灯为黄灯则预判在黄灯范围内车辆是否可以顺利通行,如果可以顺利通行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不能顺利通行则车辆停车;以及当本车非本车道首车时,对换道倾向概率是否达到经验阈值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经验阈值则车辆无需换道,进行自由行使;如果达到经验阈值则进行换道。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一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驾驶员鲁莽程度作为驾驶员特性,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以及驾驶员鲁莽程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将所述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以及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输入模糊控制模型,均分为7个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所述驾驶员鲁莽程度,分为5个等级;根据所述驾驶员鲁莽程度,进而判断驾驶员特性;其中,所述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论域为[-1,1],所述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论域为[-1,1],所述鲁莽程度的论域为[0,1],设量化因子都为1,设定鲁莽程度的阈值为0.41~0.53中的一个值。优选的是,所述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模糊集为{NB,NM,NS,ZO,PS,PM,PB},所述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模糊集为{NB,NM,NS,ZO,PS,PM,PB},所述鲁莽程度的模糊集为{S,SM,M,MB,B};隶属函数均选用三角函数。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进入控制范围概率进行判断车辆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本车速度、本车加速度以及进入控制范围概率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将所述本车速度以及本车加速度输入模糊控制模型,均分为5个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所述进入控制范围概率度,分为5个等级;根据所述进入控制范围概率,进而判断车辆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其中,所述本车速度的论域为[0,60],所述本车加速度的论域为[0,20],所述进入控制范围概率的论域为[0,1],设量化因子都为1,设定进入控制范围概率的阈值为0.41~0.53中的一个值。优选的是,所述鲁莽程度的模糊集为{S,SM,M,MB,B},所述换道收益的模糊集为{S,SM,M,MB,B},所述换道愿望的模糊集为{S,SM,M,MB,B};隶属函数均选用三角函数。优选的是,所述换道倾向概率P计算过程为:式中,λ为换道收益系数,δ为换道可行性系数,τ为驾驶员鲁莽程度,ΔS1为本车与前车的距离,ΔS2为本车与路口的距离,Vrel为本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V0为本车经验速度,a1为本车道可获得的加速度,a2为目标车道可获得的加速度,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优选的是,所述换道收益系数λ取值范围为0.53~0.79;以及所述换道可行性系数δ取值范围为0.69~0.87。优选的是,所述换道收益系数λ计算过程为式中,ΔS1为本车与前车的距离,ΔS2为本车与路口的距离,Vrel为本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V0为本车经验速度,a1为本车道可获得的加速度,a2为目标车道可获得的加速度,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为经验常数。优选的是,所述换道可行性系数δ计算过程为式中,ΔS1为本车与前车的距离,ΔS2为本车与路口的距离,Vrel为本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V0为本车经验速度,a1为本车道可获得的加速度,a2为目标车道可获得的加速度,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B为经验常数。优选的是,所述经验阈值取值为0.6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建立多重模糊控制模块化建模思路以及对换道倾向的概率的计算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实时性,为驾驶员建立提供更好的在混合交通中行驶模型。附图说明图1为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隶属函数。图2为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隶属函数。图3为鲁莽程度的隶属函数。图4为本车速度的隶属函数。图5为本车加速度的隶属函数。图6为进入控制范围概率的隶属函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不同的驾驶员类型,同时对驾驶员特性进行判断;步骤二、运行过程中,在车道中行驶时,根据驾驶员特性,对正常行驶、换道、停车三种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其中,当本车为本车道首车时,对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进行判断,如果未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对交通灯状态进行判断,如果交通灯为绿灯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交通灯为黄灯则预判在黄灯范围内车辆是否可以顺利通行,如果可以顺利通行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不能顺利通行则车辆停车;以及当本车非本车道首车时,对换道倾向概率是否达到经验阈值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经验阈值则车辆无需换道,进行自由行使;如果达到经验阈值则进行换道。如图1~3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驾驶员鲁莽程度进而判断驾驶员是属于鲁莽特性或者谨慎特性,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Eβ、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Eδ以及鲁莽程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将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Eβ以及制动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不同的驾驶员类型,同时对驾驶员特性进行判断;步骤二、运行过程中,在车道中行驶时,根据驾驶员特性,对正常行驶、换道、停车三种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其中,当本车为本车道首车时,对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进行判断,如果未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对交通灯状态进行判断,如果交通灯为绿灯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交通灯为黄灯则预判在黄灯范围内车辆是否可以顺利通行,如果可以顺利通行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不能顺利通行则车辆停车;以及当本车非本车道首车时,对换道倾向概率是否达到经验阈值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经验阈值则车辆无需换道,进行自由行使;如果达到经验阈值则进行换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不同的驾驶员类型,同时对驾驶员特性进行判断;步骤二、运行过程中,在车道中行驶时,根据驾驶员特性,对正常行驶、换道、停车三种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其中,当本车为本车道首车时,对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进行判断,如果未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则对交通灯状态进行判断,如果交通灯为绿灯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交通灯为黄灯则预判在黄灯范围内车辆是否可以顺利通行,如果可以顺利通行则车辆自由行使,如果不能顺利通行则车辆停车;以及当本车非本车道首车时,对换道倾向概率是否达到经验阈值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经验阈值则车辆无需换道,进行自由行使;如果达到经验阈值则进行换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驾驶员鲁莽程度作为驾驶员特性,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以及驾驶员鲁莽程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将所述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以及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输入模糊控制模型,均分为7个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所述驾驶员鲁莽程度,分为5个等级;根据所述驾驶员鲁莽程度,进而判断驾驶员特性;其中,所述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论域为[-1,1],所述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论域为[-1,1],所述鲁莽程度的论域为[0,1],设量化因子都为1,设定鲁莽程度的阈值为0.41~0.53中的一个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模糊集为{NB,NM,NS,ZO,PS,PM,PB},所述制动踏板相对变化率的模糊集为{NB,NM,NS,ZO,PS,PM,PB},所述鲁莽程度的模糊集为{S,SM,M,MB,B};隶属函数均选用三角函数。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道路路口的混合交通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模糊控制模型输出进入控制范围概率进行判断车辆是否在交通灯控制范围内,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本车速度、本车加速度以及进入控制范围概率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将所述本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敏刘振朋石晶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